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河北大爷“以身试酒”30年,身体无恙彻悟3个谎言,看完涨知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5-9 07:44: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河北大爷“以身试酒”30年,身体无恙彻悟3个谎言,看完涨知识                                                         2022-05-04 20:03                                       
             我对酒的认知是喝酒伤身,尤其是高度白酒!
虽然我也爱喝酒,但我不是天天喝,顿顿喝,而且,我也不喝杂酒,高度酒也很少喝。
我出生在河北,按理来说河北人酒量都比较好,但也会有例外。有的人喝上一斤两斤都没事,有的人才喝上一口就两眼发昏。

作为燕赵之地,自古以来就多慷慨之士,当年荆轲、高渐离在易水河畔高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悲壮又不失豪爽!
河北人的酒量和豪爽之风一点也不输山东人,就拿我家隔壁的王大爷来说吧!他在我们村里酒量是出了名的,全村人都不得不对他甘拜下风,因为他不仅能喝,还很会喝。
王大爷对酒的热爱程度可以用“嗜酒如命”来形容了,每天晚上必做之事就是喝上两三杯,毫不夸张地说,王大爷喝的酒估计比我吃的盐还多,他喝完的酒瓶子估计都能盖起一栋房子了。

王大爷经常自嘲道:“我这30年来做得最大的贡献就是‘以身试酒’,那些流传已久的白酒常识到底是不是真的,我一看便知!”
这话虽是玩笑话,但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毕竟王大爷30年来每日不离酒,身体依然十分硬朗,每天也是生龙活虎的样子。

30年来“以身试酒”的王大爷还真试出白酒界的3大谎言来,这些谎言至今还有很多人深信不疑,为了不让酒友再受骗,今天我就将其分享出来。
▲酒液发黄的老酒一定是好酒
如果呈现两杯白酒,一杯无色透明,一杯微微泛黄,那么,很多人肯定会选择颜色发黄的那一杯,“观酒色”成了最直观的鉴酒方法,“酒液发黄”甚至成为鉴别老酒的重要依据。

在十多种香型白酒当中,白酒颜色出现“无色或微黄”的仅有一小部分,白酒颜色发黄与酒的香型有关,一般来说,酱香型白酒的酒液比较容易出现颜色发黄的现象,但也只是微微的淡黄色,并不是很明显。市面上,十几块钱就能买到一大桶的“发黄老酒”实际上不过是添加了黄色素、焦糖色等物质。
总之,发黄老酒≠好酒!
▲中药制曲的白酒具有药用价值
以中药入曲的白酒具有药用价值,这只是噱头,只能用来忽悠不懂酒的人而已。

我曾是爷爷是酿酒厂的工人,从事酿酒已经40余年,他说酿酒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事情,制曲时加入中药,只是为了融入草本植物的某些成分,这样做并不是为了让酒具有药用价值,而是为了丰富白酒的口感和味道而已。
▲酱香型白酒可以无限期存放
“酒是陈的香”!白酒可以长时间存放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这也使得老酒收藏成为热门,但并不是所有酒都能长时间存放。

酒圈里有十年老酒、二十年老酒、三十年老酒,甚至是五十年老酒,这一现象误导了人们对“年份老酒”的认知。市面上所销售的酱酒,都是经过不同轮次、不同年份、不同典型体的基酒进行勾调而成的,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贮藏之后口感会变得更好,但期限还是不要超过十年比较好。
酒厂里的50年老酒其实是原浆酒,基本都是用来做基酒用的,这样的酒存放的时间就比市面上的酒要长一些。

看完王大爷分享的白酒界的3个谎言之后,你是不是觉得涨知识了?
在王大爷看来,只要酒质好,价格也能接受,这是最好不过的了。喝酒最怕的就是为了面子喝酒,这样最容易被骗。
说到这里,王大爷还将自己珍藏多年的两款好酒分享出来,都是好喝不贵的粮食酒,无论是自饮还是用来招待客人都很划算!
1.缘得仿台酒
这款酒,一看名字就知道是仿照茅台酒的风味勾调出来的,产自茅台镇核心产区,从原料、酒曲,再到酿造工艺均与茅台酒如出一辙。

红缨子糯高粱+小麦+赤水河水,配以大曲坤沙酱酒工艺,“茅香”十足,深受贵州酒友的喜爱。
酿出的酒窖藏5-15年,酒液呈淡黄色,酒体醇化老熟浓郁的酱香伴着陈香、窖香、焦香及花果香,层次感明显。
喝到嘴里,各种香味在嘴里炸开,自然协调,各不出头,微酸微甜刺得人口舌生津,酒液下肚之后,没类似一股暖流在体内涌动,意犹未尽。
2.张弓酒
产自河南省宁陵县的特产白酒,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张弓酒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始于商,兴于汉,2011年被评为“中华老字号”。
以高粱、小麦为原料,结合三种制曲工艺,低温入窖,双轮底发酵,以存放3年以上的中段酒为基酒精心勾调而成。
此酒窖香突出,醇厚丰满,具有“低而不淡、低而不浊”的特点,喝一口窖香浓郁,纯正,干净无杂,回味爽净。
本期分享到此结束,关于白酒常识,你都知道多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8 02:39 , Processed in 0.00735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