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59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本相伴48年的小书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8 12:42:2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本相伴48年的小书



    在我的上千本藏书中,有 一 本1964年由少年文艺出版社第四次再版的散文集,它只有5.4万字、83页;书内收有18位现代散文名家的18篇散文,用杨朔的名篇《荔枝蜜》冠名。这本书虽然字数、页数最少,但是对我的文学启蒙作用最大,它所承载的恩师情缘最为刻骨铭心。虽然售价3角钱,但是我却视为无价之宝。每天,我走进书房,总要向它投去亲切的一瞥,眼前就闪现一位恩师的音容笑貌。
    1963年,我读初二时,学校来了一位教语文的男教师, 40多岁,言谈举止透发出文人特有的气质。第二天,我们就从好事多嘴的收发室李大爷那里了解到新老师叫于恒恩,其人不凡,参加过抗美援朝,当过志愿军随军记者,被炸掉了脚趾,是摘帽右派,不知何故从市属中学调来县属中学。于老师的特殊经历成为学校最大的新闻在学生中传播。
    于老师有着丰富的文学知识,从古今中外的名著、文坛轶事、写作技巧到作家情况,讲起来如数家珍。他拥有数量可观的文学藏书,他把书籍借给我们阅读,这无疑是一种文学启蒙。于老师还组织作文展评和朗读活动,一次学校附近一家农舍发生火灾,全校师生急趋救火,大家奋力扑救,很快将火扑灭。于老师就以救火为题材布置同学们写作文,我的作文被于老师相中,让我在全校师生面前朗读,赢得了好评。
    1964年10月的一个星期天,我进城去于老师家里看书,正赶上他家的炉篦子断了,无法做饭。师母掏出2元钱,要于老师买炉篦子。我紧随其后,向商店走去。途
    中有一个不大的新华书店,于
    老师提议进去看看。走进书
    店,他立刻眼睛一亮,目光盯
    住一本薄薄的小册子,急忙示
    意营业员递给他看,随口读出
    一串作者的名字:杨朔、张志
    彤、陆拂为、金近、韩映山、
    崔道怡、叶君健……于老师轻
    轻拍打着书本,随口说:“好
    书,好书。”他毫不迟疑地掏
    出师母给的2元钱,买了6本,
    当即送我一本。于老师说这本
    书对学习写作很有帮助。他自
    己留一本,其余送给班里几位
    文学爱好者。我清楚于老师每
    月只有几十元的工资收入,师
    母没有工作,子女正在读书,
    生活很不宽裕,可是他却慷慨
    解囊买书给我们读,这是多么
    深挚的情谊啊!
    回到家,师母伸手要炉篦
    子,于老师满脸堆笑,连声道
    歉,指着《荔枝蜜》说这书如
    何之好,学生们急等用,错过
    机会就买不到了。可能碍于我在场,师母没有生气,只有一脸的无奈。
    此后,这本书陪伴我由初中升入高中,由学校回到家乡,由农村走进军营;由辽北到辽南,又到北大荒,再到辽西,最后“定居”在沈阳,至今已48个年头。它是我的第一本藏书,也是个人拥有时间最长的物品。
    杨朔在《荔枝蜜》中赞美蜜蜂“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我想,用这种赞美来纪念于老师,是最恰当不过的。 □李国选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2-8-9 12:06:13 |只看该作者
这不是书,是情谊。这本书无价,情谊无价。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8 21:40 , Processed in 0.00755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