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袁隆平研究杂交稻,离不开毛主席与华国锋,华国锋:中央拨150万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2-19 06:46:1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袁隆平研究杂交稻,离不开毛主席与华国锋,华国锋:中央拨150万                                                         2022-02-03 19:55                    
前言
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被世人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
袁隆平
为中国的农业发展奋斗终身。除此之外,袁隆平和他的团队将超级杂交稻推广到全世界,尤其在极其落后的非洲地区,袁老和他的团队用稳定的粮食产量让
非洲的15个落后地区
民众吃上了饭,最终摘掉了贫穷的帽子。
当被问到为什么要在非洲发展杂交水稻时,袁老精神矍铄用英文坚定地回答:“
造福世界人民是我的毕生愿望之一。
”除此之外,袁老的一生还有两个梦想:
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布满全球之梦!梦见我们的超级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稻穗有扫帚那么长,子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助手就坐在稻禾下乘凉……
为何袁老毕其一生研究杂交稻?
袁老多次对身边人和自己的团队讲起自己的人生经历
。袁老出生于战乱频发和人民生活困苦的1930年,尽管自己家境殷实,但是在旧社会的中国,饿殍遍野。
在中华大地上到处充斥着灾荒和战乱,人民长期处于颠沛流离的生活中

长期的战乱,让袁隆平跟随父母从一个城市转移到另一个城市中。在举家迁移的过程中,年幼的袁隆平看到沿路的群众躺在路边奄奄一息,善良的他想要停下脚步帮助这些人,却被父母无情的拒绝。
饿殍遍地的惨状强烈的刺激着袁隆平的每一条神经。于是,拯救劳苦大众,至少让他们免于饥饿,逐渐成为袁隆平心中的一个
儿时的梦

袁隆平在田间
在报考大学的时候,袁隆平作出一个让父母瞠目结舌的决定
。当时,他斩钉截铁地告诉父母:
自己要去学农业
。父母听了袁隆平的话,立即对他进行强烈的斥责,母亲更是对他语重心长的说:
傻孩子,学农多苦啊,你以为好玩儿呢?
父母以为我只是一时贪玩,才做出这样的傻决定,为了让父母相信自己,袁隆平沉思一会儿,再次对父母坚定的说道:
对于学农,首先是自己儿时的一个梦想,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农业是否发展良好,将决定着我国未来的发展命运。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吃饭可是天下第一桩大事。试想一下,如果没有饭吃,人类的未来将如何生存?
除了要实现儿时的梦想,激励袁隆平不断研究杂交稻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袁老永远也忘不了新中国建立后的1960年,我国遭受三年自然灾害,全国各地的饥荒让他再一次深切地体会到粮食的重要性。
袁老不止一次对身边人说:
“对于1960年,用湖南话讲就是过苦日子,这就显出了粮食的重要性,我在那个天然杂交稻上发现了它的潜力性,所以我充满了信心要搞杂交水稻,如果成功了就可以亩产1000斤,这不光光是产量的问题,如果真的能达到亩产千斤,这是不得了的事情,就可以解决大家的吃饭问题!

袁隆平以及团队杂交水稻研究路
袁隆平儿时的梦想

建国以后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
以及
1960年惨不忍睹的饥荒
,给了袁老和他的团队研究杂交稻源源不断的动力。
袁隆平从大学毕业后,在他的要求下,被分配到
湖南安江农校支教
。出发的时候,鉴于袁隆平优秀的才能,学校领导爱才心切,希望袁隆平能够留校支教,不希望他到安江那种偏远山村,这样会彻底埋没他的才能。
对于学校领导的好意,袁隆平对他们表示极大的感谢,袁隆平心想:
能传播农业科学知识,也是为国家做贡献!
没想到,去了不久,就碰上困难时期。我当时想:
这么大一个国家,如果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我要为让中国人吃饱饭而奋斗!

袁隆平和团队
晚年的袁隆平经常和身边人讲起在安江农校支教的那段经历,那段经历对我日后研究杂交稻有着很大的启发
。袁老回忆:
在湖南安江农校支教的日子里,我经常能够看到当地的农民从家里出发,跑到很远的高山上去兑换种子,然后再辛苦的从山下担下来。农民的这种“怪异”的行为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于是,我问这些农民:“为什么每年都要费力不讨好,跑到那么远的山上去兑换种子?

