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柳永数次科举落榜成愤青,妻子小妾齐鼓励,四首诗词展现心路历程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4-23 13:34:2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柳永数次科举落榜成愤青,妻子小妾齐鼓励,四首诗词展现心路历程                                                                   2025-04-21 13:00                                        

发布于:天津市
   
     柳永是宋词界的开山林手,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非常崇高,但他从政的道路坎坷颇多,年轻时历经了5次科举考试均以落榜告终。
在数次的挫败中,柳永的心态是如何变化的?他的家人和情人又是怎样帮助他的?

一、首次考试前夕,柳永还在寻花问柳
柳永成名很早,少年时便以一首格调极高的《凤栖梧》惊艳汴京城。他的词曲艳丽却不庸俗,婉转却不谄媚,十分符合北宋文人的品位。于是,他每每有新词出,便能以极快的速度在京城里蔓延开来,几乎人人都会唱。
22岁这年,柳永报名参加科举,也顺利地通过了国子监的考试,准备迎接省试及殿试。如此有才名的人参加科举,自然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柳永自己十分淡定,觉得以自己的才学,中举不过是手到擒来的事情。对于省试和殿试,他表现得不以为然,不仅照常娱乐,甚至在应试的前一天还跑去与情人英英幽会。
看到柳永的到来,英英非常诧异,说:“在这个节骨眼上,老爷不抓紧举业,却怎么还有精力旁骛?”
柳永洒脱一笑:“先来会嫦娥,岂无月中桂?”

看来柳永早已将“折桂”看作是自己囊中之物,来找情人相会也是想讨个好彩头。为此,他还洋洋得意地写下一首词《长寿乐》来纪念:
尤红殢翠。近日来、陡把狂心牵系。罗绮丛中,笙歌筵上,有个人人可意。解严妆巧笑,取次言谈成娇媚。知几度、密约秦楼尽醉。仍携手,眷恋香衾绣被。
情渐美。算好把、夕雨朝云相继,便是仙禁春深,御炉香袅,临轩亲试。对天颜咫尺,定然魁甲登高第。等恁时、等著回来贺喜。好生地。剩与我儿利市。
这首画风冶艳的词并不算柳永的名作,上阙描写的是他与情人尽情享乐的场景,下阕主要写了他们之间亲昵私密之事。最后几句,柳永笔锋一转,说自己即使参加殿试,面对当时的皇帝宋真宗,也必定能用自己的才华征服他并高高中举。同时,柳永还要英英准备好“利市”来恭贺他。
由此可见,涉世未深的柳永有着盲目自大的心性,还没参加考试,就把话说满了,好像胜利在望似的,一点后路都不给自己留。

二、首次科举落第,柳永填词自我解嘲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纵使柳永有惊艳世人的才华,却不能打动九五至尊之人。同年科举共取进士207人,柳永却不在榜单上。这对原本踌躇满志的柳永不可谓不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不过,对于柳永来说,落榜并不是最可怕的,而是作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著名词人,考试之前大话都说尽了,现在却没能兑现,这人可是丢大发了。不少吃瓜群众都在等着看他怎样收场,此刻的柳永颇有种作茧自缚的感觉。
不过事已至此,还能怎样?认怂是不可能的了,就算输也要输得硬气。于是柳永故作豪迈,大笔一挥,写下一首传世经典《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首词一改柳永平日婉转浮靡的风格,用词十分豪气,表现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气概,对朝廷没能慧眼识珠不屑一顾,认为这是他们的损失,更自诩是才子词人中的无冕之王。
不过,结合柳永在首次参加科举考试前后的表现来看,他要么是还没认识到自己能力不足的事实,要么就是死鸭子嘴硬。通过这首词,柳永给了那些等着看他笑话的普罗大众一个冠冕堂皇的交代,也算是自我解嘲,找了个台阶下。

三、屡次科举不第,柳永成愤青
经过第一次考试的失利,柳永不得不对科举重视起来。其实,在北宋早期,这种才子屡试不第的现象很普遍,柳永绝对不是唯一的一个。几次考试落榜并不能说明柳永才能不行,只不过是他没能少年得志而已。
在接下来的连续三次科举考试中,柳永依然是名落孙山。眼看着自己的哥哥以及同门师兄弟都陆续上榜,自己却仍是白丁一个,他的心态逐渐开始焦虑起来。
当时在位的宋真宗不是个靠谱的皇帝,喜欢用佞道来治理国家,整天装神弄鬼地愚弄百姓,稍微有点头脑和正义感的官员都极力反对他的做法。

柳永也将自己屡次不能中举的问题归结为宋真宗的昏庸,常常写词讽刺当时的朝政。刚开始,他还采用明褒暗贬的方式去腹诽宋真宗,后来就明目张胆地在词中吐槽。例如,当时反对佞道的宰相李迪遭奸人陷害而被罢免,柳永写了一首词《玉楼春》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
星闱上笏金章贵,重委外台疏近侍。百常天阁旧通班,九岁国储新上计。
太仓日富中邦最,宣室夜思前席对。归心怡悦酒肠宽,不泛千锺应不醉。
这首词上阙赞颂了李迪为相时的刚正不阿,下阕表达了柳永对李迪被罢相的同情与不满,同时也希望李迪在家乡放宽心情,潇洒度日。
柳永写词表现出对李迪的支持态度,其政治立场就很明确了,说明他是十分厌恶当时朝堂上的政治氛围的。
看来,柳永在数度考试落榜后,已经逐步开始放飞自我了,转而表现出对朝政指手画脚的愤青行径。由于柳永的词流行程度很高,宋真宗不可能不知道他的抱怨,因此也如其所愿,宋真宗在位期间,柳永真的一直没能通过科举考试。

四、科举五连败,妻子小妾齐鼓励
第五次科举考试结果下来,柳永依然是榜上无名,此时他已经是44岁,从一个愤青成长为了一个稳重的中年。
这天,得知放榜结果,夫人秋芸和小妾虫娘在失望之余都十分体贴地陪伴在柳永身边。看着妻子和小妾,柳永若有所思,随口吟了一句李白的诗:“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妻子秋芸显然有些着急了,忙说:“难道所有的鲤鱼跳一次龙门就能成龙吗?哪有只跳一次就能成龙的道理?”
柳永摇摇头说:“我可是跳了五次了。”
小妾虫娘连忙说:“五次不成就六次,只要是真龙,就没有跳不过去的。”

妻子和小妾这番鼓励的话让柳永心中充满暖意,转身走向书台,提笔写了一首《黄莺儿》:
园林晴昼春谁主。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鹂翩翩,乍迁芳树。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深意低诉。
无据。乍出暖烟来,又趁游蜂去。恣狂踪迹,两两相呼,终朝雾吟风舞。当上苑柳秾时,别馆花深处。此际海燕偏饶,都把韶光与。
这首词十分独特,算是柳永的创新了,借写园林中的春景描述了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问,园林中的生灵谁是春天的主人?黄鹂巧舌如簧、咋咋乎乎,蜜蜂恣意狂乱、张扬招摇,却着实让人生厌。唯独海燕高空翱翔、孤单冷傲,在春天中独领风骚,让人肃然起敬,它才是主导春天的生灵。
夫人和小妾看见柳永的这首词,都放下心来,她们知道,柳永已经放下了心中的包袱,重新振作起来了。果然,没过几天,柳永又全情投入到了学业当中。
柳永48岁时,在第六次科举考试中终于中了进士,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7-31 17:57 , Processed in 0.00791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