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五大主力野战军,每一支都是人民的军队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2 02:12:1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五大主力野战军,每一支都是人民的军队                                                         

2022-11-19 12:39                                       

             解放战争时期,为了能更规范组建部队,更快指挥军队结束战斗,解放军总部决定整编人民军队。在1948年11月1日,中央军委向全军发布了《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野战军现时分为四个,以地区名区分,即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东北野战军。”

1949年1月15日,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各野战军番号按序数排列的指示》,指示“西北野战军”改称第一野战军,“中原野战军”改称第二野战军,“华东野战军”改称第三野战军,“东北野战军”改称第四野战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
简称“一野”,又称“西北野战军”,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之一,起源于抗日战争末期晋绥解放区和陕甘宁解放区的八路军以及地方武装力量。

1946年6月,第三次解放战争(又称“第二次国共内战”)爆发,至11月晋绥野战军和晋北野战军经中共中央军委研究决定,为迎战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取消两个野战军番号并统一建制组成三个纵队。1947年2月,“陕甘宁野战集团军”成立,下辖晋绥军区一纵、新编第4旅、教导旅、警备1、3旅等共计2.8万人,调动至陇东地区迎头痛击进攻延安的国民党军队。
1947年3月初,国民党军队纠集总计20多万兵力,向陕甘宁解放区进攻,其中“西北王”胡宗南部14万人直取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圣地—延安。3月16日,经中共中央军委决定,为加强作战的指挥工作,撤销“陕甘宁野战集团军”番号,组建“西北野战兵团”,彭德怀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习仲勋担任副政治委员,下辖晋绥军区一纵二纵,以及教导旅和新编第4旅共计2.6万人。

由彭德怀领导指挥的“西北野战兵团”,不仅出色完成中共中央、解放军总部和延安地区人民的安全撤离任务,在粮食药品极度缺乏,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指挥这2万余人的陕北部队和后勤机关,与十倍于己的国民党军队作战,集中优势兵力逐个歼灭敌军,一个半月的时间里连续于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三战三捷,共歼灭国民党军队1.4万余人,稳定了西北战局,至5月至7月间,又转战至陇东地区,收复陕北三边县(定边、安边、靖边),歼灭西北军阀马步芳部等两千多人,巩固了解放区。

1947年7月,经中央军委决定,“西北野战兵团”更名为“西北野战军”,晋绥军区三纵四纵归属建制,“西北野战军”总兵力4.5万人并转入战略性反攻;同年8月,“西北野战军”发动榆林战役,在沙家店歼灭胡宗南部精锐6000余人,9月的岔口、关庄追击战中歼灭敌军4000余人,9月至10月的“延清战役”中,歼敌8000余人;“西北野战军”不仅打退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并且扭转了西北地区的局势,并扩充至5个纵队和1个直属山炮营共计近8万人。
1948年2月底至3月初,“西北野战军”发动“宜川战役”,在宜川、瓦子街一举歼敌5个旅2.9万人,4月中旬至5月中旬,又在西府和陇东地区歼敌2.1万,收复革命圣地延安,并摧毁了国民党在宝鸡后补给基地。

1948年7月,“西北野战军”第七,第八纵队建制,于同年8月~11月发动三次战役,歼灭国民党军队近6万余人,将胡宗南部死死地牵制在西北战场,创造了“以少胜多”的经典例子,同时为巩固西北解放区,解放整个大西北地区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949年2月,“西北野战军”正式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彭老总依旧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0年4月,经中央军委决定“一野”番号撤销,所有部队归西北军区重新建制。
结语:“一野”所在的西北解放区地贫民瘠、资源缺乏、人口稀少、交通落后,不适合大规模兵团补给,更不利于后期补充发展;“一野”在没有充足资源的保证下,战士们面对风餐露宿、人困马乏的极度艰苦条件下,依然保持强大的战斗力,面对比己方多十倍的兵力不落下风,解放战争时期一共歼敌51万(加土匪共58万),是令人敬佩的正义之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
简称“二野”,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之一,由于前身是“中原野战军”,因此又称“中野”;“中原野战军”是由抗战时期晋冀鲁豫边区八路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第129师,和地方武装力量的基础上组建发展起来的,成立最初目的就是保家卫国,抵抗日军的侵略。

