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因为这首肉麻情词,已婚才女被人戳脊梁骨,网友:咋流传下来的?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8-28 07:22: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因为这首肉麻情词,已婚才女被人戳脊梁骨,网友:咋流传下来的?                                                         2021-08-27 15:06                    
                          有人因一首诗词名垂千古,也就有人因一首作品招来骂声一片。
苏轼的“乌台诗案”就不说了,直接让他由“天子骄子”变成了阶下囚;欧阳修写给侄女的《望江南》,也曾闹得满城风雨,后来他被贬和这件事多少有点关系。
和男性文人相比,才女们因作品招骂,一般都只与爱情有关,毕竟朝堂政事和她们都没什么关系。本期笔者要跟大家说的,就是这样一个有点儿“悲催”,有点儿“任性”的才女朱淑真。

了解朱淑真的朋友,都很清楚她在南宋文坛的地位,她是两宋唯一一个能跟李清照的名字放在一起的女词人。李清照的婚姻生活虽然也有过波折,但总体来说比朱淑真还是强太多了。
一来,朱淑真没有李清照那么强大的娘家,父母也并不够宠爱和支持她,当她的婚姻出现问题时,父母并没有给她安慰;二来,她的丈夫没有赵明诚那样的才气,不过是一个成天花天酒地、甚至会动手打她的小吏。
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朱淑真是有苦无处诉说。她是一个有想法的女子,不甘心就这样将就,在与丈夫争吵数次后,她回到了娘家。

见到了熟悉的人、熟悉的景,想起少女时期那些对爱情的美好想象,她写下了一首肉麻情词。就因为这首词,她被人戳脊梁骨,种种非议不断,大家且看:
  《清平乐·夏日游湖》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部分文史学家认为,这词的场景写得如此真实,朱淑真可能真的不是想想而已,她已经做了。极有可能是回到娘家后,她又遇到了婚前相识的良人,两人旧情复燃。而后,她便瞒着父母跟对方约会了几次,而这首《清平乐》记录的就是其中一次约会。

不得不说,这首词写得确实是够大胆的。仅“和衣睡倒人怀”这6个字,就足见才女的个性。翻遍《全宋词》,都找不到如此直接的才女词。但同时,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写得确实很好。
词的上片,写两人在湖北散步的情形。他们本来早就该分开了,却都互相舍不得,于是一场很及时的雨便下了起来。在上片中有几个关于时间的词,“须臾”、“一霎”,唯有爱得热烈才会对分别的时间这么敏锐。
词的下片,由写景、叙事到写情。在一起是因痴情而不管不顾,分开后是因相思而终日提不起精神,一热一冷地对比,不用细写感情,但痴情人的形象已经跃然纸上。

写这样的词,被父母骂、被外人嘲笑是肯定的。父母甚至一气之下,把她所有的词集都烧掉了。不过,因为多数作品都早就流传出去了,所以烧也没用。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首词虽然被收录进了《全宋词》,但古代诗词鉴赏名家,似乎都选择了集体忽略它的存在。
直到近些年,随着现代文史学家们朱淑真的研究越来越多,这首《清平乐》作为代表作,才被很多网友们知道。但同时,部分网友也提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这样的词是咋流传下来的?

之所以有网友会这样问,是因为古代整体是男尊女卑的,特别是南宋理学风靡后,对女子的束缚愈发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朱淑真如此大胆之作要流传下来,肯定是有原因的:
其一,是因为当时朱淑真已经有了一大批“死忠粉”。她在世时的名气是很大的,虽然正统文人不愿意承认她,但很多渴望冲破牢笼的女子,以及为其真性情感染的男子,都是支持她的。这些人中,甚至包括了不少贵胄。朱淑真的作品后来基本被收录在《断肠集》里,而这本集子本身就是在粉丝们的努力下,才得以成册的。

其二,古人对前人的作品是尊重的,哪怕自己很不喜欢。中华文化之所以有很强的兼容性,就在于那些明、清的正统文人,虽然不喜朱淑真这类作品,却仍有度量允许它们存在于历史的长河里。编写典籍时,他们不会否认朱淑真及其作品的存在,大不了就是收录了却不点评而已。
正是因为以上两点,我们如今才有机会知道一个能与李清照相提并论的宋代才女。于我们来说,这是一件幸事。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8 16:55 , Processed in 0.00811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