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活规律极好的袁世凯,为何仅57岁就死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4-3 05:34:1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生活规律极好的袁世凯,为何仅57岁就死了?                                         2018-04-02 11:47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袁世凯为何人。

袁世凯,字慰亭(又作慰廷),号容庵、洗心亭主人,汉族,河南项城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

袁世凯早年发迹于朝鲜,归国后在慈禧主导的新政期间积极推动清朝的军事改革,深得慈禧的信任,被委派到天津小站训练新军。

慈禧死后,中国南方发生辛亥革命,期间袁世凯意识到了机会,然后逼清帝溥仪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3年,袁世凯当选为首任中华民国大总统,颁布《中华民国约法》。但在身边部下官员的撺掇下,于1915年12月,背弃革命宣布恢复帝制,称帝并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史称“洪宪帝制”。

此举遭到各方反对,引发护国运动,袁世凯不得不在做了83天皇帝之后宣布取消帝制。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而亡,归葬于河南安阳。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他的荣辱功过各有评说,有人说他是“独夫民贼”、“窃国大盗”,也有人认为他对中国的近代化做出贡献,是真正的改革家。

而现在一般人都认为,他本质上是擅长权术的旧派人物,同时也是爱国者和民族主义者,对中国的近代化做出重要贡献,而他最大的败笔在于称帝,这也是后来很多后继的政治人物对其诟病的地方。

对于袁世凯的死,一般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是退位之后,由于心理上巨大的落差,导致心中气闷,最后忧愤而死。

关于这种说法他的女儿袁静雪曾在撰文《我的父亲袁世凯》中提到自己的父亲是:“内外交攻,气恼成病而死”(《文史资料选辑》第74期)。

而且在王忠和的《袁世凯全传》中也提到:“袁世凯以称帝不成,中外环迫,羞愧、愤怒、怨恨、忧虑之心理循生迭起,不能自持,久之成疾”。

第二种是病死。

刘厚生在《张謇评传》提到,说“袁世凯患尿毒症,摄护腺肿胀,如果及时采取外科手术治疗,决无生命之虞。

可是在医疗方案上,袁世凯的两个儿子意见分歧,大儿子袁克定相信西医,主张动手术;二儿子袁克文则竭力反对,相持不下,贻误时机,终致不治。”

第三种就是野史传说。

据说袁世凯好色,为了满足性欲每天服用鹿茸、海狗肾等补药,以满足性生活需要。由于纵欲过度,自1916年春节起,身体日趋不佳,以后常患腰疼,经法国医生抢救无救,死于尿毒症。

所以总结起来就是,由于袁世凯长期纵欲、服用补药导致身体内脏功能出现病变,再加上退位后,忧愤过度,最终导致病情恶化,死于尿毒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8 07:10 , Processed in 0.00723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