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抗战形势的开始好转,能从这一场不流血的“夺布战”看出些端倪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28 07:30: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抗战形势的开始好转,能从这一场不流血的“夺布战”看出些端倪                                                         2022-01-27 18:00                    

                                       

全文共3310字 | 阅读需8分钟

八路军化装伪军入城,零伤亡缴获400匹布,鬼子为啥不追击?

在很多影视剧中,都有八路军化装成日伪军作战的场景,其实这样的情况在真实的抗战中是经常存在的。通过这种方式,既能灵巧地打击敌人,减轻自己的伤亡;同时还能分化日军与伪军、伪军与伪军之间的关系,加剧敌人的内部矛盾。

这篇文章我们就介绍下发生在1943年中秋节河北高阳县城的一场“夺布”战斗。

高阳县,地处河北省中部,是抗战时期冀中的核心区域。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高阳的纺织业规模很大,共计有20多家上规模的织染厂,布线庄、商号有160多个,农村织户也遍及乡里。以高阳为核心的布区内织机超过了60000张,年产布达上百万匹,时称“高阳布”。

全面抗战开始后,日军自平津地区南下,高阳的纺织业遭到了毁灭性打击。织机数量从超过60000张下降到了3000张。

日军开始侵略占领后,除了军事掠夺之外,还实施经济掠夺。其将棉花等物资统制管理,将残存织户的布匹搜刮一空,然后运往天津、保定,一方面给日伪制造军服,另一方面则高价销售以谋利。

当时日本在占领区实施经济侵略的重要据点即为商社或洋行,在高阳便有所谓的棉产株式会社,别名北海洋行。

现在的我们在基本衣食方面都是不缺的,没衣服了买,没被子了也买,很少说再有人家自己做衣服穿了,以至于穿什么、盖什么,基本不会有人觉得困难。

但是在当时那个年代,条件很艰苦,缺衣服穿、缺被子盖、缺鞋穿是普遍现象。尤其是在日寇的侵略和掠夺之下,情况更加艰难。

甚至于说当时的八路军正规部队,连基本的军装问题都是很难解决的。

之前有一部别称“发胶战将”的抗战剧,剧中的八路军军装极其齐整,演员也个个油光锃亮,这是反映不出当时抗战艰苦程度的。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按照之前达成的协议,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由国府提供军装。一开始军装还是可以发到手的,不过是按45000人的标准发放的。但我们也知道,八路军的规模扩充很快,仅仅依靠这点发放的军装是不行的,尤其是后来这种途径的军装来源断绝后,那就只能是各想各的办法了。

当时八路军有几大根据地,每个大区的军装就以能获得的布匹自己染、自己做,由于染色条件不一,因此各区八路军的军装颜色是不一样的。

比如晋察冀军区八路军,军装其实是黄绿色的;八路军总部及129师部队的军装是灰色的;山东八路军的军装是草绿色、土黄色、灰色都有。由于染色条件不一,即便是某种颜色,它也不纯正,而且大多是土法染制,容易掉色,因此真实抗战中的八路军军装其实是花色各异,深浅不一的。

要是像“发胶战将”里的八路军军装,那在当时是要被引起怀疑的。比如当时山东平度的日伪军100余人曾化装成八路军来搞偷袭,其军装是清一色纯正的灰军装,结果立即引发了地方武装的怀疑,待正规八路军赶来后,迅速查明了其身份,便将其给全歼了,这些纯正的灰军装倒真成了正规八路的行头。

在当时的正规八路军中,军装总的来说是要求齐整统一的,但是布匹来源困难,想要齐整那也是很困难的,有时候甚至连基本的换装都很难做到。

1940年,晋察冀八路军专门发文要求保存冬衣,以求将棉衣多穿一年。当时即强调节约运动和生产运动,就跟拿枪杆去打敌人有着同样重大的意义!

1941年和1942年,日军对我根据地实施了残酷的“三光政策”,抗战进入到极端艰苦的时期。

到1943年初,晋察冀八路军规定:今年老战士与干部只发一套夏衣,新战士发两套。各部队首长和供给机关干部要检查干部战士现有的军装情况,如有2到3套单衣者,即不领或只领一件上衣或一条裤补助。

我们平时常说八路军武器弹药困难,其实光看看军装的艰难情况,就不难想象当时进行是什么样的战斗了。

不过到1943年,敌后抗战的局面已经从最艰难的局面开始好转,我们的根据地开始恢复,即便是在一年前遭受巨大损失的冀中区,根据地也从小片逐渐连起来,日伪则逐步收缩,转入被动挨打的局面。

