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潘天寿:中国画离不开「形」与「色」丨私享艺术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8-27 02:55: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潘天寿:中国画离不开「形」与「色」丨私享艺术           2020-08-26 14:45                    

                          

潘天寿(1897—1971)先生,与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并称为20 世纪“中国画四大家”。他的画风沉雄奇险,苍古高华,大气磅礴,具有摄人的力量感和强烈的现代意识。在20 世纪文化和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他直面传统绘画遭遇的困境,从中国绘画体系内部发现问题,提出明确的解决方案,真正从学术层面上捍卫了民族传统,并以杰出的艺术实践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民族传统,借古开今,对现代画坛影响深远。

潘天寿先生的艺术, 深入继承了我国传统绘画, 尤其是历代文人画大家的精华,功力沉厚;同时, 他又具有独特强烈的艺术个性, 不拘陈法, 脱尽窠臼, 创造出超逸高雄、警奇古厚的自家面目。潘天寿先生的作品, 充分发挥了中国画表现方法以线为主的特点, 造型概括, 风骨遒劲。他的用笔, 果断而静炼, 强悍而有控制, 如垩壁漏痕、拗铁折钗, 具有雄健、刚直、凝炼、老辣、生涩的特点。

他善用浓墨、泼墨,间用焦墨, 苍茫厚重, 枯湿浓淡均见笔力。设色古艳, 清超绝俗,不以自然色相为囿。他深入研究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构图规律, 尚气势, 重整体, 追求不平凡的艺术表现。他作画极有魄力, 而章法结构又极为坚劲严谨, 沉静周密, 惨淡经营, 直如老将用兵, 高瞻远瞩, 出奇制胜。能在险绝之中又见平稳, 造成巨大的力量感和特有的结构美。

在作毛笔画的同时, 潘天寿先生还常作指墨画, 其特有的沉郁古拙之意, 诚非毛笔画所能替代。指墨技法创成于清代高其佩, 而在先生的作品中达到了更为完美的境地。他的不少代表作, 都是指墨画成的。

潘天寿先生的书法功力很深, 得力于卜文、猎碣、二爨及锺太傅、颜鲁公、黄石斋、倪鸿宝诸家, 真草隶篆, 无施不可,豪迈朴茂, 独树一帜。自刻印章, 亦刚劲苍古, 与画格完全一致。诗则从二李入手, 转力韩杜, 亦受吴昌硕影响, 诗格棱峭横肆, 颇多古拗老辣之味。先生的画作, 熔诗、书、画、印于一炉, 凝铸着他多方面的学识修养和创造才能。

潘天寿论画
绘画,不能离形与色,离形与色,即无绘画矣。
宇宙间之万物万事,均可为画村、剧材,然无画家、戏剧家运用而表达之,则仍无以成艺术,原宇宙间之万物万事,本不为画人,戏剧家而存在,特画人、戏剧家,从旁借为素材而已。

画者,画也。即以线为界,而成其画也。笔为骨,墨与彩色为血肉,气息神情为灵魂,风韵格趣为意态,能具此,活矣
有万物,无画人,则画无从生:有画人,无万物,则画无从有;故实物非绘画,摄影非绘画,盲子不能为画人。
法自画生,画自法立,无法非也,终于有法亦非也。故日:画、在有法无法间。

中国绘画不论人物山水花鸟等等,均特别注重于表现对象的神情、气韵。故中国画在画的构图安排上,线条的组织运用上,用墨用色的配置变化上等方面,均极注意气的承接连贯,势的动向转折。气要盛、势要旺,力求在画面上造成蓬勃灵动的生机和节奏、韵味,以达到中国画特有的生动性。

画事之布置,极重疏密、虚实四字,能疏密,能虚实,即得空灵变化于景外矣。
实,有画处也。须实而不闷,乃见空灵,即世人‘实者虚之’之谓也。虚,空白也。须实中有物,才不空洞,即世人‘虚者实之’之谓也。画事能以实求虚,以虚求实,即得虚实变化之道矣。

一般人只注意在画面上摆实,而不知道怎么布虚。实际上摆实就是布虚,布虚也就是摆实。
空白处理不好,实处也搞不好。所以中国画对虚实问题十分重视。老子说‘知其白,守其黑’,可以借用作画理,就是说黑从白现。对空白有深入理解,才能处理好画面的黑实之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27 04:45 , Processed in 0.00768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