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志愿军入朝前,朝鲜战场最猛的部队竟来自四野,被称作幽灵之师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5-28 18:42: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志愿军入朝前,朝鲜战场最猛的部队竟来自四野,被称作幽灵之师                                                                     2025-05-28 17:08                                        

发布于:天津市
   
         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发动了突如其来的大规模南侵,拉开了一场长达三年的血腥战争序幕。战争初期,局势急转直下,朝鲜人民军的迅猛进攻使美军与南朝鲜军队被逼退至釜山一带,接着,美国率领的“联合国军”开始反攻,逐步推动战线北上,直逼鸭绿江。中国人民志愿军随后参战,将美军推回三八线附近,双方的拉锯战一直持续到1953年停战协议的签署。

回顾整个战争过程,朝鲜人民军在战争初期表现优异,成功俘获了美军师长,且将美军逐步击退。在这一过程中,一个关键因素便是他们手中有着一批经验丰富的老兵——尤其是四野的部队,特别是由方虎山指挥的第六师团,曾经一度有可能以一己之力扭转战局。美军后来的评价,称该师为“幽灵之师”,足以见其战术对敌人心态的巨大影响。
一、朝鲜人民军为何能拥有四野部队?

自古中朝关系紧密,尤其是在近代,朝鲜成为日本侵略中国的跳板,这使得朝鲜成为第一个遭受日本侵略的国家。1910年,朝鲜被迫与日本签订《日韩合并条约》,开始了日本长达三十多年的殖民统治。由于日本实施了严酷的高压政策,许多朝鲜的爱国人士纷纷逃亡至中国,组建抗日武装力量,朝鲜抗日游击队和朝鲜义勇军的规模也日益壮大。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的中朝群众在共产党的组织下,建立了多个抗日队伍,金日成也曾在其中担任过磐石游击队的政委。随着抗战的深入,朝鲜籍战士组成的游击队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东满游击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第三团等,紧密地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然而,尽管抗日力量在东北建立了坚实基础,最终因局势复杂,这些抗日队伍被解散,一部分战士退至苏联,部分人则辗转至延安。

1945年抗战胜利后,朝鲜义勇军的战士们受命前往东北,迅速发展壮大。解放战争时期,四万朝鲜籍士兵陆续加入了解放军,其中的164师、166师、156师便是朝鲜籍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1949年,金一奉命到中国与毛泽东主席会谈,提出希望将这些朝鲜籍部队移交给朝鲜政府。毛泽东同意后,164师、166师被移交给朝鲜,而156师则与四野的部队合编为独立15师,1950年返回朝鲜战场。
二、被低估的第六师团创造了奇迹
朝鲜人民军的结构十分复杂,受日本、苏联、中国三国影响深远。首先,朝鲜人民军的番号和组织结构深受日本影响,尤其是军团、师团等编制。解放军的164师被改编为第五师团,166师改编为第六师团,而独立15师则转为第七师团。其次,金日成受过苏联军事训练,深知重兵团作战的重要性,因此他依赖苏联提供的先进武器和顾问来发展朝鲜人民军的主力。虽然中国移交的部队被重视程度较低,但依然在战斗中展现出卓越的战力。
第六师团在战争初期的表现尤为突出。金日成对其的指挥却有所保留,他甚至未给予第五和第六师团所需的苏式坦克装备,甚至拆解第六师团的兵力。然而,方虎山依旧凭借丰富的战斗经验,结合奇正之道,采取了正面攻击和迂回包抄的战术,成功拿下了开城。这一战的胜利展示了朝鲜部队的战斗力,尤其是在南朝鲜军队内部混乱的情况下,朝鲜人民军凭借压倒性的优势赢得了这场战斗。

三、差点改变战争结局的奇兵

随着朝鲜人民军向南推进,美军和南朝鲜军队的主力被逼至大田一线,面对即将到来的巨大压力,朝鲜人民军在西海岸的猛攻让美军措手不及。方虎山率领第六师团,沿着半岛西海岸连续突破木浦、宝城、丽水三个港口,使得美军措手不及,局势愈发紧张。

虽然美军在撤退中及时组织了防线,釜山一带的增援也逐渐到达,但方虎山的第六师团几乎改变了整个战争的局势。美军的防线在短短几天内接连崩溃,晋州成为新的焦点。在方虎山的巧妙指挥下,晋州附近的美军阵地相继被击溃,直到7月31日,晋州被彻底攻占。

这一系列进攻让美军意识到,方虎山的第六师团几乎就要攻占釜山,若釜山陷落,美军和南朝鲜的兵力将彻底崩溃。幸运的是,美军迅速调动援兵,集中兵力于马山一线,虽然第六师团面临着疲劳和战斗减员,但方虎山的攻势差点就将美军压倒性地击败,改变了战争的进程。

方虎山这支兵力较为薄弱的部队,凭借灵活机动的战术几乎创造了战争的奇迹,虽然最终未能完全取胜,但其战斗力之强,几乎令敌人全线崩溃,值得历史铭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9 15:51 , Processed in 0.00741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