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变后,长期被当作反面人物的项英,是怎样转变为正面形象的 2022-02-07 10:03
项英是共产党和红军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曾任新四军副军长。“皖南事变”后,新四军皖南部队遭受重大损失的责任被全部推给项英,项英这名字成了禁忌,他从有关党史、军史著作中消失了。 项英 1981年,时任南京军区司令部百科编审室主任的王辅一,受命编写《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项英条目。上面要求只能写1100字,然而项英当时还戴着“右倾机会主义者”的帽子,是个敏感人物,要写他难度可想而知。 随着研究的深入,王辅一发现“皖南事变”的情况复杂,将新四军的失败全归咎于项英不合适。他从第一手史料入手,跑遍了当时国内有名的图书馆、档案馆等,遍访老红军战士和知情者,查证当时的斗争形势和历史背景,然后重新撰写了项英条目。 王辅一在给少先队员讲革命传统 1984年12月,条目送中央领导送审,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中央军委领导人杨尚昆、余秋里对条目均表示同意。就这样,条目被定下来了。 1986年1月,《党史资料征集工作通讯》《军史资料》《革命史资料》3家刊物同时刊发项英条目,立即在史学界和新四军老同志中引起很大反响。国家高教部当年专门开会要求,今后高校党史教学中有关“皖南事变”的讲解,以此条目为依据。 尽管这样,还是有人反对为项英翻案,王辅一在单位上就为此受过批评。他顶着压力,继续在研究项英的道路上前进,于1995年,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了经党史专家审定的42万字的《项英传》。 杨尚昆看过此书后,很是认可。此后,对项英的评价走向了正面。1998年5月13日,经党中央批准,举办了“纪念项英诞辰100周年座谈会”,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的迟浩田在会上对项英的历史功绩给予高度评价,称赞“项英同志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党和红军早期的领导人之一,新四军的创建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 。 2002年5月29日,有人扛着行囊千里迢迢从武汉赶到南京,找到王辅一的住处。翌日,又用自带的锤、钉和小零配件,将上书“养浩然正气,集风云世观;淡泊以明志,行思而致远”的匾额,在王辅一的客厅钉好后才返回。这组黑底黄字的牌匾,是原新四军领导人项英的家乡、武汉市江夏区民政局科长程宽富,为感谢其为项英著书正名、恢复历史原貌,自己动手烧烫、刷漆、制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