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景观人-- 还原中国最后一位圣人的哲人兼诗人形象(完结)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6-30 08:17:4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以景观人-- 还原中国最后一位圣人的哲人兼诗人形象(完结)                                                         2021-06-30 00:36                    

(全文约7500字,深度创作,阅读需要一些耐心。)
王阳明具有绝佳的文学才华和极深的文学造诣,其诗歌创作在当时诗坛风格鲜明。他的哲理诗、咏怀诗、军旅诗等影响深远,同样他的写景诗也很具有代表性,留有大量的写景诗作传世。王阳明的写景诗艺术特色鲜明,常用白描、比兴寄托等写作手法,且景物意象众多,表现了诗人喜爱山水、忧国忧民、哲学追求等不同的思想内容,也能体现诗人在不同时期进行写景诗创作时,由单纯写景到深层次抒情再到借景说理的风格嬗变。

王守仁(1472年-1529年)字伯安,浙江余姚人,自号阳明子,世人也以阳明先生称之。其一生转任各地,历任官职众多,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他一生都在为维护国家稳定和为百姓谋福祉而努力,在平定宸濠之乱时因军功显著而被封为新建伯,明隆庆年间被追赠封为新建侯,谥文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王文成公。集文治武功于一身的王阳明,是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在当时诗坛独树一帜。王阳明的诗,可以说深深打上了他生命成长的烙印。
一、王阳明写景诗概况
王阳明写景诗皆出自《王阳明全集》,约有非常具有代表性。这些写景诗所写之景涉及范围较广,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这些诗歌在后世一些诗文选编中少有录入,究其因,或许如鲁迅先生所云:“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而王阳明作为明朝最具有影响力的哲学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人们一般多注重对他的军事成就或心学思想等方面的研究,对其诗歌方面的研究不多,尤其是对其写景诗研究则更少。其实总体来看王阳明的诗歌还是很有文学价值的,写景诗中也佳作颇多。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王阳明写景诗的艺术特色、思想内容以及在不同人生阶段写景诗风格的变化。
二、王阳明写景诗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
关于王阳明的诗歌,清代著名学者纪晓岚给予了高度评价:“诗亦秀逸有致”,写景诗发展到王阳明时已经非常成熟,他在吸收前人技巧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对自然景观与社会景观的感受并通过大量的意象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写景诗风格。具体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一)白描写作手法的运用
在王阳明的写景诗创作中,总体来看多直接描写。如《游牛峰寺四首》其四:“一卧禅房隔岁心,五峰烟月听猿吟。飞湍映树悬苍玉,香粉吹香落细金。翠壁年多霜藓合,石床春尽雨花深。胜游过眼俱陈迹,珍重新题满竹林。”阳明先生用禅房、烟月、猿吟、飞湍、翠壁、霜藓等眼前之景描绘了一幅游山观景图,单纯地运用静态白描的写作手法,将牛峰寺周围景色清新怡人的一面表现出来,使人放空心灵仿佛身临其境与四周景物融为一体。
又如《登泰山五首》其四:“穷崖不可极,飞步凌烟虹。危泉泻石道,空影垂云松。千峰互攒簇,掩映青芙蓉。高台倚岩削,倾侧临崆峒。失足堕烟雾,碎骨颠崖中。下愚竟难晓,催折纷相从。吾方坐日观,批云笑天风。赤水问轩后,苍梧叫重瞳。隐隐落天语,阊阖开玲珑。去去勿復道,浊世将焉穷。”在这里阳明先生用简单的笔触将目之所及的景色用穷崖、危泉、空影、云松、碎骨、颠崖等词来直接描绘出来,既体现了泰山的雄与奇,又绘画了泰山的险与峻。

