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位75岁老人哭诉:在儿女家各住一个月,才明晚年能依靠的是谁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18 05:50:0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位75岁老人哭诉:在儿女家各住一个月,才明晚年能依靠的是谁                                                         2021-01-17 19:04                    
                           
  更多原创作品,欢迎点击左上角关注。
  

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曾说:“一些人逃避生活,另一些人则全心全意地献身于它。前一些人到了晚年精神贫乏而少值得回忆的往事,后一种人则在这两方面都是富有的。”
关于晚年,我们说得最多的,往往都是子女。但就中国的国情而言,很多父母之于子女,既不像外国那样各自独立、互不干涉,又往往不能做到理想中那样两代人和谐相处。
我做过很多的家庭调查,发现特别是没有退休金的老人,特别是多子女家庭的老人,往往在养老问题上会更加“不受子女待见”,当然这有社会的成分、教育的成分,然而无论如何,我们的老人都应该尽早看清一些生活中的“真相”。
不把太多的期望和期待寄托在子女身上,在50岁的时候就尽快开始为自己的养老做好规划,无论子女如何都为自己留一条退路,对于每一位老年人来说,或许都是更有保障,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以下,是一位75岁老人的亲身经历,朴实平淡的外表下面,是怎样一颗失落失望的心?我们无从揣测,但老人的智慧言语中,不乏一些人生真理。一起来看。

一位75岁老人的自述: 我是一位75岁的老人,今天,我正式入住养老院了。回忆自己这些年,往事历历在目,忽然有些心有余悸。
好在,在年华老去,自己已没有能力再获得多少收入之时,我手上还有一笔钱,让我足以安顿好自己的晚年。否则,我真的不敢想象我的晚年生活会有多么的狼狈,甚至没有尊严。
年轻的时候一直信奉一句话,是所罗门王说的:“一般人在晚年所收到的美满的果实,大都是由于他们在年轻时撒下了好的种子。”
因此,我年轻的时候就一直勤勤恳恳工作,好好地赚钱攒钱,把孩子教育、培养得有出息。
我们这一代的老人里,有一辈子都为了儿子,重男轻女的;也有和老伴四处旅游安享晚年,既不打扰儿女,也不成为儿女负担,和伴独自生活的。
原本,我也从不把生活寄望于儿女身上,一直觉得伴侣就是自己人生中最大的依靠。无奈我的老伴中途生病,撇下我而去。我这人怕孤独,两个孩子商量让我在他们家轮流住。
自古以来,婆媳是天敌。住在儿子家,总不能像自己家那般自在。我感觉得出来,儿媳妇不待见我,甚至对我有一些敌意。在儿子不在家的时候,我几乎没有人可以说话。
偶尔逗逗小孙子玩,儿媳妇也会赶紧把他抱开。
我习惯早起,厨房的那些高级东西我也不会弄,早晨经常在饥饿中度过。午饭和晚饭的米饭通常也都是硬的,菜不是太辣就是太咸,我根本吃不惯。
虽然“抗议”过很多次,但儿媳就是总是不到两天就忘,后来我干脆就懒得说了。

在女儿家也是一样的。以前老伴还在的时候,没有跟女婿一起生活过,大家都客客气气的。但住到一起才发现,其实他是觉得跟我一起生活有很多的不方便。
女儿在家的时候,女婿对我很是热情,但女儿一不在家,他给我的只有冷漠。甚至有一次听到他对我女儿说:“你父母的好处都给了儿子,负担却要女儿平分,不公平。”
那个晚上,我在隔壁房间,听到小两口吵得很是激烈。我不敢吭声,坐在房间里暗暗抹眼泪。
我知道,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他们是我教育出来的孩子,不会不肯给我养老。但他们如今都长大了,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另一半和孩子,凡事啊,他们也得顾虑另一半的感受。
儿媳和女婿不是亲生的,没有多少感情,他们不想要跟我一起住,我是能理解的。毕竟自己也是从年轻的时候过来的,谁又想让自己的生活被一位老人打扰呢?
更何况,我不能算是他们的家人,只能算是他们的亲人。因为我本不属于他们家里的一员。
儿媳和女婿对我不好的地方,我也不会在儿子女儿面前多嘴。我知道,老人家能为儿女做得不多,更不能因为自己破坏了孩子们的婚姻和感情。
思前想后,为了孩子们的婚姻幸福,我开始“忙碌”起来,前段时间,我让女儿陪我去看了不少养老院,即使儿子和女儿坚持,我仍搬进了一家养老院,并且支付了10年的费用。
我跟孩子们说,你们就好好过你们的日子,有空了来看看我就行。

