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康熙时期御窑厂的督窑官,釉里红,康熙斗彩,佛像与像生瓷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7-30 06:03: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浅谈康熙时期御窑厂的督窑官,釉里红,康熙斗彩,佛像与像生瓷                             2022-07-29 08:30                                       

一、康熙时期御窑厂的督窑官
1、臧应选
康熙十九年九月,才正式于景德镇御窑厂烧制御用器,所以早期器物多是民窑所烧,俗称“客货。
最为常见的款识有:康熙辛亥中和堂制、康熙壬午中和堂制、康熙癸丑中和堂制等款识,分别为康熙十年、十一年、十二年时的器物。
康熙十九年九月,清廷指派广储司郎中徐廷弼、主事李廷禧到景德镇驻厂督造,二十年二月又差工部虞衡司郎中臧应选、笔帖式车尔德驻厂代理督造。
从康熙二十年(1681年)二月起至二十七年“,这一段时期,景德镇官窑所生产的瓷器,称为“臧窑”。
《景德镇陶录》称臧窑的瓷器胎质细腻、莹薄,有“蛇皮绿、鳝鱼黄、吉翠、黄斑点四种尤佳,其浇黄、浇紫、浇绿、吹红、吹青者亦美”“。从所举的品种看,臧窑以颜色釉为主。
江西省文化厅所编《中国古代瓷器基础知识》一书中介绍,从传世康熙官窑瓷器的情况看,藏窑产品中鳝鱼黄和黄斑点还没有实物得到证实,研究清代瓷器史实物太重要了。

好不容易查到的资料-清康熙藏窑蛇皮绿釉梅瓶

2、郎廷极
郎廷极(1663年—1715年)字紫衡,一字紫垣,号北轩,隶汉军镶黄旗,奉天广宁(今辽宁北镇)人。湖南布政使、山东巡抚郎永清子。
康熙间以门荫授江宁府同知,迁云南顺宁知府,累擢江西巡抚,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1705-1712),督造官窑瓷器,世称“郎窑”,官终漕运总督。卒谥温勤,年五十三卒。
郎窑以郎窑红最为著名。
郎窑红是铜红釉中较鲜艳的一种,其釉面光洁透亮,有玻璃质感,开纹片并有牛毛纹,釉色深浅不一。
色深者红艳,有“明如镜、润如玉、赤如血”的特征,其釉色莹澈浓艳,仿佛初凝的牛血一般猩红,光彩夺目。色浓者泛黑,色浅者粉红,色淡者暗褐。

