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莫欺少年穷,不负糟糠恩”应当怎样理解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1-4 05:15:0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大漠 于 2022-11-4 05:16 编辑

“莫欺少年穷,不负糟糠恩”应当怎样理解                       2022-11-03 10:25                                       
文/四季文史
如题,“莫欺少年穷,不负糟糠恩”,一般是指女不欺少年穷,男不负糟糠恩。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不要看淡或看不起一时穷困潦倒的少年,也不要辜负自己的结发之妻,往往他们才是日后对自己最重要的人。我们可以从历史的角度去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一、莫欺少年穷——是你惹不起的后世精英
有句话叫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意思就是我们哪怕得罪白须老人也不要欺负那些穷少年。我们身边不乏好少年,古往今来更是数不胜数。我们不能瞧不起穷人,更不能瞧不起一时穷困的有志少年郎,我们谁都有困顿不济的时候,但谁又能料定他们日后的人生轨迹呢。
韩信是刘邦帐下大将,他曾经就是穷困潦倒的少年,一段时间内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到处蹭吃蹭喝,最终到处惹人嫌弃。人们骂他游手好闲、好吃懒做。但是韩信没有轻视自己,更没有放弃自己,他始终对自己充满信心,哪怕经历胯下之辱或者被别人施斋赠衣,始终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并朝着这个方向坚毅地迈进,最终获得成功,成为一代名将。
再说韩信的主子刘邦也是一样,起初只是个街头小混混,甚至被冠以街头小流氓称号,关于他的故事又是数不胜数,谁又能想到他最后能建立大汉基业呢。
所以我们不能看不起穷少年,毕竟一个人的生活境遇不能代表他的余生,日后的英雄沙场,你知道谁又是主角登场呢。

二、不负糟糠妻——是你余生的精神家园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我们什么时候都不要忘了我们的至交和结发之妻,无论是穷苦不济之日,还是人生得意之时。因为人生得到自己的另一半乃是大幸,相守一生,让余生不再空洞寂寞,可谓真谛。
举一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女人——吕雉,刘邦的结发之妻。刘邦举事之前在街头混吃混喝的时候,是他的妻子吕雉在家里操持家务,后来刘邦为了打天下而东奔西走,这时候的吕雉还是无怨无悔地服侍刘老太公,为家里默默地奉献一个女人、一个妻子应有的分内之事,而且从不叫苦也不叫累。

刘邦跟项羽闹掰的时候,一度将吕雉和刘老太公囚禁,吕雉为了自己的男人还是万般隐忍,直至回到刘邦身边。可此时的刘邦身边已经美女如云,妻妾成群,包括还有插足的戚姬。对此,吕后没有说什么,还是万般忍让。
乃至等到刘邦有易储想法之后,吕后才不得不出手。为了刘家,吕雉奉献了自己的美好青春,为了大汉基业,也隐忍许久,可这次竟然不让自己的大儿子刘盈当太子,实属说不过去。吕后最终请来商山四皓,一举消灭刘邦易储的想法。非但如此,刘邦既然不顾及糟糠之妻的情分,那也别怪我给你戴绿帽子。吕雉跟审食其的婚外情,着实让刘邦这位大汉天子为之汗颜。

三、不做忘恩人——是我们立世的起码担当
为人处世,我们不能忘本,更不能做忘恩负义之人。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自古以来,华夏文明向来注重恩义和向善。
孟子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韩信没有追随刘邦之前,缺衣少食,一度来到淮水边钓鱼换饭,经常是有上顿没下顿。淮水边上有一位老妇人,人称“漂母”,他看见韩信着实可怜,于是每餐就把自己的饭菜分给韩信吃,而且从未间断,韩信为此深受感动,而且一直铭记在心。
最后韩信飞黄腾达,在被封为淮阴侯之后,他也始终没有忘记这位老人家的一饭之恩,派人四处打听其下落,最后以千金相赠予这位老人家。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上像这样的例子多如繁星,文明馨香薪火相传,恩义向善代代不息。
作者||四季文史
(自古以来,“莫欺少年穷、不负糟糠妻”都是华夏文明向善崇德的典范,于此你有何见解呢,欢迎点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7 07:41 , Processed in 0.00821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