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传国玉玺和《兰亭序》真迹现世,谁的价值更高一些?听专家怎么说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2-8 08:19:1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传国玉玺和《兰亭序》真迹现世,谁的价值更高一些?听专家怎么说                                                         2020-02-07 19:31                    

                          

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宝物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其中有两件名为传国玉玺和《兰亭序》。传国玉玺乃是皇权的代表,政治意义极高;《兰亭序》则是王羲之的巅峰之作,受到后世文人墨客的极大追捧,书法造诣、价值极高,有无数的高水平临摹版本。这两件宝物,如果一起重新现世,在你的心目中究竟谁的价值更高呢?

传国玉玺

秦始皇刚刚登基当皇帝的时候,作为我国第一个皇帝,他内心澎湃,觉得这样的事情太伟大了,必须要弄一个特别的东西做纪念。这个东西就是我们所说的传国玉玺。玉溪的材质并不是传说的“和氏璧”制作,那只是北魏的崔浩伪造的一种说法,他在《汉纪音义》中写道:“传国玺,是和氏璧作之。”而且,和氏璧的形状想要做成大印形状的传国玉玺也确实非常可疑。

  

真正的传国玉玺,是使用了蓝田玉制作而成,秦朝的丞相李斯亲自动笔写了八个大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本来是一件登基成为皇帝的纪念品,后来却成为了政治传承的信物。

后来,刘邦进咸阳,秦始皇的孙子把它交给了进城的刘邦,刘邦接过了传国玉玺之后,为了证明自己的“名正言顺”,把传国玉玺包装成了一个王朝接替另一个王朝的证明,意思是他承接了秦朝的接力棒,从此以后,传国玉玺成了一个王朝接替另一个王朝的标准手续,有了这个传国玉玺,那才名正言顺,如果没有传国玉玺而登基,就会受人耻笑。

  “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

到了汉朝,王莽篡位的时候,元后看着王莽来气,一气之下,将传国玉玺摔到了地上,传国玉玺娇贵的身躯哪能抗住这样猛烈的撞击啊,一下就被磕崩了一角,王莽用黄金后来给镶嵌上了,传国玉玺变成了金镶玉。

  “王莽篡位,就元后求玺,后乃出以投地,上螭一角缺”
  

到了东汉末年,孙坚得到了传国玉玺的时候,与记载一致,确实