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经生死之劫,他仍写下最潇洒从容的诗词,影响无数人!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8-3 03:39: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历经生死之劫,他仍写下最潇洒从容的诗词,影响无数人!                                                       

2021-08-02 15:30                    
          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苏轼的《定风波》历来为人们所喜爱,蕴含着路遇坎坷时非常重要的“解脱之道”。
词作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后的第三年春天,词人与朋友游玩归来,却风雨大至。就是这样一件小事,却令词人即景生情,联想开区,留下了千古名篇。

苏轼的词中,大多都表达了诗人旷达的心境,而这首《定风波》则是个中代表之作。历来不少人分析这首词,如果仅用几个字概括其中的态度,我想是:超然达观,波澜不惊。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开篇即道出词人路遇大雨时的处理态度:无需听雨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何妨放开声音吟唱慢慢前行?反正前方还是雨,倒不如从容享受雨中时光。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竹杖草鞋,顶风雨前行,但却轻便胜过马,有什么好怕?一身蓑衣,任凭风雨,照样过一生。字里行间,透露出任凭风雨凄迷,我自淡然处之的达观心态。
下片写途中斜阳相迎,回望风雨,却是:
也无风雨也无晴
。道出词人不为眼前的风雨或是天晴所动,联想词人处境,意即不为人生沉浮所困,达到波澜不惊,超然达观,荣辱皆忘的人生境界。
风雨不仅是眼前之风雨,还是经历了生死之劫,仍能做到淡然处之。读之使人耳目一新,心胸为之开阔。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8 14:38 , Processed in 0.00695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