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在景阳冈喝了18碗酒、两斤熟牛肉,正常人能一次性吃这么多东西吗? 2023-05-29 12:03
一次性喝18碗酒,吃两斤熟牛肉,听起来似乎很夸张,但是仔细一琢磨就会发现,这并不算什么稀罕事,说不定你就能做到。 ![]()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水浒传》的原著中,武松上景阳冈之前,前后共吃了“十五碗酒”,而非是十八碗。 - 酒家道:“这厮醉了,休惹他。”再筛了六碗酒与武松吃了,前后共吃了十五碗。---《水浒传》第二十三回
至于武松当时吃的东西,也不止两斤熟牛肉,而是前后共吃了四斤,并且除此之外,还有一碟子热菜。 - 只见店主人把三只碗、一双箸、一碟热菜,放在武松面前...店家去里面切出二斤熟牛肉,做一大盘子将来,放在武松面前......武松道:“肉便再把二斤来吃。”酒家又切了二斤熟牛肉---《水浒传》第二十三回
这么算下来的话,武松在上景阳冈之前,连吃带喝,一共是吃了四斤熟牛肉外加一份热菜,喝了十五碗酒。 这个饭量,不是一般的大。 那么就有人会问了,按照正常人的饭量,真的能一次性塞下去这么多东西吗?是不是《水浒传》的作者在此处使用的是夸张的描述,故意突出武松非同常人呢? 这个肯定是有的,毕竟《水浒传》是一部小说,而在第二十三回这个章节中,武松又是主角,因此,采用夸张的手法描述也实属正常。 但有道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因此,武松一次性连吃带喝这么多东西,也并不算太夸张。 为什么呢?我们详细来说一说。 首先,先说武松喝了十五碗酒。 十五碗酒,听起来似乎很多,但需要明白的一点就是,装酒的碗,可不是我们现代吃饭时的碗,更不是那种大海碗。 《水浒传》设定的年代,是在宋朝,而在宋朝,盛酒用的碗有一个最大的特征,那就是“浅腹、平底儿”。 这种碗看起来体积不小,但实际上却装不了太多酒。 有人做过考证,像宋代这种装酒的碗,正常情况下,一次也就只能装大概3两左右,而15碗算下来,大约就是四斤半的样子。 ![]() 有人会说,这四斤半也不少了,现代人别说四斤半,半斤可能都醉了。 四斤半酒确实是不少,但是,古时候受限于酿酒技术,当时的酿酒工艺,主要分为两种,一种称之为“大酒”,另一种则叫“小酒”。 相对来说,大酒的酿造工艺更为复杂和精细,因此酿出来的酒口感也更好,不过由于成本以及价格等因素,这种酒大多是达官贵人才能喝得起的。 而类似于景阳冈下的那家小酒店,采用的通常都是小酒工艺。 这种小酒,本质上就是一种米酒,且其工艺也比较粗糙,这一点在文中就有体现,比如店老板为武松打酒时,还需要“筛”出一碗酒来。 之所以要先“筛”,就是因为醪糟和酒都在缸里,不筛的话就没法喝。 但这种小酒,胜在成本低廉,因此售卖价格也十分便宜,历来就是乡村小店必备饮品,同时也是贩夫走卒们的最爱。 同时,当时的这种米酒,可不像现代酒一样动不动就是四五十度,甚至六七十度,而是最多也就是十度上下。 十度左右的酒,跟现代的啤酒差不多。 而我们都知道,就搁到现代来说,夏天晚上去吃大排档,几个年轻人要是放开喝啤酒的话,只要不是那种一瓶就倒的人,随便一个,都能喝上六七瓶。 要是那种250毫升易拉罐装的,十罐基本都没有问题。 按照易拉罐装的啤酒来算,一罐为250毫升,而十罐就是2500毫升,折合到斤的话,那么就是足足5斤了。 就现代的一个普通的年轻人,都能轻轻松松喝个五斤啤酒,就更别说武松这个膀大腰圆的壮汉子了,更是没有问题。 当然,这里有个前提就是,喝的是酒,而不是水。 如果把武松喝的十五碗酒换成同等体积的水,那么就算是他,照样也喝不下去,甚至一半都未必能喝下去。 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酒精利尿,人体在摄入酒精之后,会加速体内的内部想循环,从而增加人的尿液代谢。 这就为为何喝多的人,会频繁上厕所的原因,同样也是人可以大量喝酒,但却无法做到大量喝水的因素。 ![]() 而还有一点,同样也是武松能喝下去十五碗酒的一个要素。 小说中,武松到达景阳冈下的那家酒店时,时间为“晌午时分”,这个晌午一般通常认为是在接近中午的时间,大概就是11点前后(正午为12点)。 在这个时间,武松进入酒馆开始用餐,而他离开酒馆又是什么时间呢? 答案是“未末申初时分”,之所以知道这么清楚,是因为当时酒馆的老板好心劝武松,不要让他这这个时间过冈,不然会有危险。 - 这早晚正是未末申初时分,我见你走都不问人,枉送了自家性命。---《水浒传》