这些朴实的农民一看自己就是个外行,他们仔细地为我解答:
之所以这么辛苦,是因为在山上的种子质量好一些,种植山上的种子,田里的粮食会产的多
。随后,湖南老乡接着说道:“
在农民之间流传着一句这样的与谚语:施肥不如勤换种。
”湖南老乡的这些话,对我研究杂交稻有了很大的启发,对于农业增产的方式有很多种,
培育良种
无疑是众多农业增产方法中最重要的一种方法

带着儿时的梦想和湖南老乡的启发,袁隆平和他的团队从此走上了研究杂交稻,并为之奋斗一生的道路

让袁隆平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那是在
1961年的7月

袁隆平日常在安江农校的试验田选种,突然,在众多水稻幼苗中,他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稻株。只见这株水稻苗穗大,颗粒饱满。我随手挑了一穗,竟有230粒之多!当时以为,选到了优良品种,岂不是可以增产无数粮食?
这一惊人发现顿时让袁隆平狂喜不已,然而,当他把种子种下去后,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在一整片水稻田中,每一株水稻长得各不相同。根本没有一株能够比得上之前发现的那株水稻。
面对失败的结果,袁隆平没有灰心,他反复琢磨其中的奥秘,经过众多的实验对比,袁隆平得出了一个令人振奋人心的结论:
水稻具有杂交优势,那株“鹤立鸡群”的水稻极有可能就是一株纯天然的杂交稻。既然天然杂交稻具有这样强的优势,那么人工杂交稻,也一定有优势。要想实现人工杂交稻,必须找到天然的雄性不育水稻”

带着这样的结论,袁隆平拜访了众多
生物学

遗传学
领域的专家,将自己的想法与他们进行了细致的沟通,
这些专家们听完后耳目一新,认为这种想法颠覆了前人的认知,需要大量的实验进行论证,这些专家的说法给了袁隆平继续研究下去的勇气和动力

国家技术人员参观袁老杂交稻
为了寻找到天然的雄性不育水稻,袁隆平和他的团队走遍了祖国的各个地方,最终在海南岛成功找到了天然雄性不育野生稻
“野败”
。当然,这是一个极其艰难和复杂的过程,袁隆平和他的团队在其中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可想而知。
“野败”的发现对杂交水稻研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更是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的突破口

1973年

袁隆平和团队协作组
历尽千辛万苦才通过测交找到恢复系,
攻克“三系”配套难关
,才有了新中国第一代杂交水稻。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他们在第一代杂交稻的基础上研究两系法杂交稻,并与1995年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第二代杂交稻不育系育性受气温和光照影响较大。
在此基础上,2011年,我们又启动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研究与利用,利用先进的遗传工程最终成功研究出第三代杂交水稻。
随着第一、第二、第三代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我国的水稻产量也迈上了新台阶,在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袁隆平和他的团队利用超级杂交稻,最终实现大面积示范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目标。最近5年又突破每公顷16吨、17吨的目标。2017年,世界水稻平均每公顷产量仅4.61吨,而我国杂交水稻平均产量每公顷达7.5吨,在世界上更是遥遥领先。

袁老新型杂交稻产量再创新高
眼看着杂交水稻让我国摆脱了粮食产量的困扰,袁隆平和他的团队将目光投向了全世界。袁隆曾经说过:
科学探索永无止境,我的另一个梦,就是杂交水稻走向世界、覆盖全球梦

袁隆平和他的团队做过统计:
全球现有
1.6亿公顷稻田
中,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还不到
15%
。发展杂交水稻不仅有广阔的舞台,更对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倘若全球有一半稻田种上杂交稻,按每公顷比常规水稻增产2吨计算,则增产的粮食可以多养活
4亿—5亿人口
。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不仅能提升全球水稻产量,造福人类,还能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于是,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袁老和他的团队坚持开办杂交水稻技术国际培训班,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技术人才,我还受邀担任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帮助其他国家发展杂交水稻

袁隆平研究杂交稻的成功,离不开两位伟人——毛主席与华国锋
袁隆平和他的团队,在研究杂交稻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使得新中国的杂交水稻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这些丰硕成果的背后,离不开两位伟人的支持,一位是我们敬爱的
毛主席
,另一位是我们敬爱的
华国锋

袁老成功的背后,离不开毛主席的理论支持
袁老和他的团队之所以能够在研究杂交水稻方面取得重大成就,是因为他们的研究遵循了和传承了
孟德尔(美国摩尔根学派)的遗传学

袁老将孟德尔的理论遗传学真正变为了现实

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在政治上,我国完全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遗传学
方面,苏联方面坚持认为
米丘林、李森科
的理论应该处于社会主义的主导地位,应当彻底摒弃
资本主义的(美国摩尔根学派)孟德尔遗传学说

对于这种一刀切的思想言论,毛主席并不赞同。
毛主席在李森科学派和摩尔根学派的争论中,坚决支持“百家争鸣”。他特别支持当时处于弱势的摩尔根学派,鼓励他们大胆地进行争鸣

毛主席支摩尔根派
在学术以及思想问题上,毛主席一贯主张“百家争鸣”,对于那种学术研究上首先问“姓资姓社”,因而造成对学术界一些领域乱贴政治标签的现象非常不满。
1956年4月28 日

毛主席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
讲学术,这种学术也可以讲,那种学术也可以讲,不要拿一种学术压倒一切。你如果是真理,信的人势必就会越多。

