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鲈鱼,鲜得隋炀帝龙颜大悦,馋得乾隆皇帝七下江南,其魅力何在?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2-23 05:16:3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鲈鱼,鲜得隋炀帝龙颜大悦,馋得乾隆皇帝七下江南,其魅力何在?                                                         2023-02-15 22:10                                       
                                       

鲈鱼,这么鲜美的鱼儿,当我想吃鱼的时候,它们就是首选。而我的清书私房菜要请客吃饭时,会将鲈鱼蒸好摆在桌子中间,尤其是这没有土腥味的海鲈。
从市场里买来最生猛的海鲈,内脏清理干净,回来就浸泡在碗公里,若碗公容不下,就摆上鱼盘。我选的是长方形鱼盘,正好容下海鲈的身段。撒上盐粉,加些安利优生活洗洁精浸泡三分钟,随后用清水冲洗。
皇后中式炒锅加水,放蒸架,摆鱼盘,鱼身两面各划三刀,倒四两皇后橄榄油五指并拢,给鱼身抹上盐粉,鱼头也切莫放过,塞入六根姜丝儿于破口,鱼肚及鱼头也塞满姜丝儿,开火,中火即可。焖个七分钟,鱼肉八分熟,淋上蒜蓉酱汁。九成熟时,撒上葱花。盖上锅盖再焖三分钟,出锅时必定香气扑鼻,十分诱人!

“好香啊!什么这么香?”志健兄问,他的鼻孔都睁大了。
“蒸鲈鱼啊。”我答。伸手去接锅盖。
“清书,你不去开饭馆真是浪费了——”
“为啥?”看着鱼翅直往上翘,就知道这鱼是真新鲜。
“这么会做菜应该做给更多人吃嘛,顺便赚点钱解决生活问题。”
我拿筷子戳了戳鱼肉最厚的部位,穿透了,就表示肉已经熟透,准备开吃!

“现在我们不就是在开馆子嘛,清书私房菜,以家为店,天天营业,吃出健康好身材,不是比市面上的餐厅饭馆舒服自在多了?呵呵呵呵~”
“哼,你开心就好,吃饭吃饭。”志健兄故作不屑道。
“好,吃饭,多吃几碗。”我端出鱼盘,当然是用毛巾包着端出来,我的手是用来写文章创造神迹的,可不能活活糟蹋了。
“哼,那当然,还用你说。”盛起热腾腾的白米饭,夹一块香喷喷的海鲈肉入口,纵使志健兄这么爱耍酷的男人也禁不住扬起嘴角的迷之弧度,多扒拉几口热饭下肚。

海鲈肉是细滑的,细腻得像清炒的小笋尖儿,顺滑得又像蟹钳里剃出来的嫩肉,轻啮一口,那纤维的细丝儿就在口腔里抽丝剥茧,伴随着酱汁的迸溅,咽喉中像是有两名原子武士擎着激光剑在肆意打斗,一不小心我就成了毁灭这篇宇宙的幕后黑手,因为我肚子里的蛔虫早就嗷嗷待哺,再晚一步,怕它会像地底巨怪一样凶猛的窜出来,不整个天翻地覆,也免不了大杀四方。避免它来搅了我的兴致,品了片刻,我便连鱼带饭吞进肚子。没多久,我就听到了来自肚皮深处无比满足的嘶吼:
“嗝~~~~”
吃得一本满足的时候,我的脑袋不会放空,反而异常清醒,鲈鱼这么好吃,必须记住他长什么模样。我努力回想,良久,也只记得他们苗条而显细长的身形,以及浑身星星点点的斑纹,皮肤白皙,眼睛小巧玲珑,嘴巴长得有点地包天。
再翻看他们的照片和介绍,也没发现什么特别与众不同的地方。以图片这样二维的角度看,他们尾巴的形状倒与猪蹄的形状并无二样。看来我是太久没吃老妈炖的香菇猪蹄了,脑袋里的联想第一时间就想到它。过几天清明回老家,定要好生尝尝,配它两大碗香米饭,令自己一本满足下!
翻百科资料会发现,鲈鱼分成四大类,我常吃的海鲈是其中一类,另外三类为七星鲈鱼、加州鲈鱼和松江鲈鱼。然而,松江鲈有点出乎我意料的受人欢迎。古往今来就特别受文人墨客的称赞和老百姓的喜爱,可惜我这个老百姓还没尝到它的鲜美滋味呢,它已经被人吃得快灭绝了,成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也是个“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的大吃货,为此,不惜“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的乘风破浪,追寻美食。而喜爱横槊赋诗的曹操宴请宾客时,也会因为少了一道吴松江鲈鱼而扫兴不已,不信且看《后汉书·方术传下·左慈》。
左慈是个聪明人,立马发挥他多年的垂钓神技,把松江鲈钓了上来,三尺多长,活蹦乱跳。大方的曹操又说:“一条够吃吗?人这么多不够分,你还能再钓点上来不?”左慈又挥挥鱼竿,笑而不语,竿子垂下,没多久鱼又上钩,又是三尺多长的。曹操高兴地挥手示意:“松江鲈煎了最香,赐鱼!”众宾客都垂涎三尺,乐得合不拢嘴。