而这个未末申初时分,放在现代又是几点呢?按照十二时辰的划分,未时为13点至15点,而申时则为15点至17点,因此,未末申初时分那就是下午刚过三点的样子。 也就是说,武松从上午11点开始吃喝,一直到下午3点方才吃喝完毕,前后共用了4个小时。 4个小时的时间,喝下15碗酒,期间,武松必定是有上厕所的过程,甚至不止一次,而这就意味着他进行了排泄。 一旦排泄出去,那么喝这些酒,真的不算什么。 像我们现代,如果夏天在大排档敞开了喝啤酒,只要允许上厕所,那么,有部分人能一直持续喝下去,甚至喝到后半夜都没问题。 再者,四个小时的时间,说明了武松不是一口气喝了15碗酒,而是边吃边喝,缓缓进行的,像这种不着急的喝法,更没有什么问题。 因此,结合武松是个能弄死老虎的壮汉这还前提条件去看,他的酒量应该比现代的小年轻强不少,加上他有充足的时间,而不是一口气灌下15碗酒,中间还有排泄的过程,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武松喝15碗酒完全可以做到。 说完喝的酒,我们再来说说吃的牛肉问题。 在说牛肉问题之前,我们得先知道,武松是个成年人,并且按照小说里的设定,还是一个十分壮实的成年汉子。 壮实到什么程度呢?先说身高,小说里交代,武松“身高九尺”,结合各种典籍,宋代一尺约等于现代的23公分,而九尺,那就是207公分。 当然,考虑到小说有夸张的成分,武松未必超过两米,但一米八九还是有的。 那么,武松的体重又是多少呢?这一点在《水浒传》第二十七回有交代,当时武松在被押解的路上,经过孙二娘的店时,装作被孙二娘下药昏倒,之后,孙二娘手下的两个伙计,就出来抬着武松准备将其做成人肉包的原料。 - 这两个汉子扛抬武松,那里扛得动,直挺挺在地下,却似有千百斤重的。---《水浒传》第二十七回
结果呢?两个成年汉子,居然抬不动武松一个人,这就充分说明,武松不仅人高马大,同时还相当壮实,不然也不至于两个伙计都抬不动他。 ![]() 而这么一个十分壮实的成年人,他一顿饭能吃多少东西呢? 按照现代科学的研究发现,人体的胃,极限的容积是大约3000毫升左右(注意,这里说的是极限,通常我们一般吃个1000到1500毫升的东西基本都饱了)。 而武松这么一个壮汉子,胃部的极限,必然也在3000毫升上下,至少不会低于这个数字。 而前文我们讲到,武松喝的酒,一碗约等于现代的三两,也就是150毫升,15碗加起来,那就是2250毫升。 说到这里有人就会说了,这既然胃部的极限是3000毫升,那武松喝酒都占了一多半,他又是如何吃下4斤熟牛肉的呢? 别忘了,武松中间还上厕所呢。 这么一来,2250毫升的酒,并没有完全都停留在武松的胃中,前后去几次厕所,那么暂存在胃里的酒,估摸着也就剩三分之一,也就是7、8百毫升的样子。 而这自然就有了吃牛肉的空间了。 至于牛肉,说是四斤,但是我们的考虑到宋代的计量单位与现代的不同,根据已经出土的相关文物中的记载,北宋时期,一斤也就约等于现代的640克。 而四斤,那就是2560克。 考虑到熟牛肉要比水的密度高点,因此2560克的熟牛肉,换成体积的话,大约也就是2100毫升上下。 这点体积,加上残存在胃里的酒,完全不超过正常范围。 有人可能会质疑,平常人吃个1500毫升的食物都吃饱了,那武松怎么能吃这么多呢?实际上,这也不难理解。 像武松这种混迹江湖的好汉,不像是居家之人,三餐都能按时按点,而是经常的饥一顿饱一顿,没吃的了,那就先饿着,一旦有吃了,那就可劲儿造。 ![]() 而人的胃,又是一个“能屈能伸”的器官,真一次性吃的多了,也能装得下,况且,四个小时的时间,胃部也在进行着消化,加上他也有排泄,因此肯定就能吃得下去。 并且这里还有一点很重要,如果当时武松吃的不吃牛肉,而是给他来一大桶粥的话,那么他绝对是吃不下这么多的。 为啥呢?牛肉这玩意,尤其是熟牛肉,它不吸水,遇水也不会膨胀,因此就不会阻碍胃部的酒排出。 而那些用各种谷物、豆类熬成的粥,本身就是粘稠的液体,再加上酒一泡,不但极易再度膨胀,占据胃部空间,同时还会形成糜状,导致胃部的食物排空速度下降。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是,在一个水池里,如果放满了石头,那放水的时候并不怎么影响放水速度,但如果水池里都是淤泥,那水就基本上排不出去了。 所以,这也告诉我们,要是与人拼酒的话,千万不要喝粥,吃点干的、硬的,这样就能喝的更多一点。 说回武松,通过上述的几个具体分析就可以看到,在四个小时的就餐时间里,按照武松的体格,是完全可以做到喝下15碗酒,吃下4斤熟牛肉的,这一点都不奇怪。 并且,不仅是武松,在《水浒传》里,能吃的还大有人在,比如阮家兄弟,在劫生辰纲之前,他们兄弟三人与吴用在一处酒馆用餐,就吃的相当多。 先是在中午,三个人连同吴用,在酒馆里喝了一桶酒,吃了四盘菜蔬,外加十斤牛肉,之后在下午,又吃了一桶鱼(书中交代约有五七斤),最后在晚上,吴用请客,又吃了一瓮酒,二十斤牛肉,以及一对鸡。 仅仅半天的时间,这阮家兄弟就吃下去了几十斤牛肉,这要是与武松相比,那武松的饭量只能算是一般般。 ![]() 所以综上所述,《水浒传》中武松连吃带喝那么些东西,看起来似乎很多,但认真分析一下,有不少人也能做得到,还是那句话,如果把酒换成同体积的水,把熟牛肉换成同重量的粥,相信武松是绝对吃不下这么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