抗日战争末期,为更迅速更有效地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华大地,并应对随时爆发的内战危机,防止蒋介石集团窃取胜利果实,中共中央军委决定从各个战略区部队内抽出部分兵力整编成为野战军,适应中国战略形势的需要,从游击战发展成为运动战。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野”响应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整编为“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下辖5个纵队,刘伯承元帅担任司令员,邓小平同志担任政委,因此“中野”别称“刘邓大军”。

1945年9月~11月间,“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主力部队在刘伯承和邓小平的指挥下,分别于山西上党地区长治境内(上党战役),以及邯郸以南地区(邯郸战役),对国民党军队进行自卫反击作战取得了胜利,歼灭了国民党大批军队。
1946年6月,“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抽调部分兵力组建“晋冀鲁豫野战军”,下辖三纵、六纵、七纵和军区主力部队。同年7月至次年5月,“晋冀鲁豫野战军”连续出击转战于陇海、定陶、巨野、鄄城、晋南、豫北等地区,给敌人沉重打击并取得战役胜利,特别在1947年3月~5月,为粉碎国民党军队对山东和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晋冀鲁豫野战军”分别在晋南、豫北等地区进行的战略性反攻作战,共歼敌6万余人,解放城市30余座,为转入战略性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7年6月底~1949年1月之间,野战军取得“鲁西南战役”胜利并挺进大别山,战略进攻豫西,期间和华北野战军密切配合,纵横于长江、淮河、黄河、汉水流域,不仅歼灭了大批国民党军队,还取得了“淮海战役”的重大胜利,解放了华东和中原广大地区;其中的1948年5月,“晋冀鲁豫野战军”改称“中原野战军”,刘伯承与邓小平依旧分别担任司令员和政委职务。
1949年2月,“中野”正式整编为“第二野战军”,下辖第三、第四、第五3个兵团;同年4月,二野协同三野、四野发动“百万雄师下江南”的渡江战役,突破国民党的长江防线,解放了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大部分地区;同年11月~1950年4月,“二野”协同“一野”、“四野”主力进军西南地区,解放了云贵川等广大地区,并抽调部分主力部队和平解放了西藏地区。

1950年5月,经中共中央军委决议,撤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兵团番号和机构,所有部队归属西南军区建制。
结语:“二野”在历时4年的解放战争中以总兵力28万人,转战于中原、华东、西南各地区,共歼敌230万余人,己方损失近22万官兵,缴获大批国民党军事装备并俘虏将级以上军官近两百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
简称“三野”,前身为“华东野战军”,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之一,由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四军和八路军,山东军区部队一部逐步改编扩建而成。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响应中央和军委“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陈毅元帅由华中率部北上山东巩固发展解放区,同时留在华中的新四军部队于同年年底组建“华中野战军”,隶属华中军区,总兵力近5万人,粟裕大将任司令员,谭震林同志任政委。
1946年初,由陈毅率领到达山东的新四军军部成立山东军区,辖五个二级军区总兵力共计20万人,新四军军长陈毅兼任军区司令员,并于同年抽调军区兵力组建“山东野战军”,下辖一纵二纵,第7、第8师共7.4万人,主要任务是反攻伪军和坚决回击国民党正规军的进犯;在历经了近半年的作战任务中,“山东野战军”歼敌4万余人,解放了华中和山东各重镇和县城90多处,严厉打击了国民党军队和伪军的嚣张气焰。

1946年7月中旬,蒋介石集团召集国民党正规军总兵力的1/3约50万人,向华东解放区的野战军聚集地发起进攻,华中、山东野战军和各军区部队奋起迎击,其中由粟裕大将指挥的“华中野战军”3万余人在历时45天的战斗中,共歼灭国民党精锐5.3万余人,不仅获得了歼灭拥有美式装备国民党正规军的初步经验,更是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初期取得的重大胜利之一。

1947年第一季度,为遵照中共中央军委指示,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统一整编,组建“华东野战军”和华东军区,由陈毅元帅担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粟裕大将为副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又称“陈粟大军”,下辖11个纵队和1个特种兵纵队,总兵力近28万人。

从1946年6月起至1947年2月,由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在苏中战役、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中连续作战,共歼灭了国民党包括7个整编师,1个快速纵队在内约30万人,粉碎了蒋介石集团妄图拿下华东解放区的美梦;1947年3月,蒋介石集团卷土重来集结45万人向山东解放区进攻,华东野战军于4月下旬在泰安全歼国民党第72师,5月在孟良崮战役中全歼号称王牌精锐的第74师,7月底南麻战役和临朐战役,一共歼敌8万余人,此后“华东野战军”多次打退了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的进攻,牢牢钳制住敌人主力部队,对国内其他战场减轻压力的同时,还粉碎了敌人在中原战场的防御体系,完成了中共中央将战略目标引向国民党控制区的任务。
1948年11月6日,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协同刘邓的“中原野战军”,发起三大战役中影响力最大的“淮海战役”,参战两大野战军共23支纵队总兵力66万,地方民兵部队40万,迎战国民党军队约80万兵力;其中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16支纵队加4个旅为主力作战,共歼灭国民党军队近56万余人,解放军伤亡13万余人。

