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夏正浅,枇杷甜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5-23 13:53: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诗蕊 于 2025-5-23 13:56 编辑

夏正浅,枇杷甜                      

2025-05-22 08:00                                        

发布于:山西省

   

                                    

琉璃叶底黄金簇,纤手拈来嗅清馥。

可宜风味少人知,把尽春风夏作熟。

——宋·周必大《枇杷》

枇杷,又称卢橘,枇杷在众多果树中较为特别,它冬月开花,春季结果,初夏成熟,“秋荫、冬华、春实、夏熟,备四时之气”,《群芳谱》里也如是说,故人们称它为“四季果”。

甚爱江南枇杷,一到五月,枇杷果子便挂在枝头,衬着鲜绿的树叶,更显满树金光闪烁。若再过一个星期,就吃不到这软嫩酸甜之味了。





图片|zhouchongde

江南枇杷,以杭州塘栖和苏州东山之出产为最。丰子恺先生曾在《塘栖》一文中说:“塘栖枇杷是有名的。我买些白沙枇杷,回到船里,分些给船娘,然后自吃。 在船里吃枇杷是一件快适的事。吃枇杷要剥皮,要出核,把手弄脏,把桌子弄脏。吃好之后必须收拾桌子,洗手,实在麻烦。船里吃枇杷就没有这种麻烦。靠在船窗口吃,皮和核都丢在河里,吃好之后在河里洗手。


“枇杷,株叶皆可爱,色如黄金,味绝美。”《长物志》里对枇杷做了这样的描述,枇杷的一身全都是宝,果实既可鲜食,亦可制成罐头、果酒、果酱等,且风味诱人。

枇杷的树形整齐,树冠坚挺,枝叶繁茂,四时不调,累累金果挂枝头,意蕴之美,文人墨客甚爱之,入诗亦入画。



南宋 吴炳 枇杷绣眼图 鸲鹆枇杷图团扇页

画家喜欢画枇杷,枝叶涛涛,硕果累累,虽然宜静宜动,却也还是适宜多些欢喜气息的,再配上山石蝶鸟,都能横生妙趣。乱蓬蓬的枝叶,昂扬纷飞,衬着热情洋溢的鹅黄,鲜衣怒马,无限风光。

文人也都爱写枇杷,最华彩的一笔,出自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自唐宋时期开始,枇杷就被视为高贵、美好、吉祥、富裕和恒久的象征,成为了专供宫廷贵族们享用的一种珍贵“贡品”。

唐太宗李世民《枇杷帖》有载:“嘉果珍味独冠时新,但川路既遥,无劳更送。”又诗云:“江果尝卢橘,山歌听竹枝。”




浸润了这些微妙的文人气息,地处江南的枇杷在美味之外,总别有一种风情。有故事、有相知、有思念、有物灵。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5 07:31 , Processed in 0.00817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