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人怎么过七夕,不仅是情人相会的日子,还有许多我们不知的秘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28 05:49:5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路生
2017-08-27 13:23

七夕,即农历七月初七,民间相传是牛郎织女从鹊桥渡过天河相会的日子,七夕节也称“乞巧节”。织女是百姓心中位善良、貌美、手巧的天仙,所以七月初七当晚,女子,特别是未出阁的女子要向织女“乞巧”,以求也能拥有一颗聪慧的心,拥有一双灵巧的手。因此,七夕这一天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被赋予了“爱情美满”和“心灵手巧”的两种内涵。近年,这一天又有了“中国情人节”的说法。然而,七夕在古人那里不仅是情人相会的日子,还有许多我们现代人不知道的秘密。

秋高气爽好好恋爱一场


古人过七夕除了男女约会,延续“乞巧”、“婚恋”的习俗之外,还有这么一个核心的意思,即秋高气爽好好恋爱一场。
古人为什么要把这个日子选在“七”而不是“八”,即是“七夕”而不是“八夕”或者“九夕”、“十夕”?这里有它的科学道理。让我们先从“七月流火”这个成语说起。
“七月“, 指夏历的七月,也就是今天农历的七月,大致相当于公历的八月。“流”, 指移动,落下。“火”,星名,是指大火星,即心宿二,每年夏历五月间黄昏时心宿在中天,六月以后,就渐渐偏西。时暑热开始减退。故称“流火”。
古人发现大火星逐渐向西方迁移,坠落的时节,天气就开始变凉。其时的天气大约可以用秋高气爽来形容,天气好,心情好,恋爱就会好,爱情就会有一个幸福圆满的结果,人类就会生生不息。
另外,“七”在古人的心中是一个伟大、神圣而且吉祥的数字,古人认为,天地在七层,人居住在中间,上有天、下有地,天是阳、地为阴,只有到七月初七这一天,才是最佳的恋爱吉日。
现在就让我们把古人的理解的天地的“七”排列起来,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秘密。
一七
二六
三五
四四
五三
六二
七一
除了循环的因素,我们看到“四”始终在中间,一年有四季,“四四”就是年年岁岁、生生不息。此外,古人还说,双喜临门,这个“喜”就是从“四”中派生的演绎出来的,是人类永远都在追求的一种幸福美满。


过七夕的不仅仅是汉人


春秋时期,我国就有仲春男女相会的习俗,让青年男女用来谈情说爱,谈婚论嫁,而且“奔者不禁”。《周礼·地官·媒氏》中就以政令的方式明文规定:“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除了恋爱相身之外,一到种庄稼以后,就没时间,都得男耕女织做农业。七月也正好闭了下来,于是恋爱也就开始了。春秋,美好的时节产生美好的爱情。
《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描写的是,郑国青年男女在三月三上巳节集体“会男女”的风俗:在清波荡漾的水边,男女杂沓,谈笑风生,他们手持兰草或芍药,毫不避讳地向自己的心上人示爱。
《荆楚岁时记》中说,“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采缕,穿七孔针,或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可以看出来,这一天不仅男女约会之外,人们还要搞一些仪式,一些地方甚至还要“其夜洒扫庭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以祀河鼓(即牵牛也)织女”。
美好的节日,伴随着美好的爱情,但这亲不是汉人的“专利”,过去,北方草原上生活的人们也都大约要过这个节日,但不一定是七月七日这天,包括匈奴人、突厥人、回鹘人等等。
史料记载,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每年春秋两季都要举行两场盛大的聚会,恋爱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匈奴人甚至对“七”这个数字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崇拜,今天在新疆地区发现的一些匈奴墓葬都被埋成了“7”的形状,就是最好的证明。突厥人、回鹘人等更是将“七”的含义发挥到了极限。
按《周书》记载,突厥人去世后,将尸体停放在帐内,子孙及亲戚都要杀马和羊,摆在帐前,进行祭拜(子孙及诸亲属男女,各杀羊马,陈于帐前,祭之)。然后,骑马围绕走七圈,每到帐门前都要以刀割面,而且还要哭泣(以刀剺面,且哭),“血泪俱流,如此者七度,乃止”。
《周书》还说,春夏时候去世的人,要等到草木枯黄时;秋冬时候去世的人,要等到草木茂盛时,才可掘坑埋葬(春夏死者,候草木黄落,秋冬死者,候华叶荣茂,然始坎而瘗之)。安葬之后,男女都穿戴漂亮的衣服和装饰,在所葬之地会聚。男人有所喜爱的女人,回去就派人带礼品去求婚,其父母一般不会拒绝。
这就是“七”,隔在生与死之间的那道门,被人们用“爱”的方式演绎成了耐人寻味的故事,如同生命本身一样在草原上世代繁衍了下来。