“淮海战役”胜利后,毛泽东高度评价战役中粟裕同志立下大功,蒋介石集团拥有全美式装备的五大主力部队,“华东野战军”歼灭了两个半;1949年2月,“华东野战军”正式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陈毅元帅担任司令员兼政委,粟裕大将担任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委,谭震林同志为第一副政委,至同年12月,“三野总兵力”达到82.5万。
1950年1月,“三野”第30、35军番号撤销,归属华东海军建制;同年8月,“三野”余部全部撤销番号,所有部队归属华东军区建制;11月,原“三野”29军、32军军部组建中国铁道公安司令部。
结语:众所周知军队指挥官的工作责任重大,正所谓“军令如山”,负责调动军队的进攻和防御,历来都是司令员亲自负责,但“三野”的军事指挥权全部交予粟裕大将;在粟裕等高级将领的率领下,军队以少胜多、以弱克强,在“苏中战役”中七战七捷,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等具有解放战争转折性重大战役取得的辉煌胜利,共歼敌245万,是解放战争中歼敌最多的野战军,也是历经著名战役最多、胜利最多、战果最丰、编制最大的无敌之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
简称“四野”,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之一;“四野”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当抗日战争转入大反攻阶段时,由进入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主力各一部,联合东北抗日联军逐渐发展壮大的。

我们都知道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第115师,作为八路军三个主力师之一一直以来都是以骁勇善战而著称,其师长就是林彪元帅,聂荣臻元帅担任副师长,战斗风格延续至“四野”。
1945年8月8日,苏联红军对盘踞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日本关东军发动代号为“八月风暴”的军事行动,遵照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命令,八路军派遣主力一部进入东北地区,会同东北抗日联军配合苏军清剿日本关东军。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集团为消灭人民军队并占领东北,向东北地区大规模增兵;为抵抗国民党军队对东北解放区的进犯,中共中央决定从国内各解放区抽调部分兵力和党员干部奔赴东北,共同配合东北现有部队执行战略任务。
随着党政军干部和各解放区部队陆续进入东北,同年10月底成立“东北人民自治军”,林彪担任司令员,一面阻击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一面发动群众组织发展武装力量,清剿东北地区土匪,很快将队伍发展壮大至27万人,并成立了10个军区。

1945年底,“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至1946年3月,共消灭土匪7万余人,同年4月~5月的“四平保卫战”中,歼灭国民党军队1万余人。
1946年12月~1947年4月,林彪发起“三下江南,四保临战”的战役,“东北民主联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集中精力打歼灭战,历时108天歼灭国民党军队4万余人,解放城镇11座,巩固并扩大了东北解放区,迫使蒋介石集团由攻转守。

1947年5月,“东北民主联军”发动夏季攻势,歼灭长春、沈阳、吉林铁道沿线的8万国民党军队;9月中旬发动秋季攻势,解放城镇15座,歼灭国民党军队近7万余人,夺回东北战场主动权。
1948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成立东北军区并抽调部队组建“东北野战军”,林彪任司令员兼政委;1947年12月~次年3月为期90天的冬季攻势中,野战军战士在零下30℃的极寒天气中解放城市18座,歼灭国民党军队近16万人,整个东北地区已经基本解放。

1948年8月,经过补充新增兵员37万,以及大批国军俘虏补充战斗单位,东北人民解放军由原先的13万人扩充至103万人;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打响,这场以城市攻坚战为主,阵地阻击战相结合的战役共历时52天,歼灭国民党军队47.2万余人,俘虏少将以上军官186名,彻底解放了东北全境,“东北野战军”也成为一支战略机动部队。
1948年11月29日,“平津战役”打响,这场历时64天,以攻坚战为主,围歼战、追歼战相结合的战役,东北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共同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52.1万人,几乎解放了华北全境。

