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博览韵味老城,和我一起探寻名人故居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5-6 04:08:3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远航 于 2022-5-6 04:09 编辑

博览韵味老城,和我一起探寻名人故居                                                         2022-05-05 17:25                                       
                                       

人文韵致,溢彩流芳

岁月荏苒,物是人非

你走过的那条小街

他们也曾驻足

他们在这生活、慨叹、悲喜交融

他们离去了,留下动人故事

让我讲给你听

PART 01

-

老舍故居(骆驼祥子博物馆)




老舍故居(骆驼祥子博物馆)位于青岛市市南区黄县路12号。在闹中取静的小巷中,一栋二层小楼坐北朝南。上世纪30年代,老舍在青岛任教时曾居住在这里,并创作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长篇巨著《骆驼祥子》等一批优秀作品。故居内生平事迹、文房四宝林林总总。院子里的老舍青铜像,深情严肃地望着对面的祥子书店,以及正在拉车行进的“骆驼祥子”雕塑仿佛场景再现。

PART 02

-

青岛市美术馆

青岛市美术馆坐落于黄瓦红墙,绿树掩映的市南区鱼山路37号,始建于1934年,原为“红卍字会”旧址。大院内苍松翠柏掩映着罗马式、中国宫殿式、阿拉伯式三种不同风格的建筑,称得上是中西合璧,优雅宏伟。它,以其包容多元的艺术特色,镌刻出一张展示青岛艺术气质的靓丽名片。




PART 03

  

-

梁实秋故居(鱼山路33号)



该建筑建于1928年,为双层德式建筑,与中国海洋大学比邻而居。上世纪30年代初,梁实秋在青岛大学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期间曾经在此居住。院内留有梁实秋当年栽植的雪松,可谓意义非凡。昔年,梁实秋便是在这个院落里发出“此(青岛)君子国也”的感叹。院落别样宁静,风光旖旎,景致宜人,是写作的理想之处,他的《莎士比亚全集》即在此着手翻译,并创作出版《文艺批评集》。梁实秋指出在青岛的四年是他一生中家庭最幸福的时期,还指出在中国从北疆到南粤,以青岛为最好。

PART 04

-

吕美荪故居(鱼山路7号)





鱼山路7号曾被称为“寒碧山庄”,庄主是女诗词家吕美荪。1930年,她来到青岛,并出资建造了这座小楼,才华横溢的女诗人给小楼起了一个很雅的名字:寒碧山庄。门前的波螺油子路,散发着浓浓的老青岛味儿!吕美荪在这里创作的作品,也大多署名“寒碧山庄主人”或“齐州女布衣”。

PART 05

-

赫崇本故居(鱼山路9号甲)

与吕美荪故居相隔不远的鱼山路9号甲,便是赫崇本故居。赫崇本,可以称为“海之子”。他的时间和精力,他的工作与贡献,都与海洋息息相关。离他家很近的山东海洋学院(今中国海洋大学)的诞生,就凝集了他的心血。

PART 06

-

周叔迦故居(福山支路13号)




沿福山支路前往小鱼山公园入口时,就能看到福山支路13号的周叔迦故居。这座二层砖木结构的欧式小楼,为1903年,清代两广总督周馥任山东巡抚时所建,距今有逾百年历史。现代中国著名的佛学家、佛教教育家、佛教文化学家,1929年在青岛开办佛学研究社,后与叶恭绰等倡建湛山寺,在青期间在此居住。2019年建成集云音书店、周叔迦主题展览、咖啡简餐、民宿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化利用项目,正式对外营业。



中国著名的佛学家、佛学教育家、佛学文化家周叔迦在民国时期居住于此。 周叔迦(1899~1970),安徽省建德县(今东至县)人。周叔迦学识渊博、著作宏富,既学贯古今、更会通华梵,对中国的佛学研究、佛学教育、以及佛教文化整理和建设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周叔迦的书斋叫“最上云音室”。

周叔迦故居位于福山支路13号,建于1930年,屋宇为砖木结构欧式小楼,地上二层,有面积480.25平方米。

PART 07

-

小鱼山公园(福山支路24号)




小鱼山公园,是青岛市第一座古典风格的山头园林公园,是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也是青岛海滨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小却精致。一条盘山步道直通山顶,览潮阁中360度无死角观景台,将青岛的大好风光囊括其中,登顶环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均能欣赏到韵味不同的青岛美景。不仅是看海胜地,更能欣赏落日余晖的浪漫景色。

PART 08

-

康有为故居纪念馆(福山支路5号)

位于福山支路5号的德式三层砖木结构建筑静静伫立,历经风雨,见证着时代的变化。始建于1899年的康有为故居纪念馆,馆内陈列的展品以康有为晚年书法精品及记载其海外岁月的文物为主要特色。康有为虽然没有定居青岛,但每年都来此小住,居住期间,在此潜心研讨书艺、会见文化名人,直至1927年病逝。





PART 09

-

洪深故居(福山路1号)





福山路的最北端,福山路1号即为著名现代作家、电影戏剧家洪深的故居,正对着黑色铁艺大门的是一段依地势而建的石阶,再往高看,便能看到一栋两层楼的德式建筑,淡黄色的建筑主体呈“V”字型向两侧延伸,顶部为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屋顶,整体恢弘大气。1934年,洪深任山东大学外文系主任,在这所公寓里完成了其代表作电影剧本《劫后桃花》。

PART 10

-

沈从文故居(福山路3号)




与福山路1号洪深故居毗邻的福山路3号就是曾担任山东大学中文系讲师的著名文学家沈从文曾经的住所。一栋三层高的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红瓦平顶带有些许日式建筑的风格,这里曾是国立青岛大学建的一座宿舍楼,沈从文小说《八骏图》中的人物原型便是这栋楼里的教师。

在青岛期间,沈从文创作了《凤子》《三三》《都市一夫人》等20多部中、短篇小说,以及《记丁玲》《记胡也频》《从文自传》等长篇传记。他说:“《边城》酝酿于青岛,只是到北京以后才写在纸上。”

//

【推荐打卡线路】

老舍故居(骆驼祥子博物馆)→青岛市美术馆→梁实秋故居(鱼山路33号)→吕美荪故居(鱼山路7号)→赫崇本故居(鱼山路9号甲)→周叔迦故居(福山支路13号)→小鱼山公园(福山支路24号)→康有为故居纪念馆(福山支路5号)→洪深故居(福山路1号)→沈从文故居(福山路3号)

走吧,沿着这些名人的足迹

寻找这文化底蕴深厚的答案

看时代变迁中一个民族

一个城市的历史人文风貌

和历史文化发展轨迹

可能你会更爱这个城市

温馨提示
请广大市民朋友做好个人防护,继续保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等良好卫生习惯。不扎堆、不聚集,文明用餐,注意咳嗽礼仪。所有进入文化和旅游场所的人员一律需出示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严格遵守“四必”防控措施(即口罩必戴、体温必测、健康码必扫、大数据行程码必出示)。
往期回顾
Review
#【揭秘名人与青岛二三事】
#【掬一捧春色 邀你共赏市南烂漫春光】
END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24 10:28 , Processed in 0.00944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