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散后,一弯新月如钩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0-7 01:34:1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人散后,一弯新月如钩                                                         2020-10-06 08:38                    
                          

文/李晓伟

来源:当代乡土作家

人散后 一弯新月如钩
洗耳河两岸,几株垂柳,在朦胧的灯光中肆意摇曳,但身子骨照旧柔软。远处有小桥,伴着路人散步的身影,隐隐约约,影影绰绰,仿佛丰子恺笔下漫画中的景致。
有聚才有散。一场有预谋而无功利的聚会,在众人的醉眼朦胧中满堂尽欢地散场了。
新月升空,友人尽散,清幽的夜色,清丽的小河,清雅的房舍,清静的心境,如天上那弯泠泠的上玄月在画幅间流淌。
恍惚之间,仿佛身处画中。
聚和散,有和无,如果不是因为心动,就不会有散之颓丧,而只有聚之欢喜。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在经过年轮的几度辗转之后,个性逐渐变得散淡、从容,为己所欲为,为人所坦率,精神质朴真实如孩童。

这是一场不带任何功利的聚会。与会一干人也许是相互太熟悉的缘故,谈吐起来傲娇地无欲无求,无所顾忌;口无遮拦,不吐不快;肆无忌惮,恣睢无极。看似杂乱无章,琐碎家常,但细细聆听,终能体会到其中生活的真知灼见、生命的远见卓识。
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返璞归真”,是生命绚烂之后的平淡,是一种灵魂的升华,如列子、庄子、阮籍、陶渊明等。聚的就是这份情怀。
当人散后,人与人散后,人与事散后,人与群体散后,一个人沿着河岸彳亍而行,感觉自是非同一般。
如果能保持一份平和从容的心境,如果能淡笑抬头望望天空——即使,没有新月如钩的苍穹、没有漫天灿烂的星星,只是漆黑一片,只是阴霾,而能在心里生成一片高远的晴空——无论形式上的高贵或低贱,他永远是一个有思想的人。
风使人微醺,酒使人微醺,景使人微醺,情使人微醺,一切都是散场后最美好的状态。

即便是刚刚散场,在这清幽的月下、在这清冽的河边,仿佛什么故事也没有发生,亦或即将发生什么故事,都已无关紧要,时间与时刻,更是其次。在深夜新月初上或晓风残月,都是一种美丽的结局。以什么理由无关紧要,关键是我在,在此等美妙的时光里。
每个人都只是红尘过客,如钩的新月也许不够完满,但月圆夜又有几何、又能如何?
人生中会有无数次聚会,或亲人、或同事、或朋友,林林总总,形形色色,只有散场之后,才会明白,这原本就是一场为了分别的聚会。只有时光在指缝中流逝。
世事就是这样。一处缘尽,一处缘起,聚散无休,离合有序,也许,这就是想要幸福,与对错无关,与风月无关,关键就藏于不断聚合和离散的轮回之后。这些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草木煌, 一夏一盛,光阴荏苒。人间贵,一会一期,斗转星移。

华灯初上,璀璨无比。一场聚会散了,必定会有下一次聚会来临。晨曦烁烁,晨光荦荦,下一场聚会的到来,必将充满希冀,充满渴望。
人生有缘才相聚,每一次遇见,都值得珍惜。至于未来会有怎样的交集,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某一个值得铭记的夜晚,总有一些聚会在脑海里留下回忆,这便足矣。
人的一生,会有无数次聚会,但人与生命,只有这一次的聚会,百年就散了,且永远不再重来。那些能够凌空一望,彻底洞穿这个世界的人,才是智者。
沿着河边,春风拂面,茕茕孑立,踽踽独行。一场欢饮,虽是满身疲惫,却是喜意盈盈。

酒醒痕淡。人散后,夜静如水,千尘如洗,新月如钩。

作者简介:

李晓伟,河南汝州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汝州市作家协会主席,资深媒体人。中外文艺、当代文摘、作家文艺特邀专栏作者。《豫西南文学》文学顾问,特邀专栏作家。

曾先后在汝州、郑州、北京等媒体任编辑、记者等。在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通讯、报告文学等各类作品近两千万字。

已出版散文集《渐行渐远》、小说《涮三国》两部作品,新闻评论集《话里有话》、散文集《汝风雅颂》、《浅斟低唱》正在结集出版。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5 00:28 , Processed in 0.00768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