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聂帅回忆腊子口战役:此战幸好胜利了,否则就没有新中国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5-27 07:30:5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聂帅回忆腊子口战役:此战幸好胜利了,否则就没有新中国了                                                                           2025-05-16 12:47 发布于:天津市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随着周总理和毛主席相继去世,国内人民长时间沉浸在悲痛之中。为了悼念这两位伟大的领袖,各大媒体纷纷对当时的重要人物进行采访和回忆,聂荣臻将军便是其中之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聂帅回顾了自己那段充满波澜壮阔的岁月,并透露了一件鲜为人知的往事——那就是红军在长征途中的腊子口战役。

聂帅提起这场战斗时,神色复杂。他回忆起当时的红军形势十分严峻,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为了确保胜利,毛主席亲自下达了命令,“三天之内必须攻克腊子口”。聂帅说道:“此战若败,恐怕新中国的曙光就会熄灭。”

那么,腊子口战役到底为何如此危急,又为何与新中国的建立息息相关呢?
长征的险情
要理解腊子口之战的重要性,我们必须从长征中的一段秘闻说起。1934年,随着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国共产党和红军陷入了绝境。为了保存实力,党中央在纠正了王明、博古等人左倾错误后,不得不放弃苏区,带领红军开始了艰苦的长征。

长征不仅是旧时代的终结,更标志着新时代的开始。在这次历史性的征程中,毛主席作为领导核心,尽管刚刚恢复了权力,却没有急于争斗,而是思考如何为中国共产党开辟未来。在毛主席的指挥下,红军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战役的胜利,包括金沙江、大渡河和泸定桥等,并成功与四方面军在川西会师。

当时,红军面临着是留在四川建立根据地,还是继续北上赴陕北的选择。党内有不同声音,但经过反复讨论后,最终决定继续北上,目标是陕甘宁地区。
然而,路途遥远,且敌军紧追不舍,这使得撤退的方式成了关键问题。最终,毛主席决定将红军分为两路,由他自己亲自率领一支队伍通过草地向班佑前进,而另一支队伍则由张国焘负责,从卓克基出发经阿坝达到目的地。

然而,这一决定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尤其是对于张国焘的指挥能力的怀疑。尽管如此,毛主席依然坚持执行计划,毕竟张国焘是党的元老,而在当时的情况下,党内并没有更合适的人选来承担这项重任。
随着张国焘带领队伍开始北上,他的野心逐渐显现。张国焘提出了分裂主义的意图,甚至试图阻止毛主席继续北上,提出南下接受他指挥的要求。由于叶剑英及时发现了张国焘的图谋,党内迅速采取了应对措施。毛主席果断决定放弃张国焘的部队,独自带领剩余的红军北上陕甘宁地区。

但即便如此,毛主席面临的困难依旧重重。原计划的路线是沿着白龙江通过陇南进军甘肃,但没有了第四方面军的支援,红军的兵力明显不足以应对敌军的反扑。而另一个选择是通过迭部草地,但由于张国焘封锁了这条路线,这一选择也被迫放弃。最终,毛主席将希望寄托在攻克腊子口这条通道上。

腊子口的险峻
腊子口之所以成为突破的关键,源于它连接着甘肃和四川之间的古道。尽管这条古道历经岁月的摧残,早已破败不堪,但它仍然是当时唯一可行的路径之一。然而,腊子口的地理环境极为复杂,首先是敌军已经在此布下重兵防守,其次腊子口的山道极为狭窄,只有一座独木桥可以通行,下面则是湍急的河水。
在红军即将经过时,一名被俘的国民党军官提出建议,希望红军绕行。但毛主席决定坚决突破,他认为,腊子口虽然险恶,但一旦攻克,就能打开通向甘肃和陕西的道路,这对红军北上的意义至关重要。
于是,1935年9月15日,毛主席正式下令发动攻击,要求部队在三天内攻占腊子口。然而,尽管红军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国民党守军依然察觉到了红军的动向,并开始加强防守,蒋介石更是紧急调兵增援,企图将红军围歼于腊子口。
面对这种形势,毛主席果断下达了一个紧急命令:“三天之内必须攻克腊子口!”
红军的殊死一搏

为了完成这一艰巨任务,二师四团被选定为主攻力量。四团团长黄开湘被周总理称为“红军里的程咬金”,他不仅武勇过人,而且曾多次为红军立下赫赫战功。然而,即便是他,也深知这场战斗的艰难。

黄开湘带领部队前进,但战局十分艰难。为了突破防线,他制定了三种作战计划,然而接连两天,三种计划全都失败。战斗异常激烈,敌军依靠强大的火力对红军发起反击,红军伤亡惨重。

就在战局僵持不下时,聂荣臻和其他参谋建议采取新的策略。陈光将军提出,既然前方没有出路,何不通过“上天”的方式,派小队从两侧的山崖上攀爬,进行夹击。
果然,红军从崖上悄悄绕到敌军后方,发起了突袭。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敌人的防线被彻底摧毁。不到一个小时,红军就拿下了腊子口,成功打开了北上的通道。
战后影响

腊子口战役的胜利,标志着红军在长征中的关键突破。毛主席迅速指挥大部队向北推进,最终顺利抵达延安。尽管大家都心有余悸,但这场胜利极大地鼓舞了红军士气。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蒋介石方面在得知腊子口守军失败后大发雷霆,不仅对守军进行惩罚,连增援的胡宗南也未能幸免。这一战的结果,不仅改变了长征的进程,也为新中国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17 05:55 , Processed in 0.00733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