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79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自然的神笔:鱼化石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2-26 11:38:2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兰天 于 2016-2-26 11:39 编辑

大自然的神笔:鱼化石                                                                                               2016年02月26日08:22
                                                                                                                                                                           
图1 “静卧鱼”化石
                                               
图2 “群鱼嬉戏”鱼化石
      

         
  夹藏于不同地层里的化石,不仅记录了它本身的生存活动历史,而且更能显示出地层的“年龄”,成为人类开启地球这一座“迷宫”的“钥匙”。它是研究地质学、生物学、气象学等各种学科的依据和突破口。
  古生物化石除了它的科学研究价值以外,在收藏者们看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那就是观赏性。下面我们就以鱼化石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如图1、2,是一幅幅天然成趣的“鱼趣图”。有的是一条鱼静卧不动,有的是几条鱼儿追逐嬉戏,有的是十几条鱼儿在穿梭游荡,你不要以为这是齐白石的画幅,实际上它是生活在1.5亿年前的中生代晚期的狼鳍鱼。
  它们的形成实际上是这样的,当年火山爆发,在湖泊中怡然自得的鱼儿,突然被铺天盖地的火山灰压入湖底,纷纷窒息而死,由于鱼体与空气隔绝,不致腐烂,于是就“印刻”在冷却的火山灰之中,逐渐形成鱼化石。随后,又经过沧海桑田的变迁,鱼化石露出地面,便被人们所采集。此外,还有一些鱼化石,是鱼儿当年被湖泊、河流的淤泥掩埋之后,经过漫长的历史,骨骼逐渐炭化最后成为鱼化石。
  鱼化石的形成,宋代文人杜绾在一千多年前所著的《云林石谱》中,已经做出科学性的解释,即:“古之陂泽,鱼生其中,因山頹塞,岁久土凝为石而致。”。
  清代文人沈心在《怪石录》中介绍,在莱阳一带,有一些人将鱼化石制成屏风出售,颇为走俏。清代文人还写下《鱼石诗》,赞叹将鱼化石供于几案的妙处:“火山一片石,追逐见鱼儿。图画形相肖,鳞鳍态不遗。蛰方冰底懒,仙时鱼来时。好与芝同供,还吟玉局诗。”可见古生物化石的观赏性和趣味性古已有之。
  历史的沧桑并不都是写在教科书里的,还有一种沧桑保留在久经岁月的磨损、大自然的洗炼而残存的化石上,读这种沧桑远比教科书更加直观也更加能映入人们的心田。它们记录着宇宙的演化历程,渗透着大自然的沧桑巨变,引起我们无穷的联想、探究和感叹。而更令人感叹的是,大自然用它的画笔涂抹出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画卷。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江苏 严月 章颖瑶 尹钊)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6-2-26 15:19:00 |只看该作者
赞! 火山一片石,追逐见鱼儿。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6-2-26 22:10:26 |只看该作者
浪淘沙 发表于 2016-2-26 15:19
赞! 火山一片石,追逐见鱼儿。

更令人感叹的是,大自然用它的画笔涂抹出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画卷。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2016-3-2 15:15:38 |只看该作者

猴形钱币石兼具观赏价值与收藏价值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6-3-2 15:16 编辑

猴形钱币石兼具观赏价值与收藏价值
2016年03月02日11:56
                                                                                                                                                                                          
  品鉴专家:张宝舰(呼和浩特市收藏家协会会长)
  委托人:彭先生
  每到猴年,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西游记》当中的孙悟空,尤其是它的一对火眼金睛更是被人们津津乐道。而我收藏的这块奇石上恰好形成了一张“猴脸”,石头又是眼睛石,所以奇石命名为“火眼金睛”,希望专家予以品鉴。
  专家鉴评:这是一块阿拉善的钱币石,又被称为眼睛石。这种石头的形成是由于火山喷发时岩浆内部气孔析出矿物质,以一点或多点为中心呈层状形成圆形充填,组成多样的图形。由于岩石处于熔融状态时在缓慢流动,所以气孔也被拉成各种造型,所以钱币石的形状也是千奇百怪,再加上其独特的圈状纹理的装饰,具有把玩和欣赏的价值。钱币石在内蒙古非常多见,因此也是我区奇石收藏的主要种类之一。
  钱币石的形状不规则,从表面深入肌理形成图案,由黑色、黄色、灰色、或红色的层层相套的圆圈组成,仿佛一枚枚钱币,自然连在一起形成了象征富贵吉祥的“8”字,一个挨着一个,一个套着一个,因为寓意吉祥备受藏友喜爱。钱币石常见的图案有人物、动物,也有的像神话人物,通常都是栩栩如生,极具观赏价值与收藏价值。
  与风凌石、玛瑙石等我区常见的奇石相比较,钱币石不透明,有一些玉化的钱币石会呈现出半透明状,颜色以土黄色居多,也有其他颜色。小的钱币石经常用于手链、挂坠等饰品的制作,而大的则被作为摆件收藏。这块钱币石表面三个形似钱币的圈状纹理,通过特殊的组合方式,形成了与猴脸非常相似的图案,比较奇特。尤其是猴子的眼睛,显得炯炯有神,与奇石的名称相辅相成,因此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来源:塞北新闻网—呼和浩特晚报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6 11:04 , Processed in 0.00867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