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韦应物的一首五言诗,朴实自然,读完令人涤荡尘俗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2 20:55:0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韦应物的一首五言诗,朴实自然,读完令人涤荡尘俗                                                         2021-09-22 03:05                    
                          唐代诗歌经常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并且从头至尾都一气呵成,却没有一句议论,可谓情景交融,毫无雕琢。 比如王维的山水田园作品,就做到了不着一个禅字,却抒写了对禅境的向往。孟浩然的诗歌作品也是尽情展现自然景观,又在不经意间抒发情感,令人感同身受。
唐代还有很多诗人深受陶渊明的影响,希望归隐山林,过一种闲适忘忧的恬淡生活。但是又由于种种原因,难以彻底摆脱仕途经济,于是只好在诗歌中委婉地抒写一些淡淡的愁情。下面分享韦应物的一首五言诗,朴实自然,读完令人涤荡尘俗。

东郊
唐代:韦应物
吏舍局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
终罢斯结庐,慕陶真可庶。

韦应物年轻时曾在唐玄宗身边担任侍卫,后来安史之乱爆发,他也失去了依靠,却从此开始发奋读书。入仕后一直勤勤恳恳,并关爱百姓,晚年生活即使穷困潦倒,仍然不失士大夫的情怀。
大家都非常熟悉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其中就表达了作者恬淡的胸襟和忧伤的情怀。诗人喜欢大自然,向往宁静安然的隐居生活,但也放不下很多事情。如此矛盾的心情,让他经常寝食难安。这首诗就真实地反映出作者徘徊不定、进退两难的心情。

首两句先点明自己郊外散步的原因,“
吏舍局终年,出郊旷清曙
。”整天窝在吏舍中,不仅有办不完的差事,而且还心情烦躁。所以暖春时节,旷野中山清水秀,诗人也准备外出散心,让清晨的空气清新润脾。
接下来的四句展现出诗人忘我的心境,“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春风轻拂、杨柳婀娜,山色苍翠、荡涤尘心,诗人彻底忘记了烦恼和愁闷,于是“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他时而在树丛中小憩一会,时而沿着小溪走走停停,溪水澄澈、空气清新,诗人好久都没有这样放松了。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诗人半生劳累,偶尔放松一下,顿时感到大自然如此值得亲近。“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一场春雨滋润了原野,处处传来鸟儿的欢鸣声,更显得郊野的幽静和空旷。
如此良辰美景,正该细细观看、慢慢欣赏,可是诗人却依然难以忘记吏舍中的事务,“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
。”诗人即使已经心驰神往,却又浅游骤止,终于未能尽兴,内心也就难以达到清远宁静。
一个“屡”字,蕴含深刻,既表达出行动的突然性,也委婉地暗示出诗人在瞬间意识到,自己难以彻底做到退隐山林。

最后两句抒写感慨,“
终罢斯结庐,慕陶真可庶
。”虽然没有尽欢,但这次郊外踏青却让他感受颇深,也急切地盼望有朝一日可以闲隐无忧。于是他愤而为誓,迟早要学习陶渊明归隐山林。
不过诗人恐怕难以如愿,陶渊明之所以能够挂印还乡、无所牵挂,其实他在内心里就喜欢田园生活,正如他在诗中描写的那样,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怡然陶醉,乐此不彼,才能安静地做到天人合一。而韦应物只是在疲倦的时候心生向往,求一时之畅快,并非从心底热爱田园生活。

韦应物郊野踏青,清旷之景令人涤荡尘累。全文朴实自然,却波澜起伏,令人感慨。诗人先觉得厌倦了宦途的生活,希望回归自然和田园。接下来就描绘了郊外的踏青场景,可谓情景交融、有声有色,也表达了一种喜悦心情。可是最后诗人又觉得难以割舍仕途,终于叹息不止。
读完之后,虽不觉得文势浩瀚,但也体现出唐代诗歌委婉形象的特点,更真实地展现出诗人复杂和矛盾的心情!朋友们对这首诗有何看法,也欢迎留言!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4 23:28 , Processed in 0.00691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