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徐悲鸿画的马不如人家画的牛!改画牛,立马盖过人家,卖了2.6亿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3 04:49: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徐悲鸿画的马不如人家画的牛!改画牛,立马盖过人家,卖了2.6亿                                                         2021-01-03 01:13                    
              画马大师徐悲鸿画了8匹马,外加郭沫若题诗,卖了1450万,还没有人家画的一头牛贵,卖了1.6亿,整整贵了10倍。
有人说,一个画马,一个画牛,这个怎么能比?
听起来是不能比,成语都说,“风牛马不相及”“牛头不对马嘴”。这牛和马天生就不能相提并论。

▲图为徐悲鸿的奔马。
其实,这比的并不是牛和马。
这是拿徐悲鸿最擅长的作品,这作品还是成名作,外加外援团郭沫若的题诗,分量够重了吧!结果和人家潘天寿并不是最擅长的作品,而且他画水牛留下了四幅作品,这幅也不是最好的作品,拍卖的成交价却把徐悲鸿的八匹骏马甩出了10条街。
如果就从成交价上来看,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潘天寿原来最擅长画牛,这个事实却一直被雪藏多年?还是说拍卖市场千变万化,一时的高低差别算不了什么……

▲图为潘天寿画山水的作品。
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这样看,既然画马大师徐悲鸿最出名的画马作品,价格没有人家潘天寿画的牛高。那么,就找一幅徐悲鸿画的牛来看看。这样两位大师不就有可比性了吗?
这个还真可以拿来比较一下。有些事是需要扯扯。
那我们来看看,徐悲鸿和潘天寿画的牛怎么样?
徐悲鸿和潘天寿两位大师都很喜欢牛。

▲图为潘天寿。
潘天寿因为是农家孩子,从小砍柴、放牛、车水、种田都是他的童年经历。牛对于潘天寿来说,是童年时光中最好的伙伴,尤其放牛的经历让他对牛的习性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徐悲鸿家里比较贫穷,买不起牛,家里的几亩田,无牛可耕,平时只有帮助有牛的邻居放牛,在耕作时才可能借牛一用。这种放牛的经历既成了他的记忆,也成了后来创作中特别喜欢的题材。

▲图为徐悲鸿画像。
两人在画牛方面,和李可染、齐白石笔下的牛都不一样,他们的牛,或显天趣,或表现吃苦耐劳,而潘天寿和徐悲鸿画的牛,一个突出牛的坚韧倔强,一个借牛来表现当下的农村生活,同时又寄予一种愿望。
潘天寿喜欢画水牛,比如他画了一头耕作完的水牛,静卧水塘里,作品名称也叫《耕罢图》。在题款上,潘天寿就直接表达对水牛的喜爱之情:
“水牛躯体伟硕壮健,性情驯朴耐劳,为农业生产工作者之忠诚战友,至为可爱。”

▲图为潘天寿的画牛作品《耕罢图》。
当时正是“改造中国画”运动的高峰时期,潘天寿身在其中。
画《耕罢图》,一方面源自内心对水牛的喜爱,另一方面,水牛坚毅耐劳的性格,符合当时所宣扬与提倡的品质。
而徐悲鸿画牛,表达对平静生活的憧憬。在抗战期间的颠沛流离中,他就多次借画《牧牛图》来表达此意。构图、造型直接描绘现实,画面朴实自然,注重突出生活的感受。比如《九州无事乐耕耘》,通过瘦骨嶙峋的耕牛和三位老农的疲惫神情和韧劲,来表达三层意思。

▲图为徐悲鸿的画牛作品《九州无事乐耕耘》。
一是刻画了农民生活辛苦的耕作场景,表达对辛勤劳作的农民充满敬意。
二是这幅作品是徐悲鸿抱病为郭沫若画的,画好后,立刻送给了郭沫若。
为什么要给郭沫若画这样一幅画?
因为当时郭沫若出席1951年“第三次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并被授予“‘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金质奖章”。徐悲鸿一方面是以画庆贺,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和平的渴望。
最关键的一层意思,徐悲鸿以《九州无事乐耕耘》为题,巧妙的用意在于,表明自己和郭沫若都有着一颗为国为民奔走呼号的文人之心,以此砥砺,共同为建设新中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图为徐悲鸿的画牛作品《九州无事乐耕耘》局部。
正因为以上的原因,让徐悲鸿这幅看似普通的一头在耕地的牛,价值倍增。
在1996年中国嘉德春拍中,《九州无事乐耕耘》就创下了当时中国美术专题拍卖的最高价。十多年后,此画再次拍卖,竟然以2.668亿的价格成交,打破了徐悲鸿作品的价格记录。
同样,也一下子盖过了潘天寿那幅拍卖了1.5893亿亿元的《耕罢图》。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5 04:38 , Processed in 0.00780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