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5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灵隐寺有一幅14个字的对联,历经1700年风雨,道尽天下大智慧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1-3 04:57:2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灵隐寺有一幅14个字的对联,历经1700年风雨,道尽天下大智慧                                                         2022-10-16 11:28                                       
                                       

古代的中国是一个信佛教的国家,生活中遇上各种各样的难题,无论是贫穷的百姓,还是富甲一方的商贾,一般会选择上寺庙烧香,以此求佛祖来保佑自己仕途顺利或家庭和睦,因此寺庙的住持与和尚在古代都是非常受尊重的。
能在寺庙“办公”的人大多已绝情绝欲,对生活抱着淡然的态度,不会去追求名利,只会每天看看佛经,然后为前来上香的香客解答在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放在今天那些和尚就相当于心理医生一样的存在,大多的工作内容是一样的。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寺庙数不胜数,要说能够流传至今且名扬四方的寺庙,必然非灵隐寺莫属,它早在几千年前的南朝时期就已修建完工,是现如今保存最完整以及最有威名的寺庙之一。寺前有一副14个字的对联,历经1700年的风雨,已然道尽天下的大智慧。
灵隐寺算不上修建最早的寺庙,但是它是南朝梁武帝亲自赐的田地扩建,并且由五代时期的吴越赐名灵新隐寺,在此之后的千百年,康熙南巡之后,又将灵隐寺赐名云林寺,深受百姓以及皇室喜爱,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向灵隐寺捐香火钱。

得到多位皇帝亲自赐名,光是这一点其它寺庙就难以相匹敌,再加上地理位置优越,它处于浙江杭州市的大飞来峰旁,当地政府也为其扩建,安全设施得到保障以及景色也十分优美。
正所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也算得上是旅游大省,很多游客即便不是为了灵隐寺而来但是既然选择来到杭州旅行。

大部分游客也会有从众心理,跟随大众,并且中国骨子里对佛祖有种莫名的尊崇,所以一般选择勇攀高峰,看一看大飞来峰的气势磅礴,以及这个流传1700多年的寺庙,并且还能在此为自己或是家人祈福。
有着这样优越的地理位置、皇室的重视以及优秀的历史文化,灵隐寺成为寺庙之首也不足为怪了。

灵隐寺的名字究竟是从何而得?这不得不从它是如何修建的说起,据说灵隐寺的开山祖师是来自印度的慧理和尚,要知道佛教最早是从印度开始流传的,因此这个说法也是有一定的可信度。
慧理和尚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看到了灵隐寺所在地的山峰极为奇特,并且仙雾缭绕,有种神仙在里面居住的感觉,因此他便在此修建一座寺庙,并且根据这个特点取名为灵隐寺,这个名字取得简单易懂,就算仅凭这个就能吸引众多游客前来。

但是还有另外一种说法,灵隐寺最初是叫灵鹰寺,有一位修建的和尚下山时,看到一只特别有灵气的鹰,那时正愁取寺名的高僧们听到这个和尚说之后,便有人提议取名为灵鹰寺,代表有一只灵气的鹰保佑寺庙。
到了唐朝时期,唐太宗的将军在平定战乱的前夕,就来到了灵鹰寺,虔诚地向佛祖祈祷,希望能够顺利的平定叛军,还大唐百姓一个安宁,没想到在几天后的战争中,这位将军,有如神助,一举平定叛军,打的叛军是连连溃败。

唐太宗身高将军觐见时,这位将军就将从灵鹰寺祈福一事一一告知,向来就信神佛的唐太宗一听便来了兴趣,可他认为灵鹰寺这个名字的不妥,不仅将其扩建,并且还改名为灵隐寺。
这一改名和扩建,让灵隐寺顿时名声大噪,之后康熙南巡时,又将灵隐寺改名为云林寺。

在灵隐寺有一副对联仅十四字便流传至今,这其中的智慧让人折服,这14个字便是“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这几个字所表达出来的道理通俗易懂,说的是人生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不必对事事的结果都抱有极高的要求,万事求得半称心就好。
这句话不光放在古代,放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也同样适用,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磨难,也会面临许多困境,有的人可以幸运的脱离这些困境以及经过磨难。

但是并非所有人都那么幸运,有的人即便已经付出了自己全部的努力,还是难逃生活魔爪。
在生活的魔爪中不断被折磨,最终导致精神崩溃,但究其根本每个人都会面临这些磨难,也有很多人没有逃离,可是依然活在困境中的人们也并非都十分痛苦,这就源于自身的心理素质。

比较强心理素质是要经历过一些磨难才能够锻炼出来的,它也是是面对磨难的包容度,人这一生会面临无穷无尽的磨难,只有拥有足够包容这些磨难的内心才能够幸福快乐的过完这一生。
灵隐寺对联中的“半称心”说法就很奇妙,这其中的“半”参杂了许多对人世间事物种种的理解,虽然强调人们不要过分在乎某些事情,但并非传递出一种消极的态度,想要告诉我们对生活中的事情要释然随缘,不可以完全不去争取,也不用看得太重。

所以在生活中抱着半称心的态度去应对任何事情,或许事件本事并非如此糟糕,有着这样良好的心态,才能过好佛系人生,佛系并非不好,而是在某些无可奈何的情况下的自我保护。
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对于许多求之不得的事情,不如放宽心,不去想它,人生本来就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我们要学会接受这些不如意的事,正是有了这些事情,才能更加锻炼人的意志,使我们变得更加坚强。

灵隐寺历经1700多年的风霜,仍然存在世间,并且成为最火的寺庙之首,寺庙上的每一布局都是极好的,其中对联上“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它所传达出来的意思就是要告诉我们万事不要要求太高,只要有一半称心就好了,太看重一些事情,只会让自己伤心,倒不如放开心去接受那些不如意的事情的存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2-11-20 08:46:22 |只看该作者
喜欢!精彩!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22-12-4 10:36:44 |只看该作者
欣赏!喜欢!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7 06:55 , Processed in 0.00878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