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末民初第一狂士辜鸿铭的笑段子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6-17 05:51:3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清末民初第一狂士辜鸿铭的笑段子                   

2025-06-14 15:23                                        

发布于:陕西省
   

   “我可不是因为擅长耍嘴皮子,实在是没办法才这样!”这是辜鸿铭常挂在嘴边,从孟子那里借来的话。
在现实生活中,他的口才很好,能和古代的名士东方朔相提并论,是个受到中外一致好评的讽刺高手。

在英国读书那会儿,每当遇到咱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他都会在屋里朝着东边设个祭拜的小台子,摆上酒和好吃的,远远地祭奠一下老祖宗。
房东老奶奶打趣说:“你祖宗啥时候能来尝尝你这满桌的好菜好肉哇?”
他大声地反驳道:“那当然是在你们给祖宗扫墓的花香飘到他们那儿之前啦!”
有一次,外国朋友请辜鸿铭吃饭,大家入座时你推我让,最后辜鸿铭被推到了最上座的位置。
吃饭时有人问孔子的学问到底有啥好处。辜鸿铭回答说:“就像刚才大家互相谦让座位,这就是孔子学问的体现。要是按照西方那套‘强者生存、弱者淘汰’的理论,那现在咱们得争个你死我活,分出高下,才能坐下来吃饭呢。”
有老外问辜鸿铭:“为啥中国人都要扎辫子呢?”辜鸿铭立马回敬道:“那你们老外咋都爱留大胡子呢?”
英国有个叫毛姆的作家想来中国见辜鸿铭。他朋友就给辜鸿铭写了封信,邀请他来见面,但左等右等都没见人影。毛姆急了,干脆自己跑到辜鸿铭住的小院子里。刚进门,辜鸿铭就直截了当地说:“你们英国人总以为,中国人要么是干苦力的,要么是当买办的,随便招招手,我们就得乖乖过来。”这话让毛姆特别难堪,一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辜鸿铭在北京大学给学生们上课时直白地说:“咱们为啥要学英文诗呢?就是为了让你们英文学好了,能把咱们中国人做人的道理,还有那些温文尔雅的诗歌教育,去告诉那些外国朋友。”
辜鸿铭一辈子都支持皇权,但在慈禧太后过生日时,他却写了首诗说:“皇上万寿无疆,可都是老百姓在掏钱。天子长生不老,百姓却遭了殃。”由此可见,他是个很有骨气的人。

有一回,袁世凯跟德国驻北京的大使聊天时说:“张中堂是个有学问的人,我呢,不讲究那些学问,我就只管做事。”
辜鸿铭听了之后嘲讽说:“那得看是什么事情了,要是像老妈子倒马桶那样,那当然不用啥学问。除了倒马桶,我还真想不到有啥事儿是没学问的人能干好的。”
大学问家沈曾植曾在大家面前让辜鸿铭难堪,他说:“你说啥我都能明白,但你要想理解我的话,还得再学上二十年的中文书。”
从那以后,辜鸿铭更加勤奋努力。过了十多年,他直接对沈曾植说:“沈老前辈,您看有没有哪本书是您能背下来而我背不下来的,或者您能理解而我理解不了的?”
辜鸿铭讲,他在日本待得越久,就越觉得日本人讨厌。可在中国,住的时间越长,就越觉得中国人可爱。总的来说,中国人给人的感觉就是“温和善良”,是那种说不出的温和善良。他们像大人一样聪明,却又过着像孩子那样纯真的生活,这是一种用心去体会的生活。

辜鸿铭拿毛笔来打比方,说它代表了中国人的心灵生活和精神文化的智慧。他说:“毛笔就像是咱们中国人的精神符号。用毛笔写字画画挺不容易的,看起来也不大好掌握,但只要练好了,就能随心所欲,写出画出特别漂亮雅致的东西,这种感觉,用西方那种硬邦邦的钢笔是找不到的。”
有件事能很好说明外国人有多喜欢辜鸿铭。咱们中国人演讲从不收钱,但辜鸿铭在六国饭店用英语讲《中国人的精神》时,居然开始卖票了。那时候,梅兰芳的戏票最贵也就一元二角,可辜鸿铭的演讲票却要两元呢。

辜鸿铭对胡适讲:“胡先生,有句老话这么说:书生给孔子磕头,孔子都得吓一跳。上次听说孔教会要去祭拜孔子,我就即兴写了首大白话诗:书生拜孔子,孔子吓一跳;孔教会拜孔子,孔子怕得要上吊。”说完,他笑着问胡适,“胡先生,我这白话诗写得咋样?”胡适微微一笑,没直接说好也没说不好。
辜鸿铭知识渊博又性情独特,大家叫他“奇才”。碰到英国人,他就用英语怼;遇到德国人,他就用德语讽;见到法国人,他就用法语嘲。那些被骂的人反而都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辜鸿铭调侃改良派道:“就像说‘改良’这个词,以前大家都讲‘从良’,字典上也只写着‘从良’,意思是娼妓改过自新。哪里见过‘改良’这种说法?我对‘改良’真是想不通,你都已经是‘良’了,还改什么呢?难道要把好的再改成坏的,重新去做那不好的事吗?”
辜鸿铭10岁的时候,博朗夫妇因为生意要扩大到英国去,所以他们决定带着这个干儿子一起去,想让他在欧洲进一步学习。
他从小语言天分就特别高,在英国陆陆续续学会了德语、法语、希腊语、拉丁语、意大利语、俄语等很多种语言。到了1877年,年仅20岁的他就已经拿到了爱丁堡大学的硕士学位。
之后,辜鸿铭去了德国的莱比锡大学,他既在那里教书,又钻研文学和工程学,还顺便拿了个博士学位。那时候,他在莱比锡大学可算是出名了。
三十年后,蔡元培踏进了莱比锡大学,发现校园里挂满了辜鸿铭的照片,走到哪里都能听到人们谈论辜鸿铭的事迹。
四十年过后,林语堂到了莱比锡大学,发现辜鸿铭的文章已经成了教材里的一部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4 02:14 , Processed in 0.00765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