清康熙郎窑红长颈瓶

清康熙窑变釉尊

郎窑瓷是郎廷极督造的成功产品,他在康熙年间曾任江西巡抚,由于他酷爱古陶瓷,对陶瓷很有研究,于是康熙皇帝发挥了他的特长,在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肩负景德镇督瓷官之职,在这期间景德镇御窑厂产品,当时都称为郎窑。
除了郎窑红,郎窑绿更是稀奇的品种。
郎窑绿也是由铜作为呈色剂,是由郎窑红衍生出来的品种,比郎窑红更为珍贵。红铜釉在弱的还原气氛下可以显现淡绿色,或当釉料中铜含量偏高时,即使是正常的还原气氛也可呈绿色,郎窑绿应是无意中产生的釉色,存世量更少。
釉面凝厚光颖,开斜片纹,映出五彩光晕俗称“苍蝇翅”,是郎窑绿的上品。
郎窑绿、郎窑红没有官窑款,但收藏界认可它是一种独特无款官窑器。
郎窑绿是用含氧化铜石灰釉,在氧化气氛中呈现绿色,属于铜绿釉。通常挂釉后经1300度左右高温烧制而成,但由于工艺复杂,烧制温度极难控制,要烧出理想翠绿色釉面瓷器,成品率极低,所以存世量非常少,而且产品往往以小件为主。
要说郎窑的最大成就,就是高温铜红釉的烧制成功,把早在200多年前明代中期就失传的高温铜红釉烧造技术又恢复起来。
其主要品种有:郎窑红釉、郎窑绿釉、郎窑兰釉及描金、郎窑青花、郎窑五彩等。
器型有观音樽、荸荠瓶、油槌瓶、胆瓶、双耳瓶、天球瓶、花觚、奓斗、洗、炉、合、水盂、碗、盘等。郎窑仿烧明代宣德、成化年的器物也非常成功,有“与真无二”之说。
还开创了在素胎上施黄、绿、茄紫三色的素三彩,而外不罩釉。
康熙六十一年的瓷器制造史是宏大伟篇,需要长篇的描述,需要大量的实物佐证,可是可供参考的实物太少了,写好康熙瓷器不容易,也许今后会有大量的民间收藏的康熙瓷器艺术品的实物冒就出来,那时,能看到康熙瓷器的全貌是多么的了不起。今天我只能管中窥豹,就这一斑就足以震撼了!
二、康熙釉里红
康熙釉里红的艺术性犹如康熙青花一样显著,色调鲜艳,纹饰清楚。有的色较浓重,有的呈粉紫色。
传世的康熙釉里红器,基本上都是官窑器,器型有盘、碗,梅瓶、油锤瓶,大缸,马蹄尊,苹果尊,摇铃尊,洗、金钟杯等。由于是官窑器,图案也主要是龙纹、兽纹、团龙、团鹤、团花、朵花、缠枝莲、三果等等。
康熙釉里红多数有"大清康熙年制"官款,部分有"大明宣德年制"等仿明代年号款。

有气势的康熙釉里红

康熙早期生产的釉里红器,红色调有不同的浓淡层次,有的浓重而有凝厚感,有的浅淡而呈粉紫色。细笔线条清晰而深沉,如同刻划般明快有力。
中期的团龙、团凤纹饰,线条纤细清晰,不晕不化,釉里红三果等器已接近明代中期水平。康熙釉里红瓷中有一部分仿明代宣德制品,十分相像,但款识不像,呈色也趋紫。
康熙晚期,釉下彩突破了传统青花与釉里红两色的格局,发明了釉下白彩和淡青彩,并成功地饰于同一器物上。这种新出现的装饰技法,俗称为“釉里三色”。
青花釉里红创烧于元,由于青花与釉里红二者呈色温度交集很小,而且釉里红的呈色剂氧化铜极易挥发,因此自创烧之初,青花釉里红器物就极难烧造成功,成品率极低。
在明代中晚期甚至几近绝迹,到了康熙朝,青花釉里红的烧造才又一次出现,康熙四十四年,江西巡抚郎廷极开始督理景德镇窑务,在他的主持之下,伴随着“郎窑红”、“豇豆红”等高温铜红釉的烧造成功,青花釉里红的烧造技术终于日臻成熟。

康熙青花釉里红绝品-清康熙青花釉里红人物棒槌瓶
藏品鉴赏:清康熙青花釉里红圣主得贤臣颂笔筒

该笔筒乃康熙御窑之名品,圆口,直壁,玉璧形底,器底露胎,底心内凹施釉,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外壁青花小楷《圣主得贤臣颂》全文,文后钤印釉里红“熙朝传古”篆书方款。
胎土陶炼精细,胎质坚硬,洁白细密。釉质细腻莹润,和胎体结合紧密,融为一体,釉色呈暖白色。青花色泽稳定,浓重艳丽,凝重如宝石蓝色。
书写字体清秀俊朗,栉比如林,疏朗匀称,沁入胎骨,可感受到书法功底的深厚。造型敦重质朴、挺拔硬朗。