同样白描的写作手法在《山中立秋日偶书》中也有所体现:“风吹蝉声乱,林卧惊新秋。山池静澄碧,暑气亦已收。青峰出白云,突兀成琼楼。袒裼坐溪石,对之心悠悠。倏忽无定态,变化不可求。浩然发长啸,忽起双白鸥。”阳明先生用白描的写作手法,描绘了一幅立秋山景图。动静之间,把画中风吹过后蝉声阵阵,躺在林中还怕惊动这刚到来的秋天,山中池水沉静碧清,青峰钻过白云,耸入天际如同高楼,长啸一声,一双白鸥随之而起的景象描摹而出。
以上例证中,王阳明写景诗中用到的白描手法,在这些诗中都有体现。他注重对山水景色美的描写,刻画细致,表现了诗人对山水景物本身的喜爱之情。
(二)意象的妙用
据上文所统计的王阳明写景诗概况可知,王阳明的写景诗中有非常多的意象描写,如明月、风、流水等。关于意象,叶郎先生曾说过“就是形象和情趣的契合。”这样理解的话,其作用或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是借景抒情,为情铺垫;或是渲染气氛,以景衬人。
其一,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如《中秋》诗云:“去年中秋阴复晴,今年中秋阴复阴。百年好景不多遇,况乃白发相侵寻。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阳明先生在前两句诗中,直接对照去年月色与今年月色两个不同的明月意象,直言百年好景不经常遇到,况且已经是到了白发侵寻的年纪,提示人们更应该珍惜时光。在后两句诗中,诗人则脱离世俗之外,直言心中“自有光明月”,而不必非要在中秋节这一天来特地赏月,换言之,赏心即可。整首诗通过对“明月”这一意象不同角度的描写,寓情于景,表现了阳明先生高洁如明月的品行以及包罗万物的胸襟,也照映了阳明先生作为心学家“致良知”和“心外无物”的哲学思想。
其二,借景抒情,为情铺垫。如《芙蓉阁》所云:“夜半峰头挂明月,宛如玉女临妆台。我拂沧海写图画,题诗还愧谪仙才。”夜半时分,明月高悬峰头,就像是一个美丽的女子站在梳妆台前,“我”面对此景吟诗作画似乎有些愧对谪仙的才华。阳明先生在这首诗中借景抒情又为情铺垫,借象征着光明、皎洁的明月表达对谪仙李白的喜爱,也表现其自身坦荡的胸怀和光明磊落的人格。
其三,营造意境,以景衬人。王阳明的写景诗中有时会用景物的形象来衬托人物形象。如《木阁道中雪》所云:“瘦马支离缘绝壁,连峰窅窕入层云。山村树暝惊鸦阵,涧道雪深逢鹿群。冻合衡茅炊火断,望迷孤戍暮笳闻。正思讲习诸贤在,绛蜡清醅坐夜分。”阳明先生用瘦马、绝壁、连绵的山峰、白云、暮村、摇树、山道、鹿群、草屋、深雪、暮笳等景象,渲染出了一幅冬日晚行图,既营造了衰败与凄凉的意境,又烘托出阳明先生此时孤独无助的思想感情。此时的王阳明被贬到远在西南的贵州龙场,想到谪居地的凄苦和仕途的渺茫,心情更加低落,想起与诸生燃着香烛坐而论道的快乐时光,二者一对比,又使雪夜山道上的悲凉之感更加沉重。

(三)比兴寄托手法的运用
朱熹曾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换句话说“比”就是用具体的、客观的实物,比喻抽象的、主观的情感。而“兴”则是通过意象描写,引出下文所要表达的内容。二者的作用是引出诗歌具体内容、托物起兴,或是借不同意象烘托气氛、渲染环境等。
如《白云》一诗:“白云冉冉出晴峰,客路无心处处逢。已逐肩舆度青壁,还随孤鹤下苍松。此身愧尔长多系,他日从龙谩托踪。断鹜残鸦飞欲尽,故山回首意重重。”阳明先生借白云起兴,写天上的白云在赴谪途中一路跟随自己,实际上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比作了白云,白云对自己的跟随,其实就是指自己对故土的怀念与留恋。云远在天上,它的行动不会受到空间的限制,能够飞过万水千山,可以寄托阳明先生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离家何止千里万里,阻碍何止百重千重,费时又何止一朝一夕,诗人就这样每时每刻都在思念故乡的山水,望着天空中的云朵从眼前飘过,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也愈来愈浓。
又如《猗猗》一诗:“猗猗涧边竹,青青岩畔松。直干历冰雪,密叶留清风。自期永相托,云壑无违踪。如何两分植,憔悴叹西东。人事多翻覆,有如道上蓬。惟应岁寒意,随处还当同。”“猗猗”象征着美好,“青青”象征着活力,互文见义,兴起全诗。溪边的翠竹,岩石旁的松树,经历冰雪洗礼的枝干挺拔而立,再浓密的叶片下依然能有清风拂过,表达了诗人不惧艰难,勇于面对困难的乐观豁达的思想感情。
同样《登小孤书壁》中也有比兴寄托手法的体现。此诗云:“风雷倏翕见万怪,人谋不得容其间。我来锐意欲一往,小舟微服沿回澜。侧身胁息仰天窦,悬空绝栈蛛丝悭。风吹卯酒眼花落,冻滑丹梯足力孱。”阳明先生用风这种意象,比喻那些妒忌贤能陷害忠良的小人,营造了压抑苦闷的意境,表达了阳明先生对那些人所作所为的愤懑之情,也流露出自己理想抱负难以实现的无奈。

