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阳明心学的七重境界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6-1 04:58: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王阳明心学的七重境界                           

2021-05-31 06:30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王阳明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贬至贵州龙场的荒僻之地。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在一种困顿和痛苦之中,结合自己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终于在一天半夜豁然大悟,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史称“龙场悟道”。
这一大事件,标志着千古心学的真正开端和正式诞生,是王阳明从此迈入圣人行列的关键一刻。
王阳明龙场悟道的因缘很多,正如唐代禅宗高僧永嘉玄觉是读《维摩诘经》开悟,阳明悟道也是因为参悟一本书。这部书有很多人认为是《大学》,其实是《周易》。
因为,阳明心学直接通达着七重易道境界。而且每一重,都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人生大启迪。

第一重境界:困境,是最好的磨砺
王阳明如果不是在困境当中读《周易》,几乎是不可能有所谓“龙场悟道”的。
关于阳明悟《易》的历程,《玩易窝记》记载说“阳明子之居夷也,穴山麓之窝而读《易》”。到了龙场之后,他从早到晚读《易》,而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乃以默记《五经》之言证之,莫不吻合,因著《五经忆说》。”
正如《周易·困卦·象》所说:“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君子看到大泽里的水都被困干了的卦象,决定为了实现自己的人天之意,可以舍弃自己的性命。这讲的正是一个人处于王阳明一样的绝境,如何通过《周易》实现精神意识状态的重生。如果没有这种重生,就没有后来的王阳明及其心学。
这告诉我们:人生难免遭遇困境,很多人以为这是悲惨,唯恐避之而不及。只有智慧通达之人才会明白,困境正是最好的磨砺,人的成长和强大,绝离不开这种磨砺,这是人生进阶必经的过程。
王阳明所谓 “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

第二重境界顺逆好坏,只取决于心境
设想一个人被放逐到荒原,他的心灵每时每刻直接跟宇宙、跟苍穹、跟天地感通,所以处于感天动地、通于日月之变的状态,这就是易道在乎人心的反映,也是“心即理”的本意。而阳明心学的基本宗旨,正是“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在这种一心感通天地的状态下,看待和感知一切就只是自然,发生了、过去了,仅此而已。人心中那些顺逆、对错、好坏等因为局限不通而形成的执念,就化解为乌有了。
人世间的一切,就是这样,只是取决于心境。你做不到这样对待,只是因为智慧和境界不够。以及,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拘挛在钢筋水泥的高楼里,放逐于人流车流中,已经没有了亲近天地自然的机会,更莫说感通。
第三重境界:立正心,走正道
在王阳明看来,孔子删述《六经》、为《易》作传,目的其实就是为了正天下万世人心。阳明心学也可谓是为了重正世道人心。阳明心学通于易道,根本上是为了匡正世道人心,从而达到平定天下的理想境界,这跟孔子发心是相通的。
所以心学的境界与易道通达天下一样,是为了树立人心正道,也就是使未来的人心能够归于正道。王阳明常常自比孔子,感慨自己生不逢时,但同时也以正万世人心为事业自任。
难怪李贽在《阳明先生道学抄序》中说:“先生之书为足继夫子之后,盖逆知其从读《易》来也。”
圣人之志是让世间和众生,都能立正心、走正道;我们虽不能成为圣人,至少要从自身做起,努力去走圣人为我们指出的路。因为只有如此,心才能真能有所依止,人生才能真能有所归宿。内心安稳,人生即安稳。
王阳明临终时的最后一句话是:“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样的心灵和人生,正是所谓坦荡光明。
第四重境界:立定根本,把握规律
河图、洛书是上古流传下来的两幅黑白点数字阵图,蕴藏无穷的奥秘,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和五行八卦的起源。王阳明曾作《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一文,认为“河图”“洛书”是圣人作《易》之本。
朱子和阳明都深悟河图洛书为易道之源,他们都有人口传心授,理解这些天书揭示的通天之学。阳明心学的易道境界,没有离开对河洛之道的领悟。
河洛之道,就是天道,为万物之本;所谓天道,就是天地间根本的律则。王阳明参悟河图洛书,也许就是参悟出了其中的天道律则,再将其落在和融入本心,才有了心学的成就。王阳明带兵神速平定宁王叛乱的功业,恐怕也离不开“一心不动”的心性之定,和把握运用规律的能力。
这再一次向我们揭示,做人做事、修心修炼,都要能立于根本、合乎规律,才能最终走得远、站得高。否则终是小打小闹,难成气候。
第五重境界:心居高远,打开眼界
《易经》是一部“推天道以明人事”的书,其中“穷理尽性至命”就是如何运用天道于人世之间。
阳明平日玩易,他的诗中多处提到“玩易”,如“瞑坐玩羲易”“玩易探玄微”“相携玩羲易”“灯窗玩古易”,可见阳明在玩易之中悟道,感通心通于天,这既是心学境界,也是易道境界。
心学通于易道的境界就是取法于天地之正道,心念发动都在天道之中,从而达到尽性至命的境界。这种境界的基础,还是在心念与天道的会通。
老子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易经、老子、王阳明都在告诉我们一件事:知天道,才能明人事。如何才能知天道?要将眼光放大到天地之间,要把自心挺立于高远之上。
而我们平常人,心之所系都是一己那点欲望和利益,目光所系都是自身和周边,于是活得狭隘而逼仄,在一复一日的消磨之中慢慢把自己困死。
改变这一切,要从抬起头将目光从眼前挪开,打量和远望天地开始。眼界有了,格局就有了,心自然就能高远起来。

