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远航 于 2022-5-17 05:03 编辑
中国传统人文智慧与生活美学研修之旅 · 问道武当 2022-05-16 08:57
![]()
题图:刘旦宅《虎溪三笑》。描绘东 晋高僧慧远、儒士陶潜、道士陆修静 相聚,与语甚契,宾主尽欢故事。清人唐英曾 题庐山东林寺三笑亭联云: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如来。 千百年来,以儒、释、道为代表的思想传统,如源源不竭的清泉,滋养着中国人的心灵。所谓“以佛家的出世心态,开道家的超世眼界,做儒家的入世事业”,儒释道的人文智慧,不仅是中国人修齐治平的思想纲领,也是中国人生活美学的精神指针。 从范宽的《雪景寒林图》到倪瓒的《六君子图》,我们看到艺术中传递的君子之德、中和之美; 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到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我们看到艺术中传递的虚空之境、自然之美; 从王维的“袁安卧雪”到石涛的“水墨兰竹”,我们看到艺术中传递的禅机之妙,无我之美。 南怀瑾先生说: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2022年,我们将开启人文美学系列研修之旅,与各位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朋友,放松旧为疫情所困的心灵与身体,在儒释道的文化世界中,追逐美,分享美。 2022年6月16日至19日,首期研修行程“问道武当”即将开启,欢迎关注,一路同行。 ![]()
问道武当之旅 转自 | 人文美学研修社 ![]()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为何我们都有仙山的想象? 生活在千篇一律的现代都市, 进行着不同的角色扮演。 整饬、理性、秩序, 更是体制社会的关键词。 所以我们向往江湖与山林。 试图从中去寻回生命的气韵与诗性。 而武当, 便是这样的江湖。 ![]()
早在汉魏六朝时期,武当山就求仙学道者的栖隐之地。唐乾宁年间,武当山已位列“ 七十二福地”之一。 明永乐十年, 成祖朱棣调遣工匠三十余万人,大修武当山。五年后,封武当山为“大岳”,位在“五岳”之上,六年后,终建成九宫、八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等数十处建筑群,史称“北建 故宫,南修 武当” 。 嘉靖三十一年,武当山被敕封为“治世玄岳”,尊为至高无上的“皇室家庙”,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的显赫地位标名于世,被列为道教第一名山。 ![]()
![]()
1994年12月,武当山古建筑群入选《 世界遗产名录》,2006年被整体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皇家道场的武当山,是如何带着北国庙堂的堂皇与庄严,最终投入南方的山水之间,与山水互动起来的?这种在庙堂与江湖间挣扎的痛苦,让武当建筑产生了怎样特殊的艺术表达? ![]()
2022年6月16日至19日,我们与您一起走进这座世界文化遗产,中国道教名山。 日程安排 6月16日 下午:武当山君澜假日酒店集合 晚间:开课仪式,欢迎晚宴 6月17日 上午:专题讲座《中国道教文化概论》(地点:君澜假日酒店、武当山博物馆) 下午:《中国道教建筑鉴赏 · 之一》(地点:紫霄宫等) 晚间:抄诵《道德经》,问道武当(地点:大岳原宿) 6月18日 清晨:养生吐纳功 上午: 《中国道教建筑鉴赏 · 之二》(地点:金顶) 下午: 《中国道教建筑鉴赏 · 之三》(地点:琼台中观、太子坡) 6月19日 清晨:养生吐纳功 上午: 《中国道教建筑鉴赏 · 之四》(地点:南岩宫) 下午:赋归 特别说明 参与研修的人士无论年龄身份,均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遵守各地有关防疫的政策措施。尊重当地风俗习俗。 届时若发生因防疫措施导致半数以上人员无法成行的情形,将根据实际情况顺延调整至合适时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