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首难得一见的好诗,简单而又深刻,的确越读越有味道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4-16 16:30:1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首难得一见的好诗,简单而又深刻,的确越读越有味道                                                                                2025-04-15 16:21                                        发布于:四川省
   

生活中,烦恼就像难缠的影子,如影随形。
工作的压力、人际的纷扰,常常压得我们喘不过气,内心无比渴望一方能挣脱烦恼的净土。

这时,不妨跟随杜牧的脚步,走进他的《赠宣州元处士》。这位元处士,仿佛是从烦恼网中突围而出的智者。
在杜牧笔下,他有着怎样洒脱的生活?是怎样超凡的心境,能让他远离尘世喧嚣?
"陵阳北郭隐,身世两忘者。"
开篇便诗人便直接点明了元处士隐居的地点在陵阳山上,给人一种远离尘世喧嚣的感觉。
为人物设定了一个幽静、偏僻的生活环境,塑造出一个超凡脱俗、内心宁静平和的隐者形象。
为整首诗奠定了超脱世俗、宁静淡泊的基调,同时也表达诗人对元处士的赞赏与钦佩以及对这种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在陵阳山上有一个德行像汉代北郭先生的隐者, 他是一个真正达到了心境淡泊、物我两忘境界的人。
"蓬蒿三亩居,宽于一天下。"
前面说“身世两忘”,这句诗人便从元处士居住的环境具体展开。
元处士所居住的地方简陋而又狭小,周围杂草丛生,可在他看来,这里却比整个天下还要宽广。
以居住环境的“蓬蒿三亩居”与胸怀的“宽于一天下”,形成强烈反差。
这一句的力量,在于精神空间的辽阔感。
虽居陋室,却不受尘世拘囿,心境广远、意趣深长,反而比尘世万里、权位尊荣更显“宽广”。
这是典型的道家“心宽天地宽”的思想,也是杜牧对元处士人格的再次致敬。
“樽酒对不酌,默与玄相话。”
元处士沉浸在自己的天地里,即使斟了一杯酒,也常常不饮,只是默默地探讨渊深玄妙的哲理。
他虽身居斗室,却心宽天下,达到了人生最高境界。
“人生自不足,爱叹遭逢寡。”
尾联是诗人对自身处境的一种感慨,表达了对人生不可避免的不完美和缺憾的一种无奈。
人生本质或许就是不完整的,这种不足可能是物质上的,也可能是精神上的。
"爱叹遭逢寡"中的"遭逢"指际遇,"寡"指少。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诗人经常叹息自己好的际遇太少;

也可以理解为诗人感叹像元处士这样的知己遇到得太少。
这一句流露出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对元处士这样生活态度的向往。
尾联通过对比元处士的超然物外和诗人自身的感慨,既是对世俗追求的反思,也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引人深思。
在当今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环境中,元处士的生活方式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真正的宽广不在于外在的空间,而在于内心的自在;
真正的富足不在于物质的丰盈,而在于精神的满足。
或许,我们也可以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陵阳北郭",让心灵得到片刻的安宁与自由。
附上

《赠宣州元处士》

唐.杜牧

陵阳北郭隐,身世两忘者。

蓬蒿三亩居,宽于一天下。

樽酒对不酌,默与玄相话。

人生自不足,爱叹遭逢寡。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5 02:09 , Processed in 0.00752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