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美、印的国宴都吃什么?印度的你能吃得下吗?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3-11 10:01:2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中、美、印的国宴都吃什么?印度的你能吃得下吗?                                                         2022-03-05 15:42                    

                                         
  给您带来最新的美食资讯,家庭最实用的烹饪技巧,关注「辣爸食堂」幸福每一天。
  国宴,是一个国家招待外宾的重要宴席,每一个国家都对国宴非常重视,精选全国最著名的厨师团队,打造最具有国家饮食特点和文化的精品宴席。即能充分体现一个国家的历史文明和饮食文化,又能兼顾宾客的饮食习惯与宗教信仰,可谓是餐食中的精华。

各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饮食习惯都是有差异的,比如伊斯兰教国家饮食上就有很多禁忌,接待这些国家的外宾就要遵从这些国家的禁忌来安排菜品。举办一次成功的国宴,是要考虑诸多方面的。
中国的国宴大家都不陌生,今天我们来看看中国的国宴都有哪些菜品,美国国宴是什么样子的?印度的国宴好吃吗?
1、中国的国宴

中国是一个具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大国,中华美食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把中华美食一代一代地发扬光大,名厨新菜从出不穷。中国的国宴更是将历史文化和精湛的技艺融为一体,充分地显示在外宾面前,让外宾们赞叹不已。

中国的国宴用材名贵、选料精细、刀工精湛,色香味美、造型典雅。精选各大菜系中的名菜,经过调整、改良,把味道调整至所有人都能接受的水平,来满足各国宾客的需求。一般由“三菜一汤”或“四菜一汤”组成,虽然数量不多,但是每一道菜均由中国最顶级的厨师团队精心打造出营养丰富、美味绝顶、精致非凡的顶级名菜。

入选国宴的菜以咸甜适中、南北皆宜的淮扬菜为基准,然后从各大菜系中精选口味适中的代表名菜汇集而成。比如川菜的“开水白菜”、鲁菜的“葱爆海参”、闽菜的“佛跳墙”、鲁菜的“乌鱼蛋汤”、淮扬菜的“狮子头”、淮扬菜的“三宝鸭”等等。

国宴用的餐具也是非常讲究,国宴餐具的创作团队会根据不同的主题宴会,精心研发设计制作出不同意义的餐具。比如“奥运会国宴”、“G20峰会国宴”、“世博会国宴”等等不同的主题,餐具的样式与图案色彩均会有不同意义的设计。
2、美国的国宴

美国的餐饮比较简单,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美国的餐饮花式比较少,餐饮制作方式比较单一,美国国宴也比较简朴。70年代以后,美国兴起“加州美食运动”,美式餐饮的花式和制作开始出现多样化、精致化,国宴菜品也开始变得精致高端起来,聘请法国厨师,开始融入法式菜品。

美国的国宴主要是以美式的菜为基准,由四五道菜组成,肉类主要是以牛肉为主。主要菜品有:缅因龙虾、柠檬虾、烤牛排、羊脂奶酪水果沙拉、橘汁胡萝卜、土豆、香草冰激凌、苹果馅饼、奶油菠菜等。 缅因龙虾,即美国龙虾,是一道美国名菜,采用美国龙虾蒸制而成。

虽然后来美国提升了国宴的水平,但是整体还是比较简单。特朗普任期内,国宴上甚至拿快餐来招待外宾。特朗普自己本身就喜欢吃快餐、喝可乐,特朗普招待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菜单非常简单:卡罗莱纳黄金什锦饭、奶酪蛋糕,番茄酱,饼干碎,,油桃馅饼,法式酸奶油冰淇淋。
3、印度的国宴

印度人的饮食习惯比较奇特,特别喜欢用手直接抓饭吃,但是印度的上层人士大多数是使用刀叉吃饭,然而“上层人士”却是极少数的人,几乎全民都是在用传统的“手抓”的方式吃饭。平民都是用五个手指头进行“搅拌均匀”、“抓捏成团”送入口中。有点身份的人士们用手抓饭是用三个手指,觉得这样比较文明一些。

印度的国宴可不是用手抓食的,会给不同的宾客准备刀叉或者筷子。假如在国宴上也要客人手抓吃饭,估计永远都不会有人到访印度。印度国宴上的菜品非常之多,达到100多种,因印度的佛教徒众多,连总理莫迪也是佛教徒、素食主义者,所以虽然100多种菜却都是素菜。

国宴经常包括:菜肴拼盘,葫芦巴叶烧茄子,古吉拉特慢煮酸甜豆泥,杂蔬配菠菜泥,秋葵酿花生泥,芥子调和的土豆番茄咖喱,蒸巴斯马蒂香米饭,炖小扁豆米饭,古吉拉特Kadhi酱,恰巴提全麦烤饼,粗粮烤饼,胡萝卜、洋葱、番茄、黄瓜、香菜色拉等等,米饭和糊状的各种“泥”、“咖喱”,让人一看就有想用手抓拌的“冲动”。接待前美国总统特朗普时也是全素国宴,这让肉食爱好者特朗普很不适应。

纵观世界各个国家的国宴,每个国家对“吃”的意义各有不同。有的国家非常简单,有的国家非常的奢侈。中国的“简约而不简单”、美国的“简单的快餐主义”、印度的“宗教素食和各种糊糊”,你最喜欢哪个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交流。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8 05:56 , Processed in 0.00755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