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地青花博古纹赏瓶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4-1 06:21:1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黄地青花博古纹赏瓶                                  2025-03-28 15:28                                        

发布于:陕西省
   

    黄地青花博古纹赏瓶起源于明宣德时期,是低温黄釉与高温釉下彩青花瓷工艺相结合的产物。其制作方法是在已烧成的白地青花瓷器上,用低温黄釉填满白釉处,然后再次烘烤而成。这种工艺在清代康熙、雍正朝得到了延续和发展,器形和纹饰更加丰富多样‌。

黄地青花博古纹赏瓶的青花渲染细腻,画法古拙典雅,黄色和青花的对比强烈,为瓷器增添了立体感和艺术气息,展现出非凡的高贵品味。这种瓷器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体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对美的追求‌。

例如,清乾隆时期的黄地青花缠枝花纹转心瓶,其设计独特,内外壁以黄地青花装饰,纹饰丰富,工艺复杂。这种瓷器不仅是实用的器皿,更是艺术品,反映了当时高超的制瓷技术和审美追求‌。此外,民国时期也有仿制黄地青花瓷器的现象,进一步证明了其艺术价值和市场认可度‌。

黄地青花博古纹赏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宣德时期,这种釉彩工艺在当时开创了低温釉彩装饰的先河。在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黄地青花瓷器继续烧造,并成为官窑瓷器中的重要品种。尤其是雍正时期的黄地青花瓷器,工艺新颖,青花多仿明永乐、宣德时期的艺术效果‌。这些瓷器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黄地青花博古纹赏瓶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它是在已经烧制好的青花瓷器上,用黄釉布满露白釉处,再入窑炉低温烧成。这种工艺不仅要求高超的技艺,还需要精确的控制温度和时间。由于其制作难度大,成品率低,因此每一件黄地青花博古纹赏瓶都显得尤为珍贵。这些瓷器多为皇家御用,民间罕见,进一步提升了其收藏价值‌。
此外,清乾隆时期的黄地青花缠枝莲纹出戟双耳瓶在伦敦苏富比拍卖中,估价区间为150万至250万之间,最终以320万成交,创下了新的纪录‌,黄地青花瓷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宣德年间,当时已经出现了这种独特的瓷器品种。到了清朝时期,黄地青花瓷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成为清朝瓷器中的一个重要代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朝沿袭烧制黄地青花瓷器,器形和纹饰更加丰富多样,尤其是雍正和乾隆时期的作品尤为精美‌。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3 18:13 , Processed in 0.01915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