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49年,起新中国名称有争议,张治中建议减掉两字,是哪两个字?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0-4 18:50:0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949年,起新中国名称有争议,张治中建议减掉两字,是哪两个字?                                                 2022-10-04 10:32                                       

          1948年新中国成立前夕起草政府法案时,最先要决定的一项便是新中国的名称,一开始确定的名称共九个字,但大多数参议人员都认为该名字不够简练响亮,一时却又无从着手,正在焦灼之际一位叫张治中的同志提出应该删减两个字,并且得到了毛主席与一众参议人员的同意。相比其余参会人员他有一个特殊的身份:蒋介石麾下的国民党高级将领。

要知道毛主席与蒋介石争斗半生,他们之间的分歧是党派,是国家的出路,是个人德性。为何受蒋介石重用且为蒋介石卖命的人能得到毛主席的如此礼遇呢?在新中国命名上他建议删掉哪两个字呢?在国旗样式上他又给了哪些建议呢?
1890年张治中出生于安徽巢县洪家疃村的一个普通家庭,十六岁时因为意外导致家庭入不敷出,他也没能再继续学业,只得开始辗转多地,自谋其生。最踏实的一段生活就是在肥西县的一个商铺里做学徒工的日子,他第一次读到了报纸,还开始学习算账,当时他曾一度想要当一名账房先生。不过人算不如天算,后来他加入了蒋介石的队伍“弃文从武”。
比这更神奇的是蒋介石败逃台湾后他却成为了能伴毛主席共同视察祖国大江南北的“挚友”。甚至在为新中国决策国名和国旗图样这样庄严重大的事件中都能建言献策

弃文从武报效祖国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在六年的漂泊里张治中见识到百姓生活在怎样水深火热的境地之中,一直捏着笔杆子的张治中却二话不说加入了反清的起义队伍。这次抗争里他感受到要拯救国家就要革命,要革命首先要健全自身实力,以武报国才是上策,于是次年他便进入保定陆军军官学院学习。毕业后他加入了拥护孙中山的队伍,从连长到参谋长,他踏踏实实一路走过,并在1924年12月被国民党授予了上校军衔。1932年上海“淞沪抗战”在蒋介石麾下他给了日军迎头痛击。

淞沪抗战的残酷让个别国民党军官都望而却步,然而抗战开始张治中就带着遗书向蒋介石主动请缨。可见这一战他抱着誓死卫国的决心。
1938年抗日战争开始,很多高官要员都争携带家眷逃亡国外,而张治中却致电远在国外攻读学士学位的女儿张素,急迫且坚决地要求她立即放弃学业,回国加入到抗日战争中,为保卫国家,为捍卫中华民族的生死权利而战斗。
渐渐地他意识到了想战胜侵略者必须团结,皖南事变开始他便极力向老蒋进言:“和共产党合作才能更好地保持有利的战局形势。”不过一意孤行的蒋介石并没有听取张治中的建议。

独善其身
等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迎来了短暂的和平。国民党高层军官似是久旱逢甘霖般渐渐放纵开来,他们的腐败由上及下渗透了整个队伍。然而张治中却能保持“出淤泥而不染”的清廉,不为权,不为钱更不为色。当高层军官以三妻四妾,养小老婆为平常时,张治中洁身自好,从一而终,一生只有结发妻洪希厚一人。

而张治中和毛主席友谊的开端也是因为重庆和谈。张治中带着和平建国的强烈愿景作为国民党代表赴延安接毛主席方来重庆谈判。他第一次见到毛主席便深切地感受到人民群众对毛主席的热情和爱戴。在机场为主席送行的老百姓挤得密密麻麻,他们热烈地与主席问候,主席同样挥手向群众致意。

为了保证毛主席的安全他让出自己的家给主席居住,并亲自派重兵把守,杜绝外人的插手。《双十协定》签订完毕,他又亲自护送主席回程。路上主席对他说:“治中啊,我看出来了,你是一个真正期望和平的人!”在张治中疑惑的目光里,毛主席说出他对张治中身平轶事的了解。这下张治中对这位共产党的领导人更加佩服了,身居高位却洞悉了解民间发生的事情。

拨开云雾见光明
1949年在多次国共谈判破裂后蒋介石再次派张治中等人来与中共谈判。这一次张治中内心十分复杂,他清楚国民党的出尔反尔,但自己身在其中不由自主。周总理与毛主席非常理解他此刻的心情,便多次给予他慰问与开导。在主席的带领下他终于摆脱了困境,走进光明。
此后他与主席的友谊更深一步。在建国初期,对于新中国的名称,中央领导人一直没能达成一致,他们纠结于是否启用“中华民主共和国”一名,随后张治中谏言:“共和本就包含“民主”之意,叫“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就刚好。”
毛主席听闻眼前一亮,便邀众人共同参议,最后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名称。
后来在选择国旗的问题上,大家也一直犹豫不决,多数人都倾向于带一条横杠的图案,寓意着祖国的河流。不过毛主席心里却感到隐隐有些别扭,于是他再次询问了张治中关于国旗的建议,张治中说:我觉得这个横杠不妥,它更像金箍棒而不是河流,有它似乎分裂了祖国。不如选五星红旗的好。”毛主席听完连连点头,当即将他的意见交给各位参与决策的领导人,随后大家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张治中的爱国为民自始至终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建国后他还向毛主席提议各级人大代表每年都要多去地方视察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老百姓的需求。1955年毛主席在最高国务院会议上落实了这个政策。
1968年毛主席突闻张治中染了重病,便托人带去了东北最好的人生希望他的病情能有所好转,不过一年之后张治中还是重病不治遗憾去世。

毛主席与张治中的几十年的交往中,其宽阔胸襟与任人唯贤的品格展现无遗,而他所做的一切全都是为了中国的和平与中华人民的幸福安康。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4 23:45 , Processed in 0.00827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