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向阳原型甄凤山,得知老婆被局长抓走后,他也去抓来局长的老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5-29 19:58:3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李向阳原型甄凤山,得知老婆被局长抓走后,他也去抓来局长的老婆                                                                     2025-05-26 13:01                                        发布于:天津市
   
         1939年,时任晋察冀军区三分区游击队队长的甄凤山,突然接到一个令他愤怒至极的消息——他的妻子王钧被伪警察局长康翔远指使的人抓走了。此后,甄凤山陆续得知,王钧在敌人的监狱中遭受了残忍的折磨,敌人几乎使出了所有的酷刑,但王钧始终没有屈服,没有背叛自己的信念。这样的消息让甄凤山痛不欲生,作为丈夫,他深知自己必须尽一切努力将妻子救出。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无论是情感上的牵挂,还是责任上的担当,他都没有放弃任何一线希望。可是,定县当时被敌人完全控制,那里不仅有大批日军驻扎,连监狱都是敌人重兵把守的地方,想要营救王钧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然而,甄凤山并非普通人。他是当时广为流传的抗日英雄,影视剧《李向阳》中的主角便以他为原型。他在抗日战争中与日伪军的交锋可谓数不胜数,凭借机智与勇敢,他屡屡让敌人吃尽了苦头。即便是今天,在晋察冀一带的百姓中,甄凤山与敌人斗智斗勇的传奇事迹依然被津津乐道,成了抗战精神的象征。

甄凤山是河北定县人,从小在这片土地上长大,对周围的环境了如指掌。小时候,他的家庭生活贫困,母亲因年景不好,在村外的树上摘叶子充饥,却被地主发现。由于母亲承包的是地主的土地,地主对她心生怨恨,竟然指使手下将树干摇晃,导致她从树上摔下,重伤不治,年幼的甄凤山目睹了这一切。失去了母亲的庇护,他的两个年幼的弟弟很快饿死了。那时年仅十岁多的甄凤山并无力反抗,他将对地主压迫的仇恨深深埋藏在心底,开始了乞讨为生的艰难岁月。22岁那年,他为了求得生计,毅然北上“闯关东”,曾挖过人参、淘过金、做过泥瓦匠,但无论他如何努力,始终没有改变贫困的命运。

1931年,随着日军的入侵,东北全境迅速沦陷,正在齐齐哈尔谋生的甄凤山面临更加严峻的困境。国仇家恨激发了他心中的怒火,他决定投身抗日,报效祖国。齐齐哈尔郊区的孙家屯,有一位深受百姓爱戴的爱国人士王老宏,他号召民众组织义勇军抵抗日寇,甄凤山得知消息后,决定前往加入。然而,王老宏却出乎意料地拒绝了甄凤山。甄凤山并未放弃,觉得自己没有带武器不够诚意,便去借了一杆枪再次前去,却依然遭到拒绝。

甄凤山并不灰心,他再次策马来到齐齐哈尔,趁夜潜入一个偏僻的胡同,解决掉了两个巡逻的日本兵,夺走了他们的枪,随后悄然离开。带着抢来的武器,甄凤山再度去见王老宏。这一次,王老宏终于改变了态度,他意识到甄凤山的决心与勇气,便接纳了他,并任命他为副队长。由此,甄凤山正式踏上了抗日的征程。可惜的是,这支义勇军因为缺乏经验,很快被日军重兵包围,队伍被打散,甄凤山只能回到家中。
尽管如此,甄凤山的抗日之志并未消失。他娶妻王均后,加入了共产党,并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投身晋察冀军区,担任第一游击队第五大队队长,开启了自己的抗日传奇。甄凤山不单单身材高大,力气过人,他更拥有极为敏锐的头脑,屡次巧妙利用敌人的弱点制造麻烦。

有一次,甄凤山身着便装骑着自行车经过定县门口,恰巧看到一名日本兵在岗,他故意停下修理自行车,趁日本兵不备时,迅速夺下对方的枪,并骑车逃脱。尝到成功的滋味后,甄凤山并未满足,他又想出了一个更大胆的计划。几天后,他带领队员假扮成送棉花的农民,骑着马车经过定县门口,故意被后面的队员“拦截”,让守门的伪军误以为是百姓,急忙打开城门迎接。趁机带领队员闯入城内,打掉两名守门伪军,控制了城楼上的十多名敌兵,抢走了他们的武器,再次成功逃脱。日军愤怒至极,悬赏三万大洋寻找甄凤山,而三万大洋,在当时的经济环境下,几乎是一笔天文数字。
日军的愤怒并不止于此,他们知道,甄凤山不仅仅是几个枪支的威胁,更多的是他对日军在各地的战略部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甄凤山的袭击打破了日军分散兵力的计划,他们不得不将主力部队调动过来,而这正是甄凤山的高明之处——他用自己巧妙的行动,打乱了日军的部署,给了抗日力量更多的喘息机会。

为了报复,日伪当局指使康翔远抓捕甄凤山的家人,并对王均施以酷刑。甄凤山得知后心急如焚,尽管他无法亲自闯入定县营救妻子,但他并未束手无策。就在大家都为他捏一把汗时,甄凤山传来一则令敌人心慌的消息——他成功抓捕了伪警察局长康翔远的妻子李秀玲及其他几名重要人物,并巧妙地用这些人做了交换,最终成功将妻子王均救回。这一事件不仅令日寇的阴谋落空,也再次彰显了甄凤山在抗日斗争中的智慧与胆略。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9 15:51 , Processed in 0.00729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