诗文题记出现于瓷器上,可上溯至唐代长沙窑,宋代磁州窑继续发展,至明清时期,以青花瓷器上较为多见。清代康熙年间,政通人和,文化昌盛,瓷制笔筒的生产也达到了鼎盛时期,不仅品种繁多,有青花、五彩、斗彩、釉里三彩、豆青釉、乌金釉、洒蓝釉等,而且装饰图案丰富,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其中以题写长篇诗词歌赋全文作为装饰纹样最具特色。
三、康熙斗彩
1、康熙斗彩可以媲美成化斗彩
斗彩始于明宣德,成化时期的斗彩最受推崇,明清文献中也称之为成“窑彩”或 "青花间装五色"。康熙时期斗彩瓷器的制作技术在继承明代的基础上而又有所发展,器物的造型品种更加丰富多样,大件器物层出不穷,小件精致可爱。
正如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有“斗彩,康雍至精,若人物、若花卉、若鸟兽,均异彩发越,清茜可爱”的评价。
清朝斗彩瓷器的产量要大于明朝成化时期。康熙、雍正、乾隆官窑也有不少精品堪与成化斗彩媲美,而且出现了较大的器型。

清康熙斗彩龙凤纹瓶
总的来看,清朝盛世的斗彩瓷器大多数绘画精工,改变了成彩 "叶无反侧"、"四季单衣" 的弱点,图案性更强,但也失去了成彩清秀飘逸的风采。
藏品欣赏:康熙斗彩“张骞乘槎图”碗

此碗具有康熙斗彩的典型特征,当是郎窑专门筹备康熙六十大寿之献礼。
其造型轻盈优美,荡漾出一种阴柔婉约之气。胎薄如纸,坚致白皙,釉质温润莹泽,至为可爱,青花幽靓而雅洁,彩料绚丽又清新,画笔生动,娇丽无匹。
画中红日远升,仙鹤翱翔,寿山福海之中,张骞斜坐槎上,素冠云履,长须宽袍,双目凝视手中书卷,安详而自得。
而槎下波涛翻滚,富具动感,一动一静之衬托令人渐入佳境。槎舟瘿节累累,屈曲之致。槎尾悬挂红彩葫芦,似随风摆动。此前康熙皇帝就曾三次亲征西北,平息暴乱。故此献礼正是郎廷极知君之深,投君所好的明证,肯定会得康熙皇帝所喜爱。
此器底款为楷书“大清康熙年制”,笔道工整,一如清初内府刻本之宋椠体。

元人盛子昭《仙人乘槎渡海图》
“张骞乘槎”是千百年来一段雅俗共赏、耐人玩味的仙话,诸如唐宋诗词、敦煌梵文、元明清戏剧均见引用化裁。
为何郎廷极选用“仙槎图”装饰献寿之礼,而舍弃常见寓意长寿的灵芝、仙鹤、松柏之类不用呢?这与康熙皇帝个人品味与生活态度密切有关。康熙帝玄烨一生励精图治,临位御宇六十一年,以勤戒奢,每年万寿节均低调举行,严禁庆贺礼仪。唯一例外的是六十岁大寿,全国官民自发给康熙帝做寿,规模空前。
康熙六旬万寿节在五十二年(1713)三月十八日,为了这个意义非凡的万寿节,宫廷内外均竭力筹备,于此之前一年,郎廷极榷陶江西,精心制作一批寓意吉祥,质量上乘的瓷器上供御用。
同时,此碗纹饰隐喻“凿空西域”,使得西北各部归顺,边疆安定,江山永固,这是康熙皇帝晚年最大的心愿。
藏品鉴赏:清康熙斗彩荷塘清趣小杯

