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多少人生活不如意,都在岑参一句唐诗“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8-10 03:52:5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多少人生活不如意,都在岑参一句唐诗“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2021-08-09 17:54                    
                          

唐诗宋词流传甚广,不仅仅因为它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骄傲,更重要的是它写出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尤其是写出了人们对当时所经历生活的无奈,如此贴切,以至于今天的我们也感同身受。

比如这句唐诗“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这两句唐诗非常简单。虽然只有10个字,但是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五斗米”显然指的是官宦生活,毕竟之前有过陶渊明没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历史典故;

而后面的鱼竿这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所想象的超然于这个世界的自由生活的追求。

古代文人通常面临着艰难的人生抉择,一方面学而优则仕,渴望能赢得功名;另外一方面又不肯放弃自由的生活梦想。

比如这两句唐诗的作者岑参。

岑参早年丧父,20岁时来到京城,一路漂泊。十年以后高中进士,经吏部试后,仅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这样的小官,他非常失望。

于是作了这首《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

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

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岑参如此,今天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很多人对如今的生活并不满意,但是并非每一个人都有勇气写下那一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我们都被困在了钱钟书所写的《围城》当中,在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在外面的想进去。然而就如同岑参一般,原本可以享受“渔竿”的生活,为何又苦苦追求“五斗米”?其实,这两者都是牢笼而已。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3 02:03 , Processed in 0.00746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