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巨匠 | 翰墨流芳:叶浅予《西藏高原之舞》赏析
2021-07-19 12:00
叶浅予为《百年巨匠》第二季美术篇拍摄的巨匠之一。 叶浅予(1907—1995),是中国漫画和生活速写的奠基人。他不仅是著名漫画家,他的速写在画界无出其右,而且他还是舞蹈人物画的大师。他曾为茅盾小说《子夜》、老舍剧本《茶馆》等书插图。他作为中央美院的著名教授,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范曾就是他的弟子之一。
西藏高原之舞(国画) 叶浅予 66.4×33.3 厘米 1960年 中国美术馆藏
叶浅予在上世纪40年代开始画国画,他国画的开始就是他以舞蹈为题材创作的开始。抗战中期,叶浅予在重庆北温泉,第一次将他的舞蹈速写加工成国画是画在四川皮纸上,而成批量的第一批中国画则是他访问印度归来所作的印度舞画,徐悲鸿评价:“浅予之国画,如其速写人物,笔法轻快,动中肯綮。”宗白华评价:“浅予的印度舞画,是古典美与现代美的结合。”他用敦煌壁画和佛画的手法画天竺舞,用色厚重,线条工整流畅,有点壁画风,当时就受到观众的热烈称赞。到了60年代,他的笔墨解放,达到了画舞的高峰。代表作如《婆罗多舞》《献花舞》《和阗装》和《夏河装》,画上人物洒脱、妩媚、奔放。
这件《西藏高原之舞》就是叶浅予舞画的高峰代表作之一,表现的是藏族青年载歌载舞的欢乐场景,整个画面构图呈现一系列弧线:三个青年的头部形成一条弧线,女子的双手也是一条弧线,穿皮袍男子的双手又是一条弧线。弧线交替产生变化,富于音乐的律动感(楼家本《叶浅予中国画作品集》)。画面调子明快,构图简洁而有变化,线条生动灵活,舞蹈人羊皮衣的灰色,用皴染表现出衣服的质感和体积感,比现实生活更真实、更美、更能感动人。叶浅予的用墨十分讲究,他把墨的焦、干、浓、淡、浅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件作品在墨色之外,使用了洋红、花青、石绿、佛蓝、粉红,这些色彩的作用是和墨作对比的,用来烘托墨。黄苗子曾评价,这种方法本来是明代的徐青藤、陈白阳,清代的扬州八家以至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等花鸟画家的传统方法,浅予是第一个把这种风格运用到人物画创作中的画家(黄苗子《青灯锁记》)。
浅予的舞蹈作品之所以具有艺术感染力,首先是他熟悉舞蹈以及舞蹈的环境。曾和他长期在一起的戴爱莲女士,是最早把英国芭蕾舞带进中国的著名舞蹈家,由于长期生活于自己所要表现的题材中,也就是深入自己所要表现的生活中,因而能够入木三分地刻画、表达这种生活(黄苗子《青灯锁记》)。其次,叶浅予是我国著名的速写画家,他的速写在画界无出其右。他从30年代起就速写本子不离身。叶浅予速写,以舞台人物最有名,大部分是用铅笔线,从《天鹅湖》开始用水墨改画,线条减至无可再减,堪称减笔大师(王樟松《画中桐庐》)。几十年来,他孜孜不倦地从事各种人物、风景、静物的速写。速写是用最快速简练的线条去捕捉客观事物的主要形象和动态。速写不但锻炼画家的手,更重要的是锻炼画家的眼力和头脑。眼、脑、手的敏锐观察和准确用笔,产生了简洁美妙的艺术语言。叶浅予的舞蹈作品,主要得力于他的速写功夫。
叶冈曾总结叶浅予画舞的特点,认为欢快是其基调。特点上第一是动,即气韵生动,总是表现形象的动势,不作静态的素描。第二是画瞬间。画家认为舞蹈是人体美与人性美的结合,是时间和空间运动美感的复合;画的特点则是空间美感,瞬间美感。故而,画的情节,不取高峰,仅取到达高峰过程中某个美的瞬间。第三是浓墨重色结合,叶浅予画舞好用大红大绿,用浓墨衬压,借“黑旋风”扫去粉气(叶冈《浅予画传》)。
叶浅予任《时代画报》主编
黄苗子认为,由铅笔速写稿到一幅国画舞蹈创作,还需要很精细的加工,这中间国画特有的笔墨技法的锻炼修养非常重要的。叶浅予早年是著名的漫画家,他在40年代才开始国画创作。他初期的国画用笔细致,色彩明快,令人有亲逸明秀的感受。50年代初,他对于宋画的工笔重彩感兴趣,风格有所转变。后来他更加熟练地掌握国画毛笔和宣纸的特性,1961年所作的《献花舞》《夏河装》,就逐渐趋向豪放和寒朗。如果说,60年代以前叶浅予的国画线条是接近于“游丝描”,那么60年代初起,就更多地运用顿挫自如的“钉头鼠尾描”。在这件作品中,画家表现的是西藏人民把他们的生活编成的舞蹈,叶浅予在这个舞蹈中选取最动人的场面,通过笔触、构图、色彩,把西藏少数民族的舞蹈,经过艺术的再加工,给我们留下了这个民族健康、朴素的生活形象(黄苗子《青灯锁记》)。
速写是西方舶来品,叶浅予将其与国画人物画创作相结合,兼善工笔重彩和写意笔法,着重于线条的韵律,吸收了近代诸家之长,巧妙地运用到人物舞蹈画方面去。在对待传统国画的态度上,他遵循着继承、扬弃和发展的原则,积极汲取西方艺术,在画面上呈现出不同于徐悲鸿用写实主义改造国画的面貌,这就是叶浅予关于中西融合的回答。 文章来源 | 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
声明 | 文章和图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公众号已标明来源,如有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即作处理。
监制 | 衎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