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37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赞美摄影的诗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25 17:26: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能令万里近,不觉四时行。
晕染花香馥,光含乐镜清。

自矜彩色重,宁忆黑白真。
逐景如独舞,天地谁知闻。

寸镜含天姿,调光有殊智。
无间已得象,象外更生意。

千里摄名山,万里照云泉。
遂令江海客,惆怅忆故园。

胶卷已封不可窥,照时唯有鬼神知。
冲罢恰逢云游客,认得天山最老枝。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6-9-25 17:27:31 |只看该作者

形容摄影的成语 或者词语

按动快门
捕光逐影
生动一刻
稍纵即逝
恰到好处
情景再现
摄入镜头
瞬间永恒
不可多得
意境深远
如梦如幻
妙不可言……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6-9-25 17:27:59 |只看该作者

赞美摄影作品的句子

本帖最后由 龙凤 于 2016-9-25 17:30 编辑

1、她没有字/却是一首诗/我读到的是大爱无言/春天她为大地布绿/夏天她为田野抹红/秋日她为群山披金/严冬,严冬的她/为了生命的延续/她卸掉了所有的美的肌肤/裸露着筋骨/皮开肉绽/没有了花/我分明闻到了她的馨香/没有色彩/却叫人感到她更加美丽/零落成泥碾作尘/也会香永驻
2、那绵延的小路/被绿色掩映/在那里你我曾牵着手/诉说衷肠/像孩子一样作着鬼脸/深情的对视/寻觅彼此年轻时的样子/依稀的记得曾在梦中邂逅/相聚时却娇嗔的抱怨/这些年/你在哪里躲藏/别离后/经历多少岁月沧桑
3、夏季盛开一千朵花/我唯独记住了/紫色的薰衣草/在青涩的记忆里/一抹抹初恋的忧伤/在梦里/曾向谁诉说衷肠/被泪水/浸泡的夜/一幅湿漉漉的模样/当太阳推开心窗/在你华丽转身的背后/那相思的痕迹/无处躲藏
赏析是人们对摄影的感觉、理解、评判的过程,赏析不仅是通过视觉直达心理的愉悦,更是提高自己摄影水平的重要学习方法。我们看到有的人跟帖不会写评语,不会表达个人的感受;还有的盲目赞扬,说不清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是什么。所以学会赏析对每个摄影人都很重要。
本文综合了一些名家的经验,希望给读者一些启发。
赏析作品的意义
1、      愉悦情绪、陶冶情操
2、      深化认识、借鉴学习
3、      识别优劣、互相帮助
赏析作品的思维范围
1、造型要素
构图,用光,色彩,影调
2、技术要素
时间把握,角度选择,质感表现、点线面关系,虚实动感
3、艺术要素
艺术类型,艺术手法,对比、夸张、寓意、画意、写实
4、      思想要素
内容,题目,主题,境界,联想
5、      猜想
背景,器械,手法,PS,
赏析举例
屋漏偏逢连阴雨,寒霜单打独根苗,历来是人间极大的悲剧。
2010年11月22日中午,在牛圈子沟隧道发生一起惨剧。一辆无牌无证的摩托把一个男子撞死,然后逃逸。
死者是牛圈子沟镇秫秸村一户贫穷人家的主人。
摄影作者的这一组照,记录了这个家庭当时的悲哀,投稿到《回家》主题的月赛。
下面是赏析评语:
这是一组悲剧“回家”。
悲剧是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构成基本内容的作品。它的主人公大都是人们理想、愿望的代表。悲剧揭示生活中的罪恶。用鲁迅的话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而激起观众的悲凄或崇敬,达到提高思想情操,弘扬真善美的目的。
三幅照片选取的画面、拍摄角度、画面结构,瞬间气氛都很有特点,这组作品无疑是优秀的。它让人们看到了生命中残酷悲哀的一面,让人们更关注贫者、弱者、被害者。唤醒同情,激发人们的正义感。
第二次评语:
这组照片的意义已经超越月赛的承担。
在人类历史中,有很多事情需要逆向思维。只有这种有逆向思维的人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成就自己的地位。摄影也是如此。有多少获奖作品如过眼烟云,多少风-花雪月留不住美丽,多少讲究的光影形式,多少被称颂的作品,过去一段时日便失去色彩,失去价值。只有那些记录、反应历史,刻画人类生命的东西才会与时间同步增值。
这组作品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好的摄影教学文本,值得大家研究和探讨。
摄影作者:张维藩,网名老三届
下面这幅作品是《自强》
这幅作品的特点
1、画面简洁,主体醒目
2、特别重视人物的形态、神态
3、特定的瞬间把握得好
4、影调色彩、环境很和-谐
5、最重要的是思想的震撼力
衣老的作品《自强》的拍摄,很成功地表现了一个残疾妇女自强奋斗的形象。