第六重境界:中和做人,率性真实
王阳明曾说:“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这种对心、性、命都相通为一的境界的理解,是说明他们都通于易道。
他对《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所谓性、命、道的理解,基本上认为它们同出一源。他把性看作天降本体,性体由生到死流行的过程就是道,人如果能够率性而行,就是时时刻刻不偏离天道。
我们通常所说的率性,比起率性的本意要浅显,却是一脉相承。道家学者陈鼓应说:“孟子主张性善,荀子主张性恶,庄子主张性真。”真实因而率性,庄子是道家,所以王阳明所说的率性而行不偏离天道,基本也是这个意思。
但同样是真实率性,却有高下优劣之分。放纵自我、恣意妄为便是劣下,高和优则是王阳明所说的“性情之谓和,性命之谓中”。从做人来讲,就是通常所说的性情要和气,立身行事要中正。
这不是一种行为准则,而是修养和智慧,因为背后是对自我的把控和对正道的践履,而这需要洞明自心和世间的真实,自己也因而更贴近更高更大的真实。
如何做到?王阳明把《中庸》的“命、性、道”与《易·说卦》之“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贯穿起来,说:“戒慎恐惧”便是修道的工夫,“中和”便是复其性之本体。
何谓戒慎恐惧?便是懂得节制,知道谨慎;对自己的不足和世间的律则,能够畏惧。说白了,以对高尚和高贵的理解为标准,以改造和提升自我为目标,而知收敛。
戒慎恐惧是方法,中和是目标。

第七重境界:守干净心,做干净事
王阳明自己明确提出“良知即易”,也就是良知的发动都通于易道的变动。比如《传习录》中说:“良知即是易,其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此知如何捉摸得?见得透时便是圣人。”
可以说,良知是心通于天的良知,易道是人通于天的易道,二者在境界上是殊途同归的。而易道境界,其实就是通于天的良知借用阴阳来加以表示的状态。正如王阳明所说:“易也,志吾心之阴阳消息者也。”“易者,吾心之阴阳动静也;动静不失其时,易在我矣。”
可见,易道境界也可以说是心的阴阳动静自然流行的境界,也就是人心的活动每时每刻的动静都合于天地的阴阳,心念所发一直跟天道的运行相合拍,这就是阳明所谓念念致良知的境界,也是致良知而合于易道的状态,也是心念发动、实现了知行合一的境界的状态。
这有点像心如明镜,意念发动跟镜之照物差不多,没有一点点执着,心念都能够合于天道,从而达到“无思无虑”的状态。
说白了,所谓良知,就是一颗干净的心。所谓致良知,就是遵循这颗干净的心,去做干净的事。
王阳明的学问是心学,关注的是心;《周易》则是最为恢弘深邃的天道物理之书。王阳明因读《周易》而龙场悟道,所印证的正是中国哲学的最高理想——天人合一。
这个看似深不可测的理想,体会得到,其实也最为简单平实:通过用心观察和体会万事万物,感受其中的道理,让自己的心深沉下去而不再浮躁浅薄,最终实现心灵的涅槃、生命的质变,使人生的品质步入高层次。
大道至简。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4 08:08 , Processed in 0.00899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