1956年5月2日
,针对学术思想问题
姓“资”还是姓“社”
的问题,毛主席再次作出精辟的言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李森科、李森科,我们也搞不清楚,有那么多的学说,那么多的自然科学学派。就算是社会科学,也有这一派、那一派,让他们去谈。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

在毛主席的主导下,
1956年8月,中科院与高等教育部联合组织,召集中国遗传学的摩尔根派和李森科(米丘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在青岛举行了一场为期15天的座谈会

在那次座谈会中,作为座谈会主要代表的
谈家桢

坚决贯彻毛主席“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思想方针,肯定了
美国摩尔根学派遗传学
的地位,这次座谈会极大的调动了广大知识分子投身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性

遗传学泰斗谈家桢
谈家桢
在多年后回忆:“
毛主席对于学术思想的决策无疑是正确的,正是在这种正确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的遗传学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而且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彻底解决了我思想上的负担。我在复旦也重新开了课,并大胆地开展研究。”“毛主席的关心和希望,给了我巨大的力量和勇气。

除了
谈家桢
外,受毛主席理论支持影响最大的便是
袁隆平

毛主席在思想和学术上的拨乱反正,为袁隆平研究杂交稻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支持
。1966年2月28日,袁隆平发表了论文《
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这篇论文对他个人的命运有着显著且出乎意料的影响,成为他科研生涯的关键节点。

1964年,袁隆平首次提出利用水稻杂种优势增加粮食产量即进行水稻杂交的设想,同时与自己的团队进行积极研究。
袁隆平
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规律都遵循自然科学的实践论和矛盾论。而实践论和矛盾论正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核心思想。毛主席在自己所著的
《实践论》

《矛盾论》
中经常强调: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在毛主席两大巨著的影响下,袁隆平最终从实际出发,多次在实验田中寻找水稻的优良品种,最终发现了那株“鹤立鸡群”的水稻。可以说,袁隆平和团队的成功,背后离不开伟人毛主席理论的绝对支持

袁老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华国锋的支持
袁隆平和他的团队在研究杂交稻方面遇到了很多
贵人
的帮助
,前面我们交代,在理论方面,有
毛主席《实践论》和《矛盾论》
的支持,同时,毛主席在学术上为袁隆平研究杂交稻扫清了障碍。
在国家政策以及资金支持方面,袁隆平离不开
华国锋
的绝对支持

前文我们提到过,在毛主席两大理论的支持下,
1966年2月28日,袁隆平发表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这篇论文刊登后,立即引起了上级领导
赵石英

华国锋
的高度关注

1970年,湖南常德召开了一次有关农业的不同寻常的座谈会,在这次大会上,华国锋点名邀请袁隆平参加

袁隆平与李必湖
在会议上,华国锋认真聆听了
袁隆平和他的团队对于培育杂交稻的构想和实践方法
,同时,袁隆平还将培育杂交稻中遇到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详述。
对于袁隆平在培育杂交稻方面遇到的困难,华国锋首先安慰了袁隆平。
随后他语重心长的说道:“
你和你的团队研究杂交水稻的项目深受周总理的关注,周总理和全国人民都希望,你们的项目能够持续下去,并且尽快取得成功。

面对周总理和华国锋的嘱托,内心愧疚的袁隆平再次看到了成功的希望,他当即许下承诺,一定不会放弃目前培育杂交稻的实验。

周总理、江青、华国锋
1973年,经历了多次杂交稻实验失败的袁隆平,最终和团队一起攻克了三系杂交稻实验的所有难关,在1973年10月,我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实验取得圆满成功。三系杂交稻的成功,大大提高了湖南水稻的产量,1974年,湖南省内的杂交水稻试验田大丰收,每亩地平均产量达到预期的650公斤

随着
三系杂交稻
的成功,袁隆平和他的团队决定继续研究
四系杂交稻
以及
五系杂交稻
。然而,
新的问题随之来临,杂交水稻的研究需要高昂的研究经费,对于袁隆平和他的团队来说,这笔研究经费可以称得上是天文数字

袁隆平与华国锋
为了让杂交水稻实验继续进行下去,
袁隆平
和当时
湖南农科院院长陈洪新
经过商量后,两人决定到北京找
老领导华国锋
帮忙。
华国锋听说袁隆平研究杂交稻遇到困难后,第一时间与他进行了会面。在认真聆听完杂交水稻的研究报告后,华国锋代表党中央立即拍板,决定
由中央出面,拨出150万专项资金用于杂交水稻方面的研究

听到
华国锋
如此强有力的支持,袁隆平和陈红新感动得热泪盈眶。
多年以后,袁隆平向身边人回忆道:
若无华国锋领导的大力支持,杂交水稻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恐怕很难实现。正因有他,才有了杂交水稻的现在和我所获得的荣誉

如今,袁老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他留给中国以及全世界的贡献永远被国人铭记和传颂,袁老的成功离不开伟大的
毛主席

华国锋
,这些老一辈无产阶级的伟人情怀同样值得每一位国人称颂和赞扬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5 07:24 , Processed in 0.00975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