1949年3月11日,“东北野战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担任政委,下辖4个兵团;3月下旬,四野南下配合二野、三野于4月20日发动渡江战役,5月中旬强渡长江成功,武汉解放;6月上旬“四野”主力部队全部渡过长江天堑,分三路对国民党白崇禧部和余汉谋部迂回包抄,最终在湖南、广东、广西境内将其全部歼灭,并抽调80%兵力对湘、粤、桂全境内进行肃清土匪,共歼灭匪患115万人。
1950年3月~5月,四野在海南岛人民武装“琼崖纵队”配合下,渡海作战解放了海南岛,至此华南全境得以解放;解放战争胜利后,四野和中南军区合并,1955年4月,中南军区改称广州军区,“四野”番号撤销,所属部队归属广州军区建制。

结语:林彪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中的优秀军事家和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性的人物,忽略他在政治上的错误,的确拥有无以伦比的天才军事能力和优秀的领导才能,因为只有优秀的将领才能带出优秀的军队;“四野”在解放战争时期共歼敌180万,蒋介石集团拥有美式装备的五大主力,由林彪指挥的四野就歼灭了两个,这一辉煌战绩是和以林彪、罗荣桓为首的东北野战军领导机构有着分不开的联系,为解放全东北,解放全中国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华北野战军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之一,成立于1948年5月,原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和原晋察冀野战军部队组成,司令员为聂荣臻元帅;虽然中央军委没有设立“华北野战军”的单独建制,但并不妨碍其赫赫威名。

抗日战争时期,平型关大捷后,聂荣臻率领八路军第115师,创建了以山西五台山为中心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5年10月,聂荣臻和贺龙为贯彻中央军委收复绥远(民国时期塞外四省之一)地区的指示并解放晋中地区,共同指挥晋察冀野战军部队约3.3万人,晋绥军区主力约2万人进行晋北战役和绥远战役,反击国民党军民向解放区的进犯,两个月共歼敌1.2万余人,解放了绥东、绥南的广大地区。

1947年4月~5月,由聂荣臻指挥的晋察冀军区野战军,对石家庄外围正定至太原铁路沿线的国民党军队大力围剿,集中优势兵力进攻敌人薄弱环节,共歼灭国民党军队3.5万余人;“正太战役”的胜利,切断了驻守石家庄国民党军队与外界的联系,为扭转华北地区战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年11月,晋察冀军区野战军取得“清风店战役”胜利后,聂荣臻组织晋察冀野战军乘胜追击发动石家庄战役,歼灭守城国民党军队2.4万余人,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此役被朱德元帅誉为“夺取大城市之战范例”。
1948年5月9日,中央军委发出通知,将晋冀鲁豫和晋察冀两军区合并为华北军区,下辖三个野战兵团(第18、19、20兵团),共计11个军27万人,但并未授予野战军番号,归华北军区组建指挥,后直属中央军委直接指挥的一支战略机动部队。

在解放战争时期,“华北野战军”中第一野战兵团主要担负太原地区作战任务,第二、三野战兵团配合东北野战军,担负钳制冀东、平绥方向国民党军队的战略任务。东北野战军南下入关后,第二、三野战兵团和军区地方部队统一归东北野战军指挥,配合发动“平津战役”。
1948年7月晋中战役以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及晋绥军区第七纵队、晋中军区三个独立旅共8万余人,乘胜进逼太原;1948年10月5日,“太原战役”爆发,至12月4日,占领城南和东山各个战略要地,歼灭国民党军队5万余人,此后为了避免因攻下太原迫使北平、天津两地国民党军感到孤立而逃跑,于是暂缓进攻太原,转而只围不攻全军休整。

平津战役结束后,“华北野战军”于1949年4月20日对太原发起总攻,至22日全部肃清国民党军周围据点,24日攻破太原城,仅4个多小时就全歼驻守的国民党军队。
1949年4月,中央军委将“华北野战军”第一野战兵团和第二野战兵团配属“第一野战军”,配合西北战场作战;第三野战兵团则分别调赴天津、塘沽和秦皇岛,担负海防任务。
结语:解放战争中“华北野战军”共歼敌101万,己方伤亡24万余人,无可否认“华北野战军”依旧是与四大野战军齐名的英勇之师。
新中国的建立,背后是解放军战士们的鲜血和汗水,各位朋友认为五大野战军哪一支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王牌呢?
(以上文字,整理不易。如果喜欢,请点关注!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刚子侃历史”吧!每一期将带给您不同的阅读感受。您的关注和支持,是我创作的无尽动力!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9 04:36 , Processed in 0.01081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