斗彩荷塘清趣小杯,撇口,弧腹,圈足。外壁口沿处绘青花双圈弦纹,杯身绘夏日荷塘盛景,大小八组荷花纹饰为主,下绘遍地茵茵水草。
荷塘中清风徐徐,红色荷花摇曳,花瓣深浅渐变逼真,黄色花苞含苞待放,大小荷叶或舒张或漫卷,叶片阴阳向背栩栩如生。
底部青花双圈落“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本器清隽典雅,敷彩新嫩,绘制精细,层次分明,鲜丽清逸的艺术风貎,为康熙斗彩器中的精品。消夏小酌,轻拈指尖,微风习习,沁人心脾。
此杯器形小巧,深腹弧壁,精致可人,青花勾线精细,各色填彩准确,花瓣红粉白过渡写实,花苞黄艳清丽,荷叶脉络分明,两面分填深浅绿彩,阴阳叶面跃然纸上。
2、康熙斗彩在继承中获得发展
《陶雅》有载“仁庙六旬万寿,所制瓷品颇多,盘碗碟盏,花鸟虫鱼,几于无美不备。”
其执政六十一年中曾十次拒绝臣工和外藩上表尊号的行为,由此可见康熙皇帝一贯务实求真的性格,郎廷极深知其由,故回避了通俗的贺寿题材。
康、雍、乾官窑都有一些仿成化斗彩产品,特别是雍正时期己能有把握地仿烧出成化斗彩,但这些仿品大都署本朝年款或不落款,只有少数寄托成化款。
对这些器物要从胎、釉、彩绘等儿个方面仔细辨别。另外雍正时期还烧成了粉彩斗彩,使斗彩瓷器更加华贵。
乾隆以后,斗彩仍在生产,图案内容多为花草,且多团花,延续了清朝盛世时期的风格,但笔法日渐草率。
四、康熙的佛像与像生瓷
1、康熙的佛像
以陶瓷工艺制作瓷塑观音像始于唐朝,至宋元时期,包括江西景德镇、浙江龙泉、福建德化在内的名窑均在瓷塑观音的制作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现有资料表明,北宋时期景德镇即开始烧制陶瓷观音,且多为素胎,后施以彩绘,尚停留在对泥塑彩绘及木雕彩绘造像的模仿阶段。
南宋时期,烧制得以发展,从收集的样本来看,像身仍为素胎,但服饰已经施以青白釉。
青白釉是宋代景德镇窑创烧的釉色品种,又称影青。此时期的菩萨大多头戴化佛冠,其花鬓较为复杂,身穿通肩袈裟,饰璎珞,虽然延续了北宋素胎加彩的装饰手法,但已经逐渐显现出陶瓷材质的特质。

清康熙孔雀绿釉观音

到了元代,陶瓷的表现力得到增强,釉面光润莹洁,服饰繁复华丽。此时的观音像一般为通体施青白釉,花鬓冠不如宋代夸张但更为精细,多着通肩袈裟,璎珞装饰更复杂。其他附件装饰有所增加,出现了加佛龛类型的观音造像,并且出现侍者、跪拜弟子等。青花的技法也用在陶瓷观音的装饰上。
元代因其技术改革,造型贴合时代审美,所以景德镇陶瓷观音的制作达到了顶峰。被誉为首都博物馆镇馆之宝的元代景德镇青白釉水月观音菩萨像就是一件元代瓷塑造像精品。
随着德化窑的崛起和审美的变迁,景德镇陶瓷观音在明代走下巅峰。这一时期的造像由精细繁复转为学习德化窑的风格,追求流畅简洁,披风、高髻取代了繁复的花髻冠,复杂的璎珞装饰也不见踪影。
此外,随着明代五彩、斗彩及各种颜色釉的流行,景德镇还生产单色釉以外的其他种类造像。
此观音像高螺髻,戴宝冠,面目秀美,身着衣裙帔帛,胸腿饰璎珞,垂左足,右脚屈于岩座上,双手按右膝。佛像施绿、淡褐、黄三色釉,局部饰黑彩。
佛教造像十分讲究色彩的鲜艳明亮。清代将粉彩运用在了瓷塑观音上,但因造型复杂,对细部要求高,成功之作甚少,加上难以保存,故传世的粉彩佛像十分稀少。

