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失意时写下的这首诗,却激励世人1200多年! 2021-02-20 07:00
来源:古典君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在人生的漫长时光里,你是否曾有陷入低谷的时期? 暗无天日,寸步难行,你又是如何支撑着度过那段日子的? 或许,世界虽然昏暗,但心底却始终藏有无限曙光,保持着对未来生活的希望。 黑夜终将过去,太阳如愿升起。 重新漫步在这珍贵的人间,彩云灿烂,水波温柔。 01 李白流放夜郎的遭遇,想必大家早有耳闻。至于他缘何经此一劫,背后的故事,亦值得一提。 其时,正值安史之乱,被尊为太上皇的唐玄宗,分封诸子为节度使,参与平叛,其中永王李璘,大权在握。 对于李白,永王慕名已久,当他东巡经过庐山时,便盛情邀请李白下山辅佐。 ![]()
天真的李白一心以为这是实现理想的大好机会。 他欣然下山,成为永王的幕僚,甚至为其写下被认为是“反诗”的《永王东巡歌》。 名为平叛的永王,确实意在造反,而李白,也在无意间成为了逆党。 不久后,永王倒台,受牵连的李白,被流放夜郎。 功业无成,却身陷罪名,此时的李白,有苦难言。 所幸,他心存希望,以诗慰藉,借酒消愁。 处境不佳又如何,纵使世界令他失望,他却从未对世界绝望,依然热爱生活,依然纵笑长歌。 终于,命运迎来了转机。 行至白帝城时,他收到了赦免的诏书。 因为旱灾,朝廷大赦天下,他的流放生涯,终于结束了。 惊喜交加的他,如羁鸟出笼,奋笔写下了这首《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彩云盈盈,小舟轻轻,猿声阵阵,群山重重。 经历生关死劫,终于劫后重生,字里行间,皆是掩不住的喜悦。 若非始终对生活抱有希望,又如何有信念捱过艰难时光? 李白以其笑对逆境的积极心态,向世人展示了“谪仙”的风采。 身处低谷,而心存曙光,终会迎来晨曦破晓的时刻。 ![]()
02 李太白与苏东坡,一为诗中仙,一为词中圣,就连面对生活的态度,都极具相似之处。 李白曾因永王之乱流放夜郎,苏轼亦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相隔数百年的两位大诗人,同处艰难困苦,同样积极旷达。 到黄州的第三年,一个原本晴朗的春日,苏轼与朋友出外郊游,不料却在途中遇上下雨。 由于没带雨具,同行友人都觉得狼狈不堪,唯有苏轼不以为意,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雨后,定会天晴,正如饱经困苦之后,定会迎来转机。 苏轼心中始终如此深信。 果不其然,雨不久便停了,大为欣喜的苏轼,随口便吟出了这一首《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场不期而至的雨,恰如人生难以预料的风波。 但只要对未来抱有希望,心底的那一抹曙光,便会始终指引着迷途之人,穿越昏暗,抵达光明。 哪怕竹杖芒鞋,亦可勇往直前,直至雨停风波定,山头斜照迎。 数年后,苏轼东山再起,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 此后的人生,虽亦起起落落,但他已然将这世事看破,以一颗积极之心,笑对沧桑。 低谷并非绝境,抬头便见曙光。 这长存心底的微弱光芒,正是牢不可破的信念,萧瑟风雨中,助君出重围。 03 英国作家王尔德曾说:“我们生活在泥沼之中,但是有人依然仰望星空。” 在身处漫长黑夜的时光里,独自遥望满天星辰,彼时由心而生的希望,是黯淡日子里唯一的亮光。 自幼贫寒的华罗庚,因交不出学费而中途退学,故而终生只有初中文凭。 19岁时,又不幸染上伤寒病,落下左腿终身残疾,唯有借助手杖勉强行走。 人生如此艰难,他却从中找到了生活的希望。 那是他无比热爱的数学,亦是照亮他昏暗生命的曙光。 刻苦攻习,自学成才,他在数学上的造诣越来越深。 20岁那年,他凭借在上海《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轰动数学界。 冉冉新星,终于升起。 凭此殊荣,他进入清华大学,从图书馆馆员、数学系助理,到助教、讲师,再到前往剑桥大学,以一篇关于高斯的论文,在世界上赢得广泛声誉。 至此,他已成为举世闻名的数学家,经历诸多困苦,终得云开月明。 在那之后,华罗庚毅然回国,倾其一生,都在为祖国效力。 而那支撑他度过艰难岁月的信念,那对数学的热爱,对生活的希望,亦成为了许多迷途之人心底的曙光,指引他们穿越黑暗,重见光明。 ![]()
04 一直很喜欢这样一句话:“水到绝处是风景,人到绝境是重生。” 身处绝境而心怀希望,必将迎来重生之日。 愿你风雨过后,斜照相迎;愿你长夜过尽,终见晨曦; 愿你看清生活真相之后,仍然热爱这不完美的人生。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