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国演义》:少年时看高,中年时看平,晚年时看宽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8 08:11:2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三国演义》:少年时看高,中年时看平,晚年时看宽                                                         2020-12-16 22:26                    

文 :红妆

有人说,少要看水浒,老须读三国。

年少时看水浒,看的是书中的情节;年长后读三国,读的是人生的境界。

人生一世,白云苍狗,转眼,便到中年。一路磕磕绊绊,走过千山万水之后才发现:

情节终将淡忘,境界永存于心。

读懂了三国,方才看得透人生的境界,那就是:

少年时,当看高,择高处而立;

中年时,当看平,就平处而坐;

晚年时,当看宽,向宽处而行。

少年时看高,择高处而立

王阳明著《教条示龙场诸生》,其中首则便讲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深以为然。

一个人的志向,决定了ta一生的方向。

方向对了,努力才有意义。

人生如登高望远,若欲穷千里目,便须更上一层楼。

对少年人来说,尤其如此。

《三国演义》中有两位谋士,谋略相当,志向也相似,都希望匡扶明主、救济天下。

但最终,他们的结局却截然不同。

诸葛孔明自不必多说。

“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已足见其鸿鹄之志。

他的“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至今仍为天下读书人所推崇不已。

更无须提他“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万世英名了。

而吕布帐下的谋士陈宫,一生两易其主:

选择曹操之时,仅凭对方一番话便被其感动,全无诸葛孔明静待刘备“三顾茅庐”才出山的坚定心志;

后来,陈宫投靠吕布,却不想吕布虽有驰骋沙场之才但却绝非良主,最后空负栋梁之才,身死白门楼。

纵观陈宫一生,我们不难发现,他的悲剧命运,在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他不懂得择高处而立。

先是心志不坚,轻信奸诈狠佞的曹操;后又立志不高,追随有勇无谋的吕布。

北宋思想家张载在其著作《正蒙》中写道:“志大则才大,事业大。”

一个人少时的志向基本上决定了ta人生成就的上限,不信,你看——

漫漫历史长河,多少无名之辈,一生所求不过衣食富足、美妾一二;

而古往今来的名人大家,志之所向多是国家大事、民生之计,比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再比如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总理。

人啊,志存高远方能高瞻远瞩,干出一番大的事业来。

心中有志,万事可成。所以少年时当看高,择高处而立。

中年时看平,就平处而坐

古语有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人生海海,嫉贤妒能,几乎是人之本性。

在危机四伏的人性之林中,很多时候,藏锋守拙、低调行事,才能避开祸端,为自己留下赖以生存的一隅之地。

而锋芒太露,那锋芒最终伤害的,往往都是自己。

“智计之士”许攸便是如此。

曹操率领兵士即将进入冀州城时,还未入城,许攸便居功自傲,大声张扬道:“阿瞒,要是没有我,你怎么进得了冀州城门?”

在邺城东门遇到曹操帐下数一数二的猛将许褚时,对方并未出言挑衅,许攸又高调自夸:“如果没有我,你们这些莽夫,又怎么能随意出入此门?”

平日里和曹操相处时,许攸更是处处嚣张无度,自以为功高盖世,常唤曹操小名,惹得众人不满,更让曹操心生芥蒂。

菜根谭有言:“盖世的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

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祸。做事做人,低调才能自持,韬光方可养晦。

比如曹操身边的另一位智谋之士——司马懿。

司马懿为人低调谦逊,无论是对曹操还是曹氏后人都极为小心谨慎,一步步稳扎稳打,最终诈病赚曹爽、夺取魏朝实权。

不仅避免了许攸式的悲剧,更成就了一代伟业。

曾国藩曾说:“决定成败的,不在高处,在洼处;不在隆处,在平处。”

《易经》也讲: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人生一世,唯有保持敬畏、为人低调,才能消灾远难、规避祸端。

地低成海,人低成王。所以中年时当看平,就平处而坐。

晚年时看宽,向宽处而行

初读《三国演义》的时候,总认为曹操是个很狭隘的人:

容不下恃才傲物的孔融、杨修,忍不得直言进谏的崔琰、祢衡,还说什么“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所以看到刘备说“操以急,吾以宽”时,便觉得再恰当不过了。

如今重读三国,才发现:

做事处处予人余地,才是度事之量;为人时时饶人一寸,方为容人之心。

世事繁杂,人多的地方是非多、利益纠葛也多。

所谓的满腹狐疑,不过是在生活的泥坑里摸爬滚打之后,学会的心思内敛;

所谓的狭隘器小,也不过是被命运打击得遍体鳞伤之后,不得不奋起发力的绝地一击。

《读书录》有言:“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

人这辈子,做人做事,当向宽处行。即凡事留余地,做事不做绝。

因为放过别人,往往也是成全自己,就像曹操——

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军,在清点战利品时却发现了自己部下先前写给袁绍的表忠信,曹操也不追责众人,只全部烧掉了;

张绣反曹,致使曹操痛失长子曹昂和爱将典韦,结果不久之后张绣又来投靠曹操,曹操也不拒绝,还封他为扬武将军;

袁绍讨伐曹操时,陈琳作声讨檄文,大骂曹操“污国害民,毒施人鬼”,后来袁绍兵败,陈琳被生擒,曹操也并未惩罚陈琳,反倒任命他为从事。

结果就是:

私通袁绍的部将,更卖力了;投靠曹操的张绣,为他玩命了;捡回一命的陈琳,则尽心辅佐曹操,殚精竭虑。

《格言联璧》有言:“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势不可倚尽,福不可享尽。”

只因水满则溢、月满则亏,满盈者,不损何为?

人生之路,能往宽处行就莫往窄处挤。毕竟,予了别人余地,自己才能畅行无阻。

心宽一尺,路宽一丈。所以晚年时当看宽,向宽处而行。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世事变幻,人生如梦,当三国鼎立、群雄争霸的史诗在岁月的画卷中渐渐褪色,我们能做的,不过是带着些许敬畏,品味故事中的真义罢了。

人生一世,握手而来又撒手而去,到最后,不过黄土一抔。所以,无须执着于名利,亦无须困惑于生死。

少年时看高,中年时看平,晚年时看宽,而后静静归于黄土。

如此,足矣。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2-29 00:58 , Processed in 0.00921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