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字有何本义,商周古字揭开谜团,难怪孔子说不可使民知之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3-7 16:53:4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民字有何本义,商周古字揭开谜团,难怪孔子说不可使民知之                                                         

2021-03-07 07:30                    
                          作为儒家思想的开山之祖,孔子诸多言论被奉为真理,但也有不少言论争议颇大,其中争议最大的一句非“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莫属。如何解读这一句话,关系到孔子一生的声誉,原因很简单,如果解读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那么就说明孔子具有愚民思想。
随着诸多刻有民字的商周文物出土,揭开了民字最初的字形,辨别出民字的初始本意。通过商周民字的字形,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何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01 甲骨文中的民字(下图A),由上下两部构成,上部像一只左眼,下部像针刺一类尖利的东西刺着眼睛,致使一目而盲,可能是“盲”的本字。周朝金文篆文中的民字,与甲骨文差不多,但变得更为紧凑。秦汉之前,民字的字形没有太大变化,秦汉之后突然变成了如今的字形。
通过民之字形来看,民的地位很低,被刺一目,说明或是有罪之人,或是战争俘虏,或是专有奴隶。

艺术源于生活,汉字反映的是现实状况,或者说文字应现实需求而应运而生,因此民字的字形往往会反映出商周时代民之来历。那么,民字有何起源呢?郭沫若在《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中有过一番精彩论述。
  “民与臣两个字,在古时候本都是眼目的象形文。臣是竖目,民是横目而带刺。古人以目为人体的极重要的表象,每以一目代表全头部,甚至全身。竖目表示俯首听命,人一埋着头,从侧面看去眼目是竖立的。横目则是抗命乎视,故古称‘横目之民’,横目而带刺,盖盲其一目以为奴征,故古训云‘民者盲也’。”

通过这一段论述可知,商周的民与臣都可能始于战争,征服某一部落之后,有人臣服,有人不臣服,于是就出现了民与臣之别。
在《甲骨文字研究》中,郭沫若对西周金文之民解释为:“周人初以敌囚为民时,乃盲其左目以为奴征。”也就是说,周朝最初是把战俘命名为“民”,并刺瞎他们的左眼,以此标志其为奴隶。
可见,商周之民与今天大不相同,最初指的是社会上地位最低的人。

02 古代讲究时移世易,时代不同社会也要改变,就是今人说的与时俱进。与时移世易道理差不多的是,随着时代变化,汉字的字义也会随之变化,今天的“力”(物理名词)、“商”(数学术语)等汉字又衍生出科学上的意义。
随着时间推移,民字概念越来越宽泛,逐渐脱离了刺目为民,转变为底层百姓的总称。《贾子·大政下》著录:“夫民之为言萌也,萌之为言盲也。”《说文解字》(和刻本)善本中,就有战国篆文“民”字及其注解:“民,众氓也,从古文之象”。“氓”与“萌”同音,意思是充当隶役的平民,“众氓”也做“众萌”,意思是“一片萌发的小草”,象征着“民众”,这就是篆文中民之本义。
通过古人对民之解释可见,先秦时代的统治者,认为民众缺乏教养与知识,所谓“人多而无识”,犹如杂乱生长的小草一般,于是就蔑称民众为“众萌”,这也是古人称百姓为“草民”的原因所在。
与之对应的是,先秦时代是“君,尊也”,即君贵民轻。晋楚争霸时,两国爆发的鄢陵之战中,晋国卿大夫郤氏追杀楚军,但每一次追杀楚王车架之处,就要停下来行礼,而不是上前俘虏楚王,然后退回去再重新杀敌,郤氏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这是一个“君贵”的时代,楚王不退晋军就没法越过楚王继续追杀。当然,楚王有点不要脸面,通常中原诸侯国君遇到这种情况,只会主动后撤,承认己方输了。由此可见,春秋中原诸侯认为楚为蛮夷,不是没有道理的。直到战国年代,孟子才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但别说在先秦时代了,就是在整个封建时代都不可能被统治者认同。
因此,孔子所处的是君贵民轻思想非常严重的年代,由此说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似乎也并不让人意外。

03 但翻看孔子言行,孔子第一个创办私学,说过“有教无类”、“仁者爱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还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从他一贯主张来看,孔子应该又不赞成愚民政策。既然孔子不赞成愚民政策,那么真会说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吗?
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言行,首先需要了解其时代背景,如今看来某些愚昧、可笑的古人行为,但在古人看来却很正常。孔子说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
孔子时代,社会的大致构成是国人、野人、奴隶,其中野人地位等同于奴隶。所谓野人,是国野制之下的野人,居住在城镇里的叫国人,居住在之外的叫野人。国人与野人的地位大不相同,政治待遇有着天壤之别,国人有一定的参政议政权利,战时成为主要军事力量,野人甚至连当兵的权力都没有,处于被统治地位。国与野的对立,是西周时期阶级矛盾的具体体现,也是西周奴隶制度的一个特点。
可见,如果孔子所说的“民”,仅仅只是野人与奴隶,那么“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之说尽管不完美,却符合时代特征,即可以驱使野人与奴隶去做事,却不能让他们知道为什么。

这一假设并非不可能,原因有四:
其一,孔子可以有教无类、仁义爱人,学习与仁爱上可以不限各阶层百姓,因为“有教无类”在于学习周礼,“仁义爱人”在于希望统治者怜悯底层百姓,国人与贵族都可以容忍这些观点。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明显涉及了政治权利,如果使野人等也能知之,无视国野之别,估计立马就会成为国人与贵族眼里的眼中钉肉中刺,除之而后快。
其二,无论多么伟大的人物,往往都会存在历史局限性。在国人与野人泾渭分明的时代,孔子的言行很难突破这种时代背景,从而将国人与野人一视同仁。
其二,孔子一生倡导维护周礼,维护周天子的统治,自然也会维护周朝的国野制,如果对野人、奴隶“使知之”,那么可能就会造成国野制的崩溃,破坏周礼系统。
其三,民字最初是指奴隶,至孔子时代,会不会变成包括国人、野人、奴隶在内的一切百姓?显然不太可能,最大可能是指野人与奴隶,或者至多再包括一些地位低下的国人。
因此,对“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理解,关键或许不在于如何断句,而在于对民字内涵的理解。

综上,通过孔子时代背景与先秦民之地位可知,孔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中的“民”,应该不包括地位较高的国人,而是野人或奴隶,这两类人自然只有资格干活,没有资格了解为什么干活。当然,孔子这么说也不妨碍其伟大,时代使然也。
西方雕塑维纳斯,断了二条胳膊,却被公认为缺陷美。孔子说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固然对其名声有所影响,但何尝不是又一种缺陷美?
参考资料:《周礼》、《说文解字》等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1 07:24 , Processed in 0.00805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