留心周围的人和事,平凡中有不平凡,普通中有特殊,平淡中有生动,善于发现素材,善于挖掘主题,是衣老的特色。
发现后的创作过程,有时是瞬间快速完成,有时是深思熟虑,反复推敲,多次观察,交流、等待。
《郁金香》的 评语
这几幅主体的位置、背景的色调都很好。
讲色彩艳丽生动,当属最后一幅。色彩对比,线与面的关系处理都好。
外国人拍郁金香,大多是大面积的色块对比和线条的变化。把花卉与风光结合起来,让自然界显示了生机勃勃。
文学创作讲究赋、比、兴,我们摄影创作也借鉴这样的表现手法。大家都熟悉的诗句“人面桃花相映红”,就是一例。文学是联想,而摄影却可以让这个联想变为现实。
我们使用数码相机,拍花卉的特写,虚化背景等效果已经驾轻就熟。现在应该提升花卉的表现力度、深度,琢磨如何表现花卉与人、花卉与自然界、花卉与社会的关系。
欣赏《比武》
黄土地孕育的艺术,
地道的农民文化。
这一组照片,画面简约而生动,人物动作随意而潇洒,表现了农闲时节,农民的轻松快活。
没有故意摆姿,不特别注重面部,重在动感。
抓拍的角度很好,环境有着重要说明作用。
建议:
再遇到这样的场面,变化使用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让画面有虚有实,会更生动活泼。
《杨立波老师讲课》评语
马克思说过:
“社会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
凡能促进使人类向上发展的,都是美的,都是善的,也都是诗的。
美的天地是宽广无边的。美遍布于人类生活、社会、文化艺术……的一切方面。
音乐上的美也是非常广阔的。从音乐的思想内容、形式、到表演,各个方面,都蕴含着丰富的美。
音乐艺术能够刻画人们的志趣、情绪。能够体现心灵美,激发对美的想象力、对美的追求。
本节课,杨立波老师介绍了中国古琴,古琴艺术之可贵,在于它越过表面的单求听觉刺激的美,走向深沉,表达人的心灵、情操。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最古老、最纯粹的华夏本土乐器,至今有3000多年的历史。古人认为,君子和琴比德,唯君子能乐,挥琴操乐是君子的最高修养层次。琴棋书画成为君子的必备修养。诗经有关关雎鸠,琴瑟友之的句子。卓文君、陶渊明、诸葛亮都留下了与琴发生的生动故事。
杨立波老师还讲到了洞箫。
为什么让音乐走进摄影的课堂?
高尔基说:“我所理解的美是各种材料——也就是声音、色彩和语言的一种结合体,他赋予艺术的创作以一种能够影响情感和理智的形式,这种形式就是一种力量。”
音乐要讲究节奏、韵律,摄影也要讲究节奏、韵律。更重要的是,二者都重情、意、境。
摄影是视觉艺术,音乐视听觉艺术,古今中外的大艺术家无不善于视觉与听觉二者之间的圆融贯通。画中有声,声中有画。唯有这样的摄影作品才有震撼人心的冲击力。
愿我们的摄影人都喜欢音乐,由音乐,激发摄影的创作激-情。
这一幅通过目光表现了两个人物的交流。
但是左侧人物占的面积过大,而且动作发呆。如果用大光圈、点测光,虚化左侧人物感觉也许会更好。
附图 摄影中的节奏与韵律
不赞成的用语
在网络上,经常看到这样的评语:
“用光老到”
“构图讲究”
“场面大气”
“虚化到位
这些用词太过笼统和抽象,不切实际,下面做以解说 。
“老到”——
本意为:1、    办事老练稳妥。2、艺术功力精深。3、老实规矩。
因为是影评,显然属于第二个意思。
对初学者,说功力精深,明显有些过于阿谀。即使相当成名的摄影家,也不敢这样自诩。
“讲究”——
意思是精美,反义词是轻视,粗陋,浅雹随意……
有那个摄影人会不讲究构图规则,不追求构图之美呢?
所以用“讲究”等于是废话。
赞美构图有特点,最好说得具体。
“大气”——
原词义为:1、盛大恢弘的气势。2、不拘小节,做事坦荡,心胸宽阔。
摄影作品收进的风光面积范围大,不等于气势大。一般的风光摄影可能场面大一些,但是是否有宏大的气势则不一定。不要把场面大一点就称颂为“大气”。
花卉一类摄影称大气,则更不通。
“到位”——
本意为圆满,达到预定高度、位置。
学无止境,艺无顶点。
还是初级班学员,就已经到位了,何必再学习!
“到位”表现了自满、止步。不利于继续前进。
最好的评语就是说大实话,说具体,说形象。出于客观地褒贬,出于虚心地扬弃,出于真诚地评论,出于善心地建议。
多看赏析评语,锻炼自己的赏析能力,有助于创作技巧的提高,有助于灵感的萌发。
按照视觉习惯和由浅入深的原则,我们可以这样去看别人的作品
1、   认知画面形象——画面是什么
2、   分解画面内容——主体、配体解构-
3、   辨析画面元素——线条、色块、光线
4、   分析作品思想——表达主题、意义
5、   试做深层联想——推及人、事、寓意
6、   品位内心感受——喜欢、愤怒、悲哀
7、   学习技术猜想——器材、技术、PS
8、   文艺理论讨论——
我们的赏析语言可以围绕这些方面,选择自己熟悉的,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必求全,不要求大。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3 15:40 , Processed in 0.00822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