1943年的中秋节前,留在冀中坚持抗战的第24团5连和任丘县大队等合编为第42地区队,战士们斗志昂扬,求战心切。

当时驻高阳的伪警备队中有一名伪军向我投诚,其将高阳的日伪兵力分布、火力配置、口令等全部告诉了我们,并愿意为我带队,潜入高阳城,缴获在北海洋行和合记工厂内的物资。

高阳驻有日军一个中队和伪军大队,日军中队驻北关兵营和碉堡,城周边尚有大量日伪据点。以我地区队当时的实力,即便偷袭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占领县城。因此地区队领导决定趁中秋节日放松警惕之际,潜入高阳城,主要目标放在北海洋行和合记工厂,以缴获布匹物资为作战目的。

确定的作战方案是:1连1排从南门进入,2排带机枪警戒北关的日军中队,2连2排从北门进入,1排担负公路警戒任务;县大队、区小队除负责东西城门警戒外,还担负有得手后的背任务。其中担负入城任务的两个排要换上伪军的军装,直接入城。

中秋节当晚,1连1排的“伪军”们歪戴着帽子,有的敞着怀,有的提着鸡,歪二扭三地向南门进发。伪军哨兵问道:干什么的?1排一边骂骂咧咧地回应道“讨伐”回来的,一边则接近哨兵,不待其反应过来便把这个伪军给绑了,然后换上我们的人站岗。

在北门的2连2排也遇到类似的情况,但因为能对上口令,这帮“伪军”脾气还特别不好,迅速也开城门拿下了哨兵。北门另有2个班的伪军在城门楼,当时还睡着大觉,战士们把刺刀抵过去,缴了这两个班伪军的械。

随后部队向伪军大队部开进,一路遇到三路岗哨,这次是我们率先问口令,接近后便缴枪,同时一路剪掉电话线,还派人把住关键路口。

结果到了大队部门口后,伪军大队长在睡觉,因为当时有命令不得先开枪,也不能硬来破坏计划,因此2排转而直奔北海洋行。

在向北海洋行开进时,遇到一个边走边唱的家伙,副排长刘清怀和一名战士迎上去,用手枪抵住说道:我们是八爷,你干什么的?结果这人恰好就是鬼子北海洋行的。

因为深居高阳城中心,又是中秋节,北海洋行并没有日伪军驻守,只跑了一个光屁股的,后来得知是日本人。可能是看我们穿着伪军军装,因此一路未敢声张,而是到日军中队部报信了。但日军中队部外面也有我们的人,这人胆子不大,也没报信成功。在这一当口,2排的战士们则赶紧背布。

在2连2排行动的同时,1连1排也逼近了合记漂染厂,这里原本也有伪军一个班,但因为过节岗哨都撤了,于是2排的战士们也开始背布。

城内两个排得手后,县大队等也入城背布,除了警戒的战士外,每人背三四匹布快速出城,此外还有缴获的白糖、火柴等其他物资。

在出城过程中,日军终于发觉,但是因为搞不清楚情况,害怕贸然出击吃了八路的亏,因此只敢在兵营用机枪乱打,而不敢出营追击。

我军除了回击了一梭子子弹外,也没有再多浪费子弹,成功将缴获的物资运出城去。

此次高阳“夺布”战,第42地区队只是消耗了一梭子子弹,没有伤亡便缴获了一批枪支,还有布匹、白糖等物资。

其中计有白布400多匹,厚黄布10多匹,可做机枪套。除地区队战士们每人做一套棉衣、棉袍外,还上交分区200匹布,支援路西友军一部分。

因此起码到1943年的冬天时,第42地区队的棉衣是有保证了。而抗战形势的开始好转,从这一场不流血的“夺布战”也能看出些端倪。

要知道,日军当时在城内毕竟驻有一个中队,周围还有很多据点,但是害怕损失不敢追击。同时它当时搞不清楚城内伪军的情况,说明其对伪军的控制程度自己心里也没底。事实上,当时伪军中已经不断有人反正,这也是我军能够化装成打入城中的基础。

但是,我们还是应该注意下,1943年秋天以后只是形势逐渐好转的开始。任何敌人在灭亡前终究是疯狂的,此后日伪军将主要矛头转向老百姓,遇到袭击则钻进碉堡中,抗战依旧是很残酷的。只不过敌人越疯狂,距离灭亡就会越来近,到1944年敌后局部反攻已经开始,1945年就是抗战胜利之年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9 02:16 , Processed in 0.00824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