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2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1 21:18: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个“痴”人,花30余年,绘了一个红楼梦
                                                                                                                                                作者:                                                            私享艺术                                                                                                                                                                                                            2016-11-30 17:28:00                                                                                  [url=]举报[/url]                                                                                                     查看源网址                                                                     
                      阅读数:97
                    
                                                            《红楼梦》是一部大书,
起于言情而终于言情,
但不止于言情,
更是一部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庞杂的故事、奢华的场景,
在曹雪芹的笔下事无巨细,
分明清晰地娓娓道来,
可是当文字被转换成画面,
又将是怎样一场,
宏大壮观的“梦境”呢?

而就有这么一个“痴”人,
花了36年的时间,
从50岁画到85岁,
几乎把他的生命,
都投入到了这场“红楼一梦”中!
比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耗费的心血还多三四倍。
他就是孙温。
孙温,河北丰润人,约生于清嘉庆戊寅年间(1818年),经历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等几个朝代,卒年不详。他画这套画,大约在同治六年(1867年)就开始酝酿、着手,直到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才大体竣工,是迄今已知孙温惟一的传世手笔。

孙温绘全本《红楼梦》现存画面总计230幅,以绘画的形式表现了千古奇书《红楼梦》的主要情节。有意思的是,《红楼梦》前80回的作者为曹雪芹,后40回由高鹗续写,这已成为红学家们的共识。而该画册前80回画面与后40回画面在画风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前80回人物俊俏、线条细腻、画风柔美,而后40回人物比例偏大,表现手法较为粗犷。而且,即使是对画风一窍不通的人也能明显感觉到前后的差异:第80回之前的画面以绿色为主基调,给人一种春意浓浓的感觉,而到了后面,却整体改用一种赭黄色的调子。

绘本中各种人物多达3700余人,其中重要的3000多人都采用了“写真”的技法,非常注重面部肤色肌纹的渲染。人物面部的眉毛、眼睑、发丝都用笔细致。

画家对《红楼梦》中女性角色的刻画更为讲究。年轻的女子个个弯眉、细眼、樱桃小口;身材窈窕、长颈削肩、杨柳细腰,让人觉得弱不禁风,顿生怜爱。

为了追求特殊效果,主要人物的服饰图案、佩饰和陈设古玩等均采用泥金勾染;为了增添富丽堂皇的气氛,一些花卉、地毯、甬道和虎皮墙还施加了厚粉,看上去有种凸起来的质感。

画面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用具:脚踏、虾须帘、坐墩、炭炉、窗屉,还有造型别致的玻璃穿衣镜、自鸣钟等舶来品,甚至连悬挂书画的铁钉、吊束床幔的系绳、丫鬟煽风烧水等生活细节也都有具体的表现。

至于婚丧嫁娶、祭祖拜神、划拳行令、贴楹联、放烟火、挂花灯、放风筝、划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等当时生活习俗的描绘更是生动有趣。这不仅是研究传统民间习俗、晚清民间绘画的重要资料,同时也为红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内容和参考。
红楼梦绘本欣赏:

山水人物、花卉树木,
楼台亭阁、珍禽走兽,
舟车轿舆、鬼怪神仙,
无所不包,无所不精。

弯眉细眼、樱桃小口,
长颈削肩、杨柳细腰,
看着弱不禁风,
却是楚楚动人,
十二钗的美,
又哪止十二种?

华服配美人,
奢华配观园,
谈笑风生,
饮酒作乐,
嬉笑怒骂,
皆是文章!

到头来,
十二钗的绝世奇才,
终敌不过千红一哭,
万艳同悲!
惊世顽石终是一块,
无法补天的石头。
道破的是故事,
看不破的是命运!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如果说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红楼梦》,皆是曹公的字字血泪,那么这套红楼梦绘本就是,既不是纵横朝野的政治家,也不是妙笔生花的文豪,只是一个执着的老头的笔笔用心,感受着曹雪芹的红楼遗梦,我愿意相信,他的红楼梦,一直都没有醒来……
--- END ---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27 15:46 , Processed in 0.00845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