过七夕人们相互送什么礼物


《郑风·溱洧》里说的“赠之以芍药”,告诉人们,无非是一些心爱的花花草草,淳朴而自然,爱情在这里带上了大自然的芬芳,让人怀念。除此之外,人们还送一些诸如香包、锦囊等,由于物质的匮乏,人们还会用兽骨等做一些饰品,送给亲爱之人。甚至,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还将狼牙加工成饰品相互赠送,以达到“去凶避邪”之目的。
另外,曾经生活在吐鲁番地区的车师人,还会相互赠送贝壳。1976年,在修建吐鲁番通往库尔勒的铁路车站时,发现了一片车师人的墓地。让考古学家没有想的是,在这片古墓里存留着相当数量的海贝,是车师人当年的心爱物品。
这种海贝在我们今人看来并不是什么罕见物品,是普通的“货贝”、“环纹货贝”,但它们却不出产于亚洲,来自遥远的渤海、东海、南海以及阿拉伯海、波斯湾海。车师人当年就是以此为礼物,相互赠送。当他们把这制作成衣饰与颈饰,美得无与伦比。至于此后,在吐鲁番周边发现的车师人墓葬被专家们命名为海洋墓葬。
戒指在我国的使用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大量文献来看,秦汉时期,中国妇女已普遍佩用戒指。
戒指在古代多称为“指环”,而“戒指”之名的出现,则是元代的事情。隋唐时期,男女之间以相互馈赠指环来定情已成通例,但此时“戒指作为婚姻的信物”的意义还没真正定型。
晚唐以后“戒指是结婚的信物”的意义真正定型。而在这之前更早的时光里,侧重对戒指作为“月事期间妇女的避忌符号”的解释。对于娠子期间的妇女来说,这种避忌是为了使她们更好地安胎保息。


有关“七”的字的爱情乐子

最后,我们用“七”来测测爱情心理,给七夕节找个乐子。

1.汉字“七”
一看像匕首。
二看像双人舞。
三看像两间开门的房子。

2.数字“7”
一看像一条直路拐弯。
二看像一把农活的镰刀。
三看像奇怪的尺子。

3.繁体“柒”
一看像水中的刀子在木板上。
二看像家中乱七八糟的杂事。
三看你乘船在风浪中的远行。

快乐结语
看见匕首的人大约都在奋斗的路上,需要利器,脾气应该不是很好。
看见双人舞,有着对爱情的渴望,很温柔,和和谐,一唱一随。
看见开门的房子,是在渴望更多的自由。意思嘛,你懂得的。
看见直路拐弯,是一种深度的探寻,这种眼力需要40岁的年龄。
看见农活的镰刀,是一个勤劳的人。
看见奇怪的尺子,总爱什么事均与人计较。
水中的刀子在木板上是温柔的新娘。
家中乱七八糟的杂事,很有可能已经接近更年期。
乘船在风浪中的远行,一个勇敢而且浪漫的人。

浪漫的心思,浪漫的事儿。七夕了,愿生活里多些轮回的七,有个温柔而且幸福的开始。(文/路生)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26 12:27 , Processed in 0.00766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