三、王阳明不同时期写景诗风格的嬗变
写景诗在王阳明诗歌创作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究其原因,无外乎有两点:首先主观上王阳明一生喜爱山水田园之景,王阳明自己也曾说过“山水平生是课程,一淹尘土遂心生”;其次客观上王阳明一生经历丰富,或遭贬谪,或转任各地,有机会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主客观相统一,为其写景诗创作奠定了基础。这些写景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完整记录了王阳明一生的行动轨迹和心路历程。这在王阳明于嘉靖元年居越时所作的《再游浮峰寺次韵》一诗中就有深刻的体现:“廿载风尘始一回,登高心在力全衰。偶怀胜事乘春到,况有良朋自远来。远指松萝寻旧隐,拨开云石剪蒿菜。后期此别知何地?莫厌花前劝酒榱。”这首诗虽然是在重游浮峰寺时所作的写景诗,但全诗仅有两句写景。诗人寓情于景,将早期的豪情壮志,壮年时期的沉沉浮浮和之后的归隐思想都汇集在这首诗中,刹那间给人一种时空交错之感,不自觉地跟随诗人体验他的一生。
王阳明一生经历都有明确的历史记载,《王阳明全集》中所载录的诗歌也大都有明确的年份,因此本文依据王阳明的生平经历,大致将其写景诗创作分为三个时期:一是将正德元年(1506年)因事入狱之前的写景诗,归为早期写景诗;二是将自正德元年(1506年)被贬到正德三年(1508年)年抵达谪居地龙场再到正德五年(1510年)离开龙场的写景诗,归为贬谪龙场时期写景诗;三是自正德五年(1510年)到嘉靖六年(1527年)的写景诗,归为中后期诗歌。下面我们就通过王阳明在不同时期创作的写景诗,去发现其写景诗的风格嬗变。

(一)王阳明早期的写景诗创作
王阳明早期的写景诗创作主要集中在青年时期和初入仕途时期。这段时间王阳明仕途上一帆风顺,因而在诗歌内容上更多反映的是王阳明单纯对山水的喜爱,具有一定的浪漫主义色彩。语言清新自然,对山水景观的描绘多以直接描写为主。
以《化城寺六首》其二为例:“云里轩窗半上钩,望中千里见江流。高林日出三更晓,幽谷风多六月秋。仙骨自怜何日化,尘缘翻觉此生浮。夜深忽起蓬莱兴,飞上青天十二楼。”阳明先生所写的明月、江河、树林、幽谷都是目所能及的景色,语言朴实无华,读者在诗中可以将自身代入进去,感受化城寺的美景。如果不是足够喜爱,是不可能刻画地如此深刻的,这充分体现了阳明先生对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又如阳明先生在任刑部主事时,告病归乡途中登九华山时所写的《九华山下柯秀才家》一诗:“苍峰抱层嶂,翠瀑绕双溪。下有幽人宅,萝深客到迷。”这首小诗写于上九华山时,阳明先生在诗的开篇就将自己完全放空,沉浸于层峦耸嶂、翠瀑绕溪的九华山美景之中。后一句中的“迷”字,更是本诗的点睛之笔,究其本心,阳明先生并非因为萝蔓深深,迷失了下山的路,而是迷失在九华山的景色之中,对九华山的景色流连忘返,表达了阳明先生对九华山美景的喜爱之情。