藏品鉴赏:康熙粉彩描金无量寿佛像
此尊无量寿佛头带化佛五叶花冠,肉髻高耸呈塔状,正面佩带化佛像,缯带呈C形飘拂于耳际。佛面相方圆,宽额广际,细眉垂目,鼻高耳阔,嘴角内敛,神态安祥。
宽肩丰腰,身姿丰腴曼妙。肩搭披肩,胸前饰双重璎珞项链,施彩釉仿红珊瑚、蓝宝石诸色珍宝,生动逼真。腰部束裙,衣褶流回,铺于腿前。
手结禅定印,结跏趺坐于双层束腰仰覆莲花座上。莲瓣肥腴红艳,与小莲瓣错落分布,排列规整。帛带绕臂飘扬而过,垂于莲花座前,动感十足。佛脸、身等肉身皆施金色彩釉,熠熠生辉,衬托法相庄严。披
帛及袍裙上绘盘长纹、勾云纹、梅花点纹、宝相花等吉祥纹样,线条勾勒细腻,描绘精致,发色清雅。整尊胎体厚重,釉层饱满,色彩瑰丽,刻画生动,是传世稀少的粉彩描金佛像精品。
元代人物塑像以观音像多见,容貌端庄,形体丰腴,服饰装扮上璎珞相串,器体胎壁稍厚,露胎的部分呈色变深。
在明代,福建的德化窑研制出了白度超过同时期景德镇窑的白瓷,史称“白建”,而且,随着一代制瓷名家何朝宗等大师的出现,德化窑的瓷塑人物烧制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天工开物》中记载:“德化窑惟以烧造瓷仙精巧人物玩器,不适实用。”这个时期的瓷塑观音,都是精雕细刻、工巧逼真的艺术珍品。
藏品鉴赏:清康熙德化窑观音坐像

入清以后,德化的瓷雕观音仍很盛行。朱琰《陶雅》载:德化观音有“彩画者、有坐像、立像者。其素衣而蓝风兜者。像以似美女者为劣,以似美男者为贵。”
《泉州古物编》亦载:“观音佛高一尺,趺坐,面如美男子,丰而且丽,不可多得之品也。”观音大士低首垂目,饱满丰润,神情慈祥,似在俯瞰尘世众生。通体施白釉,中空。其发带风帽,身披长巾,胸前璎珞珠佩亦作如意形。
德化窑瓷塑以人物著称,尤其是佛教题材人物,更是形象传神,衣纹简练,线条流畅,以其高超的雕塑技艺、独特纯净莹润的釉质和典雅的形体,明代以何朝宗、林希宗、林孝宗等一代瓷雕大师为代表的德化瓷塑艺术已独树一帜,获得了高超的成就。
而偶尔亦会有不落款识之精品很可能也出自名家之手,关键在于其艺术性高低。

清康熙素三彩观音佛坐像

2、康熙的瓷塑
康熙时期瓷器制造的技术不断提高,制造像生瓷更多的目的,像生瓷果品盘仿生效果精湛,盘中诸果品不但酷似实物,而且都具有吉祥含义,如螃蟹寓意“一甲”,即科举殿试第一;荔枝树有“经四百余年犹能结实者”之说,象征长寿;核桃、石榴是多子多福的象征;而枣、花生、瓜子等则寓意“早生贵子”。

清康熙仿生瓷莲蓬水丞

此莲蓬水丞仿的惟妙惟肖,利用绿釉、黄釉、白釉仿生莲蓬的效果,写实逼真,表皮褶皱具有天然肌理质感,莲蓬的顶部凸雕十五颗果实饱满的莲子,随意而富有情趣。
仿生瓷文房独具特色,结合了水盂的实用性与仿生瓷的趣味性,充分体现了作者富有生活情趣的艺术创造力,成对保存至今,颇为难得。

