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他一生痴迷红木雕刻:是非功成 交由后人来说 2016年12月15日08:20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5 10:27:0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作者:顾非  当人们的审美走到某个节点之后,就会开始怀念从前那些有“味道”的事物。于是,当我们回望红木小件,会发现这种玲珑别致的灵性之物,正浸透着现代人的情思,展现古往今来时代引领下的精致生活。

  红木小件所指广泛,是除了落地家具以外的红木雕刻件和摆件的统称。可大致分为几座类、灯罩类、盘匣类和屏架类,若再细细划分,则数之不尽,涵盖甚广。

  忘掉自己,甘愿给红木当“配角”
  从父亲病逝后,13岁的王认石继承父业,开始在苏州红木雕刻厂工作。钟情于红木小件的他,为此耗去了毕生精力。
  如今66岁的王师傅,须发皆白,一双布满皱纹的手泛着暗红。

  在王师傅工作室的台子上,摆满了几十种自制的工具,缝隙之间落满了沉屑。每到创作之时,他都会忘记时间,忘记疲惫,连窗外的阴晴也无知无感。他不急于做出成品,而是跟着自己的灵感与兴致一次次修改,一次次突破,至于作品最后的评判,都应交与后人来说。
  “无论何时,最后讲话的,不是手艺人,而是作品。如果我的作品能够流传,这便是社会对我技艺的最高认可。”王师傅说。


  王认石制作的红木小件,做工精巧,造型独特。如红木镶玉八角果盒,刻有牡丹纹饰的玉镶在盒面和把手上,盒身每一面也同样雕刻了牡丹图纹,盒内共有九个空兜可以随意组合拿取。
  恐怕这样精致的果盒,主人要在有贵客来时才会使用吧。一边欣赏着果盒的艺术,一边品尝小食,既增加了饮食的趣味,又彰显了生活的品味。


  相较于北京的大气厚重,上海的巧夺天工,苏式的红木小件则更注重线型的流畅变化,用料精巧,玲珑雅致,是它最与众不同的地方。由此看来,我们在追求格调生活的道路上,并不与古人背道而驰,相反是在向古人的情怀徐徐迈进。

  王师傅制作红木小件有一个“四字诀窍”:玲珑怪巧。其中的“玲珑”和“巧”都可以通过技艺与经验的纯熟达到,但是“怪”就需要工匠在工艺之外倾注灵气和悟性。

  就像一个简单的香几,雕刻与镂空之间的奇特配合,让作品本身有了灵动的美。透过镂空处,看其他地方,就犹如透过苏式的老雕花窗探景一般,有了别样的生趣。一件小小的摆件,不单与周围和谐共存,更让乏味的空间多出了一丝儒雅。

  在今天,让历史悠久的红木小件走入百姓的生活,还需要很多努力。这不是引导人们的审美,恰恰是一种迎合,一种文化的回归。而红木小件也绝不只是高雅艺术的一部分,它更日常化,是生活的一部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30 18:31 , Processed in 0.00734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