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贺诗歌的特色在哪儿,为什么被称为“诗鬼”?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9-15 15:48: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李贺诗歌的特色在哪儿,为什么被称为“诗鬼”?                                                         2020-09-15 18:34                    
                          

李贺在诗歌领域是个天才,也是个奇才。
但是盛世大唐,最不缺的就是诗才。那些活得久的,有充足时间展开自己诗文理论的,都成为一派宗师。比如白居易,比如李商隐,而李贺的才能可与他们匹敌,只可惜二十七岁便去世了。
命运没有给他太多的时间,不过即使如此,“诗鬼”在诗词上的创作也把整个唐诗撕开一道口子,让人侧目。真要假以时日,他的成就很有可能直追李杜,超越李商隐,虽然现在也被并称为“唐诗三李”,但他原本可以走得更远。
李商隐的创作中有相当大的李贺思维,他对李贺敬佩不已,专门为他写了小传,编造了李贺被仙界接走写诗的故事,一方面是盛赞李贺的才情,一方面也是表达对“诗鬼”在当世不受重视的惋惜。

为什么称他为“诗鬼”呢?一个诗人的称号虽然会和他的经历、性格互相关联,但是千百年下来,世俗的样子会逐渐模糊记忆,而作品的文字记录不会改变,并且会反过来佐证、丰满个人形象。
所以在诗词界能得到大家公认的称号,大都是以作品风格来区分的。
李白作品纵横飘逸,仙气飘飘,所以是“诗仙”;杜甫作品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是以称“诗圣”。
李贺被称作“诗鬼”,自然是因为作品风格乖戾奇崛,鬼气森森。

李贺真正写鬼的诗,在他流传下来二百多首中,占比不到十分之一,但在同辈名诗人作品中已经是出类拔萃。作品有《秋来》、《南山田中行》、《春坊正字剑子歌》、《苏小小墓》、《南园》、《巫山高》、《神弦》等等。
其中很出名的《苏小小墓》,是正面描写苏小小鬼魂形象,这种写法即便是在百花齐放的中唐诗坛,也是独此一家:
  幽兰露,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
  风为裳,水为佩。
  油壁车,夕相待。
  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
苏小小是南齐时钱塘名妓。李绅在《真娘墓》诗序中说:“嘉兴县前有吴妓人苏小小墓,风雨之夕,或闻其上有歌吹之音。”

李贺的这首诗以苏小小的故事为题材,写幽灵形象和幽冥境界。
幽僻处香兰上的露珠,宛如她悲伤的泪眼。没有了制作同心结的物事,四处烂漫的繁花也没有人修剪。绿草如茵,青松如盖,裁风为衣,捧水为佩。她生前的油壁车,傍晚时分静静地在一边等待。如烛的磷火,忽亮忽灭,森冷翠绿,强行为她点亮行程。
她终于走了,西陵下,唯有寒风裹雨,飒飒悲伤。
全诗由景起兴,通过一派凄迷的景象和丰富的联想,刻画出飘飘忽忽、若隐若现的苏小小鬼魂形象,寄寓着诗人独特的身世之感。

李贺在选题上喜欢写鬼,字词风格则是姚合和韩愈的合体。既有姚合的苦吟做派,又有韩愈的桀骜奇险,而且李贺还开创了一种打造诗文意境的特殊手法。
他非常善于营造色彩斑斓而诡异的气氛。
这也是李商隐最喜欢李贺的地方,并且融会贯通,创造出朦胧诗派,从而在晚唐诗风倾颓的大气象下异军突起,成为唐朝诗歌重要的宗师级人物,影响了后世千年诗风以及词牌创作风格。
李贺被称为“诗鬼”,不仅仅是因为他喜欢创作与鬼有关的作品,更重要是在他诗作的这种风格特色。
一是用字奇特;二是鬼怪乱舞;三是色彩斑驳。

前两者是姚合和韩愈的延续,第三点则是李贺的独创。
这一点在孤清寒凉的《苏小小墓》中,虽然也有“草如茵”、“冷翠竹”等描写,但总的来说并不明显,感觉不出浓墨重彩。
我们看他另外一首代表作,《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这首诗的内容不必多讲了,大家都在中学课本学习过。我们只看他的用词,“黑云,甲光,向日,金鳞,秋色,胭脂,紫夜,红旗,霜鼓,黄金台、玉龙剑”,哪一个不是浓墨重笔,色彩鲜明?

这简直就是当代伪古风的福音啊,学会了李贺用词,一下子就格调高了起来。
可是李贺使用这些词,用这些颜色鲜艳的意象,一大块一大块地向读者砸过来,却不给人生搬硬造、词藻堆砌的感觉。
仿佛我们去看那些鲜明亮眼的涂鸦,本身藏在黑暗的房子里,李贺用一道阳光让它们一下子全都涌现出来,刺激着我们的眼睛,却能感受到色调差异构成之下的浓重黑暗色彩。
李贺就是习惯使用色彩斑斓的意象,营造出沉重的悲剧气氛——这像不像歌剧?像不像京剧?表达方式不同,但是表达内核是一样的。
又好像美国老黑们唱着饶舌歌曲,奇装异服,但是他的内核除了世俗文化,也有思考和社会现实,甚至还有无比沉重的战争与和平。

至于那些中国小年轻的效仿者,胡乱押韵之下的口舌之争,不过就是学习表象的伪饶舌——就好像我们说今天的古风都是伪古风——这都是在文化效仿中只学到了皮毛,丝毫没有触及灵魂。
当然年轻人成长起来还需要时间,而且新人不断涌现,所以市场一直是会存在的。但是以为自己学会了写伪古风,就是中国文化传承人,以为自己会唱大碗宽面,就是美国饶舌传承人,那就是有些不知轻重了。
当然,也不是非要触及灵魂才行,触及多了容易病死,李贺不就这样?
可鄙的并不是当代文化的走样,可鄙的是明明走了样,还要标榜自己是正宗。

李贺的这种写作特色在作品中随处可见,如《高轩过》中的“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如《南山田中行》的“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云根苔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都是运用鲜艳色差营造不同寻常的意境。
中唐诗歌文化之盛,是超过初唐、盛唐的。因为随便一个文人,可能都是诗歌高手。而在盛唐李、杜、王的高峰压迫之下,中唐诗人不断开拓自己的诗歌风格,正是像李贺这样的才情加上姚合、贾岛这样的努力,才使得中唐在唐朝这个诗歌文化的山巅上不落下风。
李贺这种独特选材、独特的写作手法,为整个诗歌发展,特别是晚唐体、西昆体和词牌文艺形式的多姿多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为一流诗人,通过不同寻常的诗词语言,为我们描画出色彩斑斓、光怪陆离的鬼怪世界,就是我们称他为“诗鬼”的原因。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5 13:14 , Processed in 0.00778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