惟妙惟肖的康熙像生瓷

藏品鉴赏:清康熙粉彩钟馗醉酒像

钟馗依山石而坐,头戴黑色软冠,身穿朱彩描金海水云龙纹蟒袍,腰系黄色丝带,足蹬白底黑靴。
他左臂倚着一仿宋官窑酒坛,右手持杯,两眼微闭,醉意朦胧,自得其乐,背后有一红蝠纹瓶。
山石后侧刻阴文 “康熙年制”四字楷书款。
人物生动传神,釉彩浓淡相宜,华美自然。
自古以来,钟馗多以狰狞可怖的面目示人,常手持利剑,捉拿妖魔鬼怪。
后来,钟馗逐渐演变成为迎富、纳福的吉祥神人。此瓷像的塑造风格与传统的钟馗形象不同,更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情味,其醉态使人觉得和蔼可亲,诙谐可爱。彩瓷中的塑像以三彩居多,粉彩少见,钟馗像更为稀有,此件为康熙彩瓷中的珍品。
此像在清宫内长期被尊为库神,享受供奉,清晚期曾流出宫廷,后被发现于隆福寺一古玩店,又被迎回紫禁城。从这件瓷器塑像可以看到康熙时期的制瓷工艺达到了极高。
所以其他各类瓷器都可以做到极致。
五、康熙瓷器总结
康熙是我国历代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其长达61年的统治中,总结和借鉴明代衰亡的历史教训,潜心研习汉文化,并善于引进和采用西洋的先进科技和工艺,使社会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成就,制瓷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康熙民窑青花多使用珠明料和浙料等国产青料,制瓷工匠纯熟的掌握了这两种青料的呈色技术,烧制出被誉为“翠毛蓝”、“宝石蓝”的发色效果,青翠明快、赏心悦目。
这是一次技术上的革新,在青花器制作史上应被列为重要的一页。
山水图案是康熙青花瓷上常见的装饰题材,其成就最能代表康熙青花的艺术风格,构图多宗法宋、元、明以来的传统,以四季风光和远山近水为题,有的加绘人物,如读书、下棋、观瀑、野外漫游、泛舟、访友等。
绘画技法多采用“分水技法”,即借鉴中国中国水墨山水画“皴法”用笔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渲染技巧,明末已出现,康熙时达到顶峰,其方法是在勾好的轮廓线内,利用不同浓度的料水进行渲染,充分描绘出景物的阴阳向背和远近疏密,层次分明,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和水墨画的效果。 这种多色阶青花层次分明,突破了传统平涂的单调,使青花色如同五彩般缤纷多姿,故康熙青花又有“五彩青花”之称。
《陶雅》中这样记载:“其青花一色,见深见浅,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娇翠欲滴”。
康熙时期景德镇工匠将此场景绘成画作,以祈盼富贵长寿、子嗣兴旺,亦称“大富贵亦寿考”。
康熙民窑青花瓷器的装饰手法相当丰富,官窑的装饰图案主要是图案花纹,而民窑除了各种图案纹饰之外,大量出现整幅画面,尤其是人物类纹饰,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随意洒脱,既有装饰性,又有可读性。
清人陈浏曾赞誉说:“世界之瓷,以吾华为最,吾华之瓷,以康熙为最”。
而在众多的瓷器品种中,则又以青花瓷最受推崇,康熙时期是我国青花瓷器生产史上继明代永宣青花之后的又一个黄金期,其器型之繁、数量之多、色泽之青翠为前所未有。
《陶雅》中这样记载:“雍乾两朝之青花,盖远不逮康窑。
然则青花一类,康青虽不及明青之秾美者,亦可以独步本朝矣”。

清康熙青花五彩海水龙纹蒜头瓶

康熙青花天下第一,康熙五彩天下第一,那就选一件霸气的康熙青花五彩的瓷器艺术品做为康熙最后的总结!
(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见谅!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刊发布文章,敬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6 22:45 , Processed in 0.01076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