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越自卫反击战,一炮台令我军束手无策,运煤工:放着我来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5-26 05:33:0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对越自卫反击战,一炮台令我军束手无策,运煤工:放着我来                                                                       2025-05-23 11:03                                        

发布于:天津市
   
    1975年,越南在抗美战争胜利后,黎笋领导下的政权逐步偏离了原本的发展方向,而中越两国之间的关系也因此日益恶化。国内民众对华人的排斥情绪日益高涨,越南政府更是实施了一系列反华政策,这些举措严重损害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导致两国关系跌入低谷。

到了1978年年底,越南政府依旧坚持着其错误的路线,多次对中国边境进行挑衅,导致边界地区的中国民众遭遇了不少伤亡。中央政府终究无法容忍这种不断升级的挑衅,决定调动大量兵力进行反击,随即命令各大边境军区进入一级战备状态。许世友等军区司令员迅速展开作战部署,前期的进攻计划有条不紊地执行,然而在谅山攻坚战中,部队遭遇了意料之外的困难。

越南建造的法国炮楼成了我军最大的难题。尽管我军发动了多次进攻,这座炮楼依然牢不可破,甚至连经验丰富的许世友也感到一筹莫展。就在所有人都陷入困境时,一位普通的运煤工人突然出现,声称自己有办法摧毁这座几乎不可攻克的法国炮楼。这位工人到底是谁?他又有什么奇招,能破解这座钢铁堡垒呢?

1977年,经过长时间的排华行动,越南政府的扩张野心终于显露无疑,他们公开宣布所有外籍人士必须离开越南,紧接着,16万华侨被强行驱逐回国,剩余华侨则遭受了越南民众的敌视,生活愈加艰难,甚至面临生命威胁。我方外交部门多次与越南进行交涉,试图通过对话缓解紧张局势,但当我国副外长提出四项主张后,越南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双方的矛盾愈加加剧。

此时,越南政府过度依赖苏联支持,实施公开反华政策,并对邻国柬埔寨发动武装侵略,老挝也深受其害。我国一直倡导和平谈判政策,但越南却误认为这是软弱可欺的表现,加大了在中越边境的挑衅力度。他们不仅派遣大量军队在边境挑起事端,甚至公然越过边界,破坏中越界碑,企图蚕食我国领土。
面对不断升级的挑衅,我国民众遭受了巨大的伤害。中国政府决定立即作出反应,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调动了数十万大军驻守边境,随时准备反击。1979年2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评论文章《是可忍孰不可忍》,中国的全面自卫反击战正式拉开帷幕。

为了执行这一作战计划,中央政府调动了广州军区和昆明军区的10万大军,作战目标明确——谅山、高平和老街三个越南省会城市。这些城市不仅是越南的战略要地,还掌控着中越边境的关键交通枢纽。许世友率领广州部队负责攻占前两个地区,然而这些地方防守严密,越南在此投入重兵,许世友及其团队不得不精心策划战术,力求减少损失并缩短战斗时间。

2月17日清晨,随着人民日报评论文章的发布,解放军战士们迅速突破越南的防线,越南士兵反应迟缓,纷纷溃退。解放军趁胜追击,穿越雷区,采取灵活战术,直攻敌后高地和交通要道。尽管穿越雷区时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伤亡,但战士们心怀坚定信念,誓死保卫祖国,毫不畏惧,勇往直前。幸运的是,越南军队反应迟缓,未能及时组织有效反击,为我军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许世友指挥下的部队,凭借四个炮兵营的火力支援,确保主力部队顺利推进。到中午时分,88团成功切断了敌人通往谅山的交通线,其他战线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此时,我军占据了先发制人的优势,局势对我军极为有利。许世友深知,只有继续稳步推进,乘胜追击,才能给越南军队致命一击,迫使其认清中国捍卫国土的决心和实力。

为了巩固胜果,许世友迅速制定了新战略,命令87团继续进攻同登南部的关键要地。幸运的是,我军的主力部队表现出色,成功占领了火车站等重要交通枢纽,彻底切断了敌人的生命线。此时,越南的局势变得岌岌可危,防线愈发脆弱,民众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尽管如此,越南军队依然顽强抵抗,他们撤退到339高地和法国炮楼等关键阵地,尽管没有发起反攻,但坚固的防线阻碍了我军的进一步进攻。在几次未能突破法国炮楼的尝试后,许世友决定暂停进攻,召集会议讨论对策。
面对法国炮楼的强大防御,我军指挥官们陷入了困境。炮楼的外墙厚重,内部结构复杂,且法国人在建设时采取了多重防御措施,使得炮楼几乎成了不可摧毁的堡垒。尽管有提议包围炮楼,但由于内部储存了大量物资,敌人可以坚守数日,这无疑会拖延整个战役进程,影响其他战线的推进。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一位普通的运煤工人走进了会议室,声称自己有办法攻破这座法国炮楼。这位工人是谁?他究竟能否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这名工人名叫何国安,虽然他现在是广西凭祥市发电厂的一名运煤工,但他曾经是电厂民兵,并亲身参与过炮楼的修建工作。何国安回忆起那些日子,越南的侵略让他深感痛心,而他在炮楼工作三年,熟悉每个细节,对炮楼的结构了如指掌。

何国安的方案让指挥官们眼前一亮。他提议,炮楼顶部有一个通风口,只要找到这个口,就能从内部攻破炮楼。尽管他的提议大胆,但副营长对此提出了疑虑,毕竟炮楼已经多年未用,何国安的记忆是否依然准确?而且他年事已高,是否能跟上部队的步伐?
何国安自信满满地说:“放心,我身体还挺好,炮楼的结构我记得一清二楚。”经过讨论,指挥部最终同意了他的提议。
当晚,何国安带领几名战士悄悄接近敌阵,成功找到炮楼的天窗。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何国安凭借巧妙的火力打击,迫使炮楼的防线瓦解,最终,我军攻克了法国炮楼,成为战役的关键转折点。何国安因此被授予“支前模范”的称号,成为了军中的英雄。
随着法国炮楼的攻占,我军继续推进,并在后续的战斗中迅速占领多个战略要点,最终成功占领谅山。为了避免国际误解,并考虑未来两国关系,我军在临近越南首都时主动撤军,并释放了大量俘虏。此举有效缓解了越南反华情绪,也为两国日后和平谈判创造了有利条件。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17 08:13 , Processed in 0.00788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