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国荣巩俐的这部大尺度,20年后才看懂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5 16:28: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张国荣巩俐的这部大尺度,20年后才看懂                                                         2019-11-24 22:28                    

                          

看陈凯歌“调教”演员,厂长突然被圈粉了。

镜头前的他,温文尔雅,出口成“诗”,一语击中表演者的短板。

就如观众所说:听陈导的点评,是一种享受

单说《大明宫词》那段,不知有多少人看舞台没哭,倒是被他给说哭了。

从幕后到幕前,我们认识了一个不一样的陈凯歌。

的确,相比同期的张艺谋,陈凯歌的职业生涯一直饱受争议。

自1993年《霸王别姬》封神后,口碑呈“断崖式”下滑。

前有《无极》,被冠上“烂片之最”

后有国庆爆款《我和我的祖国》,他执导的“白昼流星”单元被炮轰是扯后腿。

难道真如外界所说,他江郎才尽了?

厂长认为这样讲太狭隘。

不可否认,陈凯歌身上有诗人的情怀和傲骨,不太接地气。

可他不懂吗?

怎么会。

早在1996年就懂了,当时陈凯歌野心勃勃,蓄力拍出一部爆款,超越《霸王别姬》,结果......

超越与否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能肯定的是,它成了不少人的童年阴影

《风月》

别笑,厂长没胡诌。

被吓到的还真不是一个两个。

全片画面色调始终是黄里透着黑,氛围阴森又诡异。

上一秒演员的脸半明半暗;

下一秒镜头就怼到演员脸上,大特写撑满整个荧屏。

也就哥哥张国荣的神颜能扛得住。

虽然艺术效果和技术含量满分,但就说你怕不怕?

更何况,剧情还这么瘆人,简直变态、扭曲到极致。

故事开始于封建闭塞的庞家大院。

十几岁的忠良(张国荣饰),父母双亡,独自前来投奔嫁入庞家的姐姐秀仪(何赛飞饰)

谁知,等待他的不是憧憬已久的繁华富贵,而是没有尽头的噩梦。

原来,忠良的姐夫庞大少爷是个“大烟鬼”,已经到了病入膏肓,神志不清的地步。

他不仅教忠良吸烟,还一言不合就让他跟他姐姐玩儿亲亲。

姐夫疯,姐姐也跟着疯。

她在忠良脸上留下唇印,还“教导”他成为真正的男人。

小小年纪的忠良无法忍受,一气之下用鸦片毒废姐夫,然后便提着行李逃到火车站。

只是,造化弄人。

忠良原本想去北京,却阴差阳错的坐上开往上海的火车。

在上海,他没有如愿继续读书,而是投入黑帮头目大大门下,成为靠色相勒索富家太太的“拆白党”。

他表面沉沦于纸醉金迷,实际上心如死灰。

另一边,庞府老爷离世,庞大少爷又成了植物人,小姐如意(巩俐饰)被众人架上主事之位。

不谙世事、单纯善良的少女,突然手握万贯家财,不少心怀恶意的人早早就盯上了。

包括远在上海的大大,他派忠良借身份之便,重返庞家,勾引大小姐如意。

讲真,这剧情颇有种网络爽文的赶脚。

你甚至不难猜到后续走向,无非是忠良和如意之间将上演一出复杂的爱恨纠葛。

但要知道,导演可是陈凯歌,以擅长发掘内涵、追求极致艺术著称。

况且,这还是他呕心沥血的野心之作。

摄影杜可风,主演张国荣、巩俐,配角有惊鸿一瞥的周迅,还不乏何赛飞、张世这样的实力派,算是集结了当时最强的阵容。

那年,陈凯歌顶着《霸王别姬》的光环被寄予厚望,谁知,仅在国际奖项中拿下一个金棕榈提名。

豆瓣评分7.6,不高不低,但在国内,《风月》更多的被认为是一个名导的“失常”。

对此,厂长个人认为,虽不成功,但也算不上失败

片中,你能看到无可挑剔的中国式美学,巩俐张国荣的那场云雨戏,含蓄隐忍,高级到极致!

包括被诟病的故事,狗血并不肤浅。

陈凯歌借忠良如意的爱情悲剧,体现人性善恶,几位主人公身上,交织着封建、女权、爱情、性觉醒、命运轮回等元素。

描绘出病态社会下的病态人生——

他们都是可怜人。

忠良以为逃离庞府是解脱,实际上,童年寄人篱下的生活和姐夫对他的变态凌辱,始终忘不掉。

从小到大钟爱女人的耳环,这点出卖了他。

他总佯装风流洒脱,以强烈的自尊来掩饰强烈的自卑。

他失去爱的能力,面对纯洁如雪的如意,他痛苦纠结,想爱却不敢爱。

而如意,自小被烟鬼父亲拿鸦片“熏”着长大,这导致她少女时就蒙受退婚之辱,变得自卑自怜。

她一生被禁锢在深宅大院,向往外面的世界。

因此当穿着时髦西装的忠良出现,她便义无反顾的爱上了。

忠良说外面的女学生穿着短衫黑裙,如意便换掉自己的旧褂;

忠良说“女人”比“姑娘”好,如意就将自己给了小跟班端午(林健寰饰),蜕变成所谓的“女人”。

只是,她以为终于等来一个太阳解救自己,却不知来的是一个假的救赎。

旧社会里,每个人都显得那么无助,女人是,男人也是。

他们一生都被无情的社会所摆布。

命运的悲剧是社会造成的,人性的扭曲造成变态的人格,变态的人格酿成最后的悲剧。

就如一位网友说的,被忠良勾引的那一个个红杏出墙的女人,内心多半是痛苦和无奈,她们不甘被安排,渴望自由。

人要是永远长不大,多好。

这是厂长看完最大的感受,至今都记得幼年如意、端午,和忠良在院子里擦肩而过的场景。

他们眼神懵懂,对外界发生的一切全然不知。

能看出,陈凯歌赋予这部电影很多内涵,这是优点,却也是缺陷。

想传达的东西太过复杂,加上矫情的台词、大量留白,导致剧情晦涩难懂。

记得有人曾说,一部成功的戏是这样的:要不娱乐观众,要不感动观众,要不教育观众,要不启发观众。

如果单纯让观众感到郁闷,那么,哪怕再精彩、再精致,也是无用功。

对应《霸王别姬》里的一句台词就是,玩意儿再好,也不对头了。

针对上述种种,有人将其称为:陈凯歌不被理解的浪漫。

80年代,陈凯歌曾说:

  我对自己今后的创作一点也不惶惑,
  我要坚定走自己的路,
  继续拍我想拍的电影,
  我相信这样做对人民是有益的。
  有一天,人们会说:
  “陈凯歌,我们感谢你”。

与其说他在拍电影,倒不如说他在和诺大的世界抗争。

迎着各种不理解,坚持走自己的路,表达自己想表达的。

《风月》中对世事的暗讽,乃至对人性的剖析,所达到的高度让很大一部分华语电影望尘莫及。

只可惜,《风月》“生不逢时”,前有《霸王别姬》,后有王家卫的《春光乍泄》。

它还没来得及发光,就被掩盖在光芒之下......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7 12:19 , Processed in 0.00971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