再如《夜雨山翁家偶书》:“山空秋夜静,月明松桧凉。沿溪步月色,溪影摇空苍。山翁隔水语,酒熟呼我尝。褰衣涉溪去,笑引开竹房。谦言值暮夜,盘餐百无将。露华明橘柚,摘献冰盘香。洗盏对酬酢,浩歌人苍茫。醉拂岩石卧,言归遂相忘。”阳明先生用空山、明月、溪水、松影等意象,勾勒出一幅静夜山景图。夜静山空,明月高悬,溪中倒映着松树的影子,可谓是画在眼前,人在画中。之后阳明先生又移步换景,由自然景观向生活景观转变,山中老翁隔着溪水,让“我”去尝刚煮熟的酒。渉溪而去,引开竹门,热情的老翁用散发着清香的冰盘,装着沾有露华的橘柚招待“我”。随后饮酒放歌,醉卧岩石,以致“我”都忘了本打算回去的想法。此时阳明先生的眼中,山是空的,夜是静的,月是明的,人是雅的,这都侧面凸显了其对这静谧夜色之景的喜爱。
这一时期的王阳明生活平静、心态平和,在以山水记游为主的写景诗中,花费大量笔墨,对山水田园景色的美进行描写,表现了其对景色本身的喜爱之情。

(二)贬谪龙场期间的写景诗创作
著名学者张新民认为“龙场悟道以后, 王阳明的学问宗旨才发生了关键性的转变, 他的精神蕲向已从毁灭性的存在威胁中超越出来, 并重新找到了生命发展的津度航向, 获得了生命提升的最终归宿。”鉴于此,王阳明的写景诗风格在谪居龙场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白描式的写景向由表及里转变。在实实在在的景物中也寄托了实实在在的情感,完成了写景诗由单纯写景到深层次抒情的提升。
如《泛海》一诗:“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在此刻,一切险夷犹如空中浮云,都不会被阳明先生放在心上,他立志要像手持锡杖云游的僧人一样,跨越艰难险阻,正道直行。在这首诗中,阳明先生坚定了兼济天下的决心,即使之前身陷囹圄,现在又遭贬谪,也不消极认命,而是敢于迎难而上,表现了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也体现了阳明先生洒脱的心胸和强烈的自信。
再如《武夷次壁间韵》:“肩舆飞度万峰云,回首沧波月下闻。海上真为沧水使,山中又遇武夷君。溪流九曲初谙路,精舍千年始及门。归去高堂慰垂白,细探更拟在春分。”开头写景,肩舆(轿子)在万峰云头飞过,回首月下仍能听闻波涛之声,体现了赴谪路途的艰难与长远。结尾两句流露出真实情感,想归家向年事已高的父母问声安好,然而要想在堂前细致侍奉的话,只能在来年春日了,这表达了诗人对路途艰险的慨叹以及对家乡父母的思念之情。
又如《过天生桥》:“水光如练落长松,云际天桥隐白虹。辽鹤不来华表烂,仙人一去石桥空。徒闻鹊架横秋夕,漫说秦鞭到海东。移放长江还济险,可怜虚却万山中。”阳明先生在这首诗的首联,直接用细腻的文字把天生桥壮阔的美景勾画出来。将水光比作白练,把天生桥比作白虹,充分体现出诗人对这些景色的喜爱。接着阳明先生在颔联中又说,辽鹤还没有飞来,华表就已经毁坏,仙人离去之后,空留一座石桥,给人一种时光飞逝之感。然而这首诗给人感触最深的是诗的尾联:表面上是在说如此壮丽的天生桥就算生长在长江上还能济民救险,可惜它却座落在人迹罕至的万山丛中;实际上我们结合阳明先生当时被贬贵州龙场的遭遇,就能发现阳明先生运用比兴手法,将自己比作天生桥,借天生桥生错地方,无法发挥自己更大的价值,感叹自己因为被贬谪到蛮荒之地,难以施展自己救国救民的政治才能,表达了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钱谦益在《列朝诗集小传》对王阳明该时期的诗歌这样评价:“居夷以后,讲道有得,遂不复措意工拙。然其俊爽之气,往往涌出于行墨之间。”这很好地概括了王阳明龙场悟道时期诗歌创作风格变化,具体到写景诗风格变化来看,更多体现在由景入情的转变。

