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叫我校长!蒋介石嫡系将领的20个爆笑段子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8 07:04:3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请叫我校长!蒋介石嫡系将领的20个爆笑段子                      

2025-07-07 18:04                                        

发布于:天津市
   
1. 蒋介石选拔人才时有独特的标准,宋希濂曾总结道:“蒋介石的用人标准首先看亲戚,其次看同乡,第三是看学生。真正被赋予军权的,基本上还是亲戚和同乡。”这显示了蒋在用人上的一种倾向,尽管有些人能表现出革命的经历,但蒋更倾向于那些和自己有着深厚个人关系的亲密伙伴。尤其是亲戚和同乡往往能得到更大的信任与权力。蒋介石以此方式确保了自己的领导权稳固。
2. 在陈其美担任上海军政府都督时,蒋介石刚刚从日本返回,担任了沪军第五团团长,而黄郛也在同一时期担任了第二师师长。三人结为“把兄弟”,陈其美为大哥,黄郛为二哥,蒋介石则为最小的弟弟。这一兄弟情谊不仅使他们彼此信任,也在民国初期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军事联盟,蒋介石的未来地位也因此逐渐上升。

3. 陈其美是蒋介石的挚友,两人早在民初的革命中便始终如影随形。1915年2月,陈其美从日本返回上海策划反袁起义,蒋介石在送别时深情地说道:“若此去不幸为袁氏所害,我必将作为兄之第二化身,以完成未竟之志!”一年后,陈其美在上海被暗杀,蒋介石便以自己是“第二化身”为动力,誓言继承其未尽的革命理想。陈其美的亲属陈果夫和陈立夫,也因此成为蒋介石的亲密盟友。
4. 当时有人通过一首打油诗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政府的家族化现象:“子向父宣誓,弟对兄效忠;翁婿成搭档,父子共掌兵;亲家正副手,叔对侄下令;同窗为阁僚,连襟同理政;同乡随左右,君臣是师生。”这首诗无不透露出蒋介石在用人上的家族式倾向,许多重要岗位被与他关系亲近的人占据。

5. 政学系可以说是蒋介石统治体系中的“内阁”,内有宰辅,外有封疆。这个系统的成员几乎都身居要职,待遇优厚,是蒋治国理政的中坚力量。政学系最初由北洋时期的谷钟秀和张绍曾主导,后来由李根源和杨永泰等人继承,其成员常与黄埔系和CC系的部分人物发生冲突。该系的领导者经常借助《大公报》这一舆论工具,向外界传播他们的政策与理念。
6. 1928年,国民政府表面上统一全国后,杨永泰为蒋介石提出了一个妙计,这个仅十二个字的战略策划却奠定了蒋介石政权的基础:“军事化整为零,财政化零为整。”具体而言,他的意思是通过经济手段瓦解冯玉祥的势力,政治手段解决阎锡山的威胁,军事手段清除桂系的影响,外交手段打击奉张集团。唐德刚称这一策略为“隆中对”,如同诸葛亮为刘备定制的远大谋略。

7. 根据王柏龄的回忆,黄埔军校在创办之初,其下级干部有约20%来自保定军官学校,60%则是由蒋介石从云南讲武堂推荐来的。王柏龄与蒋介石同为保定军校的同学,两人共同赴日本学习军事,后来当黄埔军校建立时,王柏龄担任了军校教授部主任。

8. 蒋介石与张群的深厚友谊可以追溯到1907年,他们一同被选派到日本留学,学习军事。在日本期间,两人关系越来越亲密,结为知己。张群曾回忆道:“我和蒋介石自保定时代以来,心意相通,不知为何总是特别投契。”张群原本打算学习步兵,但在蒋介石的建议下,他转而选择了炮兵。

9. 由于蒋介石资历较浅,当他担任军校校长时,许多上级和同僚都心存不满。粤军总司令许崇智的参谋长陈翰誉公开抱怨:“总司令不听我,老是信任蒋介石,让他去办军校,实际上,自己来办最好。”而广东高等师范学校的校长邹鲁也曾表示:“我们学校已有很好的基础,只需要加强军训即可,为什么要再办一所军校呢?”

10. 王柏龄是蒋介石在黄埔军校的心腹之一,但据说王柏龄的能力平庸,且沉迷于鸦片,经常缺席。由于他的种种问题,蒋介石最终转而依赖何应钦。何应钦担任了军校的总教官,并在教导团成立后被任命为教导团团长。

11. 北伐前夕,军校教育长方鼎英由于内部派系斗争的压力,曾请求辞职。但蒋介石坚决不同意,并告诉他:“政治问题可以交给国民政府的代主席谭延闿,党派问题可以交给中央党部代主席张静江,其他责任你就承担。”最终,方鼎英继续担任教育长并兼任代校长。

12. 1925年,青年军人代表会推举蒋先云、曾扩情、贺衷寒等四人组织了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筹备会,成为黄埔系内左派的重要组织。该会成立后,右派势力迅速在戴季陶的带领下组织了“孙文主义学会”,形成了对立的政治力量,戴季陶、王柏龄、陈诚等人成为该派的重要人物。

13. 黄埔军校正式建立于1924年,初始名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关于最初的校长人选,有不同的说法。一些人认为孙中山最早指定的是许崇智,另有说法认为是程潜,而蒋介石与李济深被任命为副校长。然而,蒋介石并不愿意屈居人下,他中途回到上海,经过张静江和戴季陶的劝说,最终才被孙中山任命为粤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兼黄埔军校校长。

14. 在西安事变期间,蒋介石发现曾扩情对自己不忠,获释后立即下令:“曾扩情无耻,永不录用。”蒋将曾扩情视为背叛者,彻底将其打入冷宫。

15. 何应钦在黄埔系中排名仅次于蒋介石,是二号人物。然而,两人时常发生不和。1927年8月,蒋介石宣布下野,几个月后重新复职。蒋介石有一次向手下发牢骚说:“冯焕章、阎百川都已经发电支持我,为什么何应钦还不发电?他究竟在打什么主意?”
16. “一·二八”淞沪抗战时,何应钦对外交部长罗文干说:“现在国家形势这么差,你们外交官应该积极开展外交工作,难道等什么时候?”罗文干冷笑着回答:“你懂什么?弱国无外交。”
17. 黄郛被认为是亲日派,而何应钦的亲日情节更为严重。黄郛因此直言批评何应钦为“汉奸”。

18. 中原大战后,蒋介石开始根据表现分配奖励。陈诚因在战斗中表现突出而被晋升为军长,然而,由于陈诚资历尚浅,许多人并不愿意跟随他。因此,陈诚实际控制的仅仅是他原本所属的师,虽然名为军长,实际上并未获得太多实权。

19. 在中原大战期间,蒋介石派何成浚统领平汉线的杂牌军,以应对冯阎的威胁。何成浚设立了总指挥部在河南漯河,接着从汉口运来了两种“战略物资”:一批著名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1 23:20 , Processed in 0.00795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