爱巡游江南的皇帝们也被松江鲈圈了粉。如隋炀帝杨广,就赞之为“金齑玉脍,东南之佳味也”。齑,读(jī),是切碎的姜、蒜、韭菜等的代名词。而艺术审美奇葩的乾隆皇帝在吃的方面可不含糊,细细品过松江鲈之后,龙颜大悦,大笔一挥,直接给盘上的松江鲈盖了个章,随从们低头定睛一看,竟是“十全老人”四个大字!随后,他才用燕窝漱了漱口,落笔写下“江南第一名菜”六个大字。欣然乐呵地抚了抚自个儿小胡子,露出慈父一般的八颗笑齿。
松江鲈能得到皇帝和文人墨客们的青睐,自然名扬海内外,毕竟已经得到了顶级流量的助推。然而松江鲈长得却不是那么上得了台面,甚至有点磕碜。乍一看,她们就像长了一对翅膀、尾巴还未退化的癞蛤蟆,与其貌不扬的塘鳢几分相似,但松江鲈比塘鳢更“稀碎”一些。这话怎么讲?看他们这占了身长三分之一有余的大头,还长一张地包天的蛤蟆嘴,两扇抢眼的胸鳍旁边有木瓜色的凸起,就像把鳃盖扯成了两瓣儿,两边对称长着,就有四个腮叶跑出来似的。“四鳃鲈”之名也就这么来的。
头顶棘棱突兀,身上斑驳花哨,比老虎的斑纹还花哨,花里胡哨,估计没人叫他们“老虎鱼”,而喜欢叫“花花娘子”、“花骨鱼”、“老婆鱼”等昵称,为啥?还不是因为管不住自个儿这张嘴!

那松江鲈到底靠啥征服了那么多大咖呢?我没亲口吃过,我也很好奇,于是我找到了描述她们有多好吃的句子,为你一一叙述。
“肉细美,宜羹,又可为脍,张翰所思者。”这段话出自宋代谈钥的《吴兴志》。意思是松江鲈肉质细腻鲜美,可以煲粥,也可以切成生鱼片来吃,是晋代文人张翰思念家乡的寄托。这位张翰不是当今娱乐圈的那位,而是以思念家乡的菰菜、莼羹、鲈鱼脍为由告老还乡的大司马东曹掾的这位,也因为他此举的影响,思乡有了个特别美的成语可以用,即“莼鲈之思”。
“吴中以鲈鱼为脍,苑菜为羹,鱼白如玉,菜黄若金,称为金羹玉脍,一时珍食。”这段话出自汉代的《春秋佐助期》。古人吃饭多么讲究!也足够高级,摆上桌的菜肴也讲究个“金玉满堂”和“金童玉女”!苑菜其实就是莼菜,一种浮生在水面或潜在水中的植物,叶子扁平,呈鹅蛋形状。嫩茎和叶背都含有胶状透明物质,吃起来顺滑细腻,口感极佳,搭配松江鲈生鱼片,别有一番意境……

“吴郡献松江鲈鱼乾脍,鲈鱼肉白如雪,不腥。”这段话出自唐代杜宝的《大业拾遗录》。重点讲了松江鲈的肉质白细,像是片片白雪那么美丽动人,即使生吃也不会有腥味,还有人说他们吃入嘴里不但不腥,还有口舌留香、回味不尽的奇妙体验。
到底是怎么香法?能香味持久多长时间?我倒是很乐意去一趟江南,到当地品尝品尝!毕竟是与长江鲥鱼、黄河鲤鱼、巢湖银鱼并列“中国四大名鱼”的鱼中极品啊!
清书,二零二一年三月二十八日。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5 00:40 , Processed in 0.00776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