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6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8旬老人确诊高血压晚期,每天吃苹果散步坚决不服药:我要尊严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3-4 08:12: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8旬老人确诊高血压晚期,每天吃苹果散步坚决不服药:我要尊严                                                                                2025-03-01 11:18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一个80多岁的老人,听说自己得了晚期高血压,医生一副“别问了,这可治不好”的样子。

可老人不急,跟医生说,“没事,我就吃个苹果,散散步,不吃药,安安静静过日子。”让人感觉好像在说:“别找麻烦,谁说老年人就得吃药就得被打压?”
这话说得像个小孩儿在玩闹,没错,老人选择了“坚决不服药”,他就是想要尊严。
这事儿一传开,大家都嘲笑他,甚至觉得他是脑袋秀逗了。可是仔细想想,为什么人一到老了就一定得吃药,尤其是药物副作用还那么大?
可药物好像又是个“万能药”,你不吃就好像缺了点什么。偏偏这位老人在高血压面前,打破了常规,选择了走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高血压,大家都知道是个“无声杀手”,高血压的危害主要就是它悄无声息地伤害着血管、心脏、肾脏等等,甚至你都看不出来。
正是因为看不见,大家就特别怕它。医生会说:“你得了高血压,必须吃药,不吃药就是找死。”
好像不吃药就等着血管炸裂一样,可问题是,你真的了解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和长期依赖吗?
高血压的标准是啥?收缩压高于140mmHg,舒张压高于90mmHg,意味着你的血压持续居高不下。

那么,这个高血压的标准背后到底是怎么来的呢?早些年,研究数据表明,40岁以上的人群中,每增加10mmHg的收缩压,心脏病、脑中风等风险就增加了30%以上。
于是,医生就觉得只要一超标,必须马上开始药物治疗,生怕发生意外。可是这个标准真的是针对每一个人都适用吗?
一项来自英国的研究指出,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并非所有人都一样好,尤其是老年人。某些老年人即使血压高,反而寿命比血压低的人还长。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而是通过长达10年的追踪研究发现的。因为随着年龄增大,身体的某些机能衰退,低血压反而有可能导致跌倒、晕厥等问题,反而影响了生活质量。

所以,说到吃药,是不是就能治好一切呢?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药物的副作用大家都了解,有的人吃降压药后常常头晕眼花,吃了几年药都还不一定能把血压降下来,反而把身体搞得更差。
其实,低血压也不一定是好事,过低了,脑血流量不足,可能还会影响思维和行动。所以,真正的问题是我们该怎么管理自己的血压,而不是一味地依赖药物。
说到苹果和散步,很多人可能会哼唧一声:“就这?能当药吃吗?”其实,苹果和散步在高血压的管理中有着非常强大的作用。

研究显示,苹果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特别是其中的多酚类物质,对于调节血压有很好的帮助。
而且,苹果还能通过促进肠道蠕动,降低血糖,进一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大家可能不知道,吃一个苹果,相当于给你的心脏做了一个小小的保养。
至于散步,它的效果同样不容小觑。运动对血压的影响,大概是全世界最被低估的健康方式之一。
每天散步30分钟,不仅能放松身心,还能有效降低收缩压。运动能增强心脏功能,减少血管内的压力,尤其是长期坚持下来的效果尤为显著。

就算不做剧烈运动,散步这项低强度的活动也足够让血管得到放松,心脏得到锻炼。
更有趣的是,研究表明,散步能够释放身体内的“快乐激素”——内啡肽,它能让你更放松、心情更愉悦。
谁说健康的生活一定要枯燥无味?其实,运动就是快乐的源泉之一。
关键是,散步简单易行,不需要特殊器材,不必去健身房,也不需要大把时间,每天花点时间走一走,心情好,血压也就能稳定下来。

高血压的治疗,不能仅仅依赖药物。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健康生活的作用,特别是饮食、运动、压力管理等方面。
这是许多人忽视的部分,大家总认为只要吃药,健康就没问题,实际上,生活方式的调整才是最根本的治疗手段。
合理饮食很重要。少盐、多钾的饮食对于控制血压有显著效果。钾元素能够帮助维持细胞正常的电位差,稳定血压水平。
研究显示,高钾饮食的人,血压比其他人低10%左右。而那些吃盐过多的人,血压会明显升高,长期下去,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大大增加。

适当减少摄入盐分,控制钠钾的平衡,才是保持血压健康的基础。
戒烟限酒同样关键。香烟中的有害物质会使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即使是少量的吸烟,也会对血管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酒精则会在短期内让血压升高,长期过度饮酒则增加高血压的风险。所以,远离这些坏习惯,绝对是控制高血压的基础。
减压也是一项重要任务。现代社会压力山大,尤其是高血压患者,长期的精神紧张会使得血压居高不下。

放松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冥想、瑜伽、深呼吸练习等,它们能够有效降低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老年人是否真的需要长期服药,还是应该根据个人情况决定治疗方式?
说到这里,不禁让人思考一个问题:老年人到底需要长期服药,还是应该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呢?
在过去的医疗体制中,医生通常会根据一套统一的标准来治疗高血压。但现在的医疗观念越来越倾向于个性化治疗。
高血压的治疗并非“一药治百病”,而是需要考虑到每个人的具体情况。

有些老年人身体状况良好,能够通过改善饮食和生活习惯来控制血压,完全不需要依赖药物;而有些老年人可能由于并发症等问题,确实需要药物辅助。
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将“药物是万能”的观念扔进垃圾桶,给老年人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呢?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曾红梅.晚期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变化与肿瘤恶性进展的关系[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3,36(02):300-302.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30 00:03 , Processed in 0.00753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