养老院老人多,我在这里不寂寞,何况医护人员什么的都有,饭菜都适合老人口味。
我突然发现,人啊,无论年轻的时候多么努力地生儿育女,但都只是陪他们走一段的,我们只负责陪伴他们的成长,参与他们生命的一部分,就够了。
作为父母,特别是到了一定的年纪之后,真的要看得开、看得淡。
孩子们有权利去追求他们自己的人生,我也有权利选择我自己想要的晚年生活。我们这一辈子与孩子的缘分啊,也许就在他们成长的那二三十年吧。其实,也足够了。
倘若把我们老人家,用晚年“绑架”子女,那么夹杂在自己的小家和老人中间的,我们的儿子、女儿,就会很为难,很痛苦。索性,还是不打扰他们了吧。
也许有人会说我傻,毕竟,含辛茹苦养大的两个孩子,怎么能说不让他们负责,就不让他们负责了呢?可是如果没有他们,谁知道我这一生又会逊色多少呢?
所谓知足常乐。我们只需知道,这一辈子啊,无论我们多么的爱一些人。比如我们的老伴,我们的子女,往往都是很难陪你到最后的。
老伴也许哪一天就离你而去了,当然我们都希望永远不要,但谁知道呢?儿子女儿终究会长大,有他们自己的小家,到那个时候,我们在他们生命里的排序,就要往后挪了。
人到晚年,在儿女家各住了一个月,才明白这辈子最终能依靠的,就只有一人,那就是我们自己。没有谁得为谁的生命负责,除了嗷嗷待哺的子女。
人老了是遭人嫌弃的。奉劝每一位老人,即使还年轻,也要尽早做好规划吧。钱永远是你晚年生活最大的底气,而你自己就是自己晚年最大的依靠。
无论如何,希望每一位老人的晚年都能活得舒心惬意、有尊严,不用看儿女脸色,不用吃没钱的苦头。如今,虽然搬进了养老院,但我会努力把我的晚年生活,过得丰富充实一些的。

喵喵有话说: 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蒙田说:“老年有这么多缺陷和愚蠢,又这么容易受人耻笑,一个老人能够得到的最好收获不过是家人的仁慈和爱,统领和敬畏已不再是他的武器。”
任何东西都有自己的黄金时代,人也一样。人到晚年,就要适应这个角色和身份的转变。
我们还是父母,但我们已经不是年轻时候儿女依赖和信任的父母,我们在家庭中也不再享有权威。相反的,我们得学会尊重儿女作为“大家长”,去安排和管理他们小家的事情。我们可以建议,但其实已“无权干涉”。
老人也不是凭空就能得到子女的仁慈和爱的,我们首先得学会如何做一个“受待见”的老人。
当然,就算一些老人再会做老人,也难免遭儿女的嫌弃。有钱的、有条件的老人,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跟儿女住不惯了可以另外给自己安排出路。
但那些没有积蓄的,只有儿女的老人该怎么办呢?也许更为残酷的,是一些老人在晚年的时候为了赢得子女的“赡养”,还得不断地去抗争,去为自己争取应得的“权利”。
说到底,每个人都得为自己的选择负责,那些在晚年生活被动的老人,又有多少是在年轻的时候就想到了自己的以后呢?凡是未雨绸缪,特别是在养老这件事情上。
越是到了这个年代,有钱的和没钱的老人,生活越是千差万别。
希望不要在别的老人去四处旅游度假,安享幸福晚年的时候,你还在为自己是否愿意赡养自己而自怨自艾,闷闷不乐,纠结苦恼。
好好地赚钱,好好地教育好子女,好好地做好自己的理财规划。
那么到了晚年,子女有能力过好他们自己的生活,而我们也有足够的底气和经济条件安顿好我们自己的晚年,岂不快哉?

-END-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23 02:49 , Processed in 0.00808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