(三)王阳明中后期的写景诗创作
这一阶段王阳明的写景诗开始由关注自身向关注国家、人民生活转变。阳明先生一方面借景抒发对当时政治黑暗的不满、对国家安全的担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其心系苍生、关心普通百姓生活,反映了当时真实的社会状况。
以《鄱阳战捷》一诗为例:“甲马秋惊鼓角风,旌旗晓拂阵云红。勤王敢在汾淮后,恋阙真随江汉东。群丑漫劳同吠犬,九重端合是飞龙。涓埃未遂酬沧海,病懒先须伴赤松。”诗人先是描绘了战马嘶鸣、旌旗招展的军旅画面,随之吐露了其在鄱阳湖畔平定宸濠之乱后,深恐功高盖主复杂、矛盾的心理状态。他虽然知道自己已经有了像平定安史之乱的汾阳王郭子仪那样的赫赫战功,但是皇帝身边“群丑漫劳”如同犬吠,若不及时抽身恐将因功得祸,希望效法汉相张良追随赤松子。这既表现了当时朝廷政治生活的黑暗,又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渴望归隐的心境。
在这一时期王阳明还更多地关注生民问题。如《书草萍驿二首》其一:“一战功成未足奇,亲征消息尚堪危。边烽西北方传警,民力东南已尽疲。万里秋风嘶甲马,千山斜日度旌旗。小臣何尔驱驰急?欲请回銮罢六师。”这首诗,军旅与农事具言,描景与思索并存,具有一定的诗史性质。阳明先生在诗中委婉规劝皇帝要关注西北边陲安危,关心沿途百姓生计,不要亲征。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典型的景象,加以高度的概括,进而表现人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去揭示现实生活的本质,表达了阳明先生心系苍生、忧国忧民之情。

除此之外,王阳明此时期的写景诗也比较集中地展示了他当时著书讲学并乐在其中的心境。如《月夜二首》其一:“万里中秋月正晴,四山云霭忽然生。须臾浊雾随风散,依旧晴天此月明。肯信良知原不昧,从他外物岂能撄!老夫今夜狂歌发,化作钧天满太清。”阳明先生先直接将中秋节夜晚万里晴空、月色正浓、云缠雾绕的景象描摹出来。之后转向说理,借一点浊雾终会随风飘散,依旧能于晴日见此月明,直指“致良知”和“心外无物”的本心。兴尽出,阳明先生更是放声狂歌,发出“化作钧天满太清”的感慨,表现了其希望自己的哲学思想,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播,也体现了其对讲学生活的满足。
这一时期还是王阳明心学体系进一步成熟圆满的时期。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说王阳明“居越以后,所操益熟,所得益化,时时知是知非,时时无事无非,开口即得本心,更无假借凑泊,如赤日当空万象毕照。”以《碧霞池夜坐》为例:“一雨秋凉入夜新,池边孤月倍精神。潜鱼水底传心诀,栖鸟枝头说道真。莫谓天机非嗜欲,须知万物是吾身。无端礼乐纷纷议,谁与青天扫宿尘。”阳明先生在雨后秋夜伴着孤月端坐池边,望着水底潜鱼、枝头栖鸟悟出了“莫谓天机非嗜欲,须知万物是吾身”的道理。他肯定了欲望是人的天性,但要追求与万物为一体之心,来节制欲望。“无端礼乐纷纷议,谁与青天扫宿尘”则含蓄地表明了阳明先生对当时权力纷争的淡然态度。从50岁提出致良知到57岁离世,王阳明升华了自己的心学思想,最终完成了内圣外王的圣贤之路,而其此期诗歌风格也转变为参透圣学的沉郁老成、成熟精深。

王阳明创作写景诗时,很善于运用白描、比兴寄托等写作手法,再加上大量意象描写,使之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与此同时,王阳明各个时期的写景诗风格各不相同。其早期的写景诗,多直接描写山水景物的外在美,显示出对各种景色风光本身的喜爱之情。在他遭贬谪时,无论是赴谪途中,还是到达龙场后,都将自身的主观思想置于所要描写的景物之中,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写景诗作集山水、情思于一身,呈现出丰富的思想内涵。王阳明中后期的写景诗,所写景物自然和谐、富有深意,且能很好地与诗歌思想内容相结合。简言之,王阳明不同时期的写景诗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他在人生不同阶段的理想寄托与哲思。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8 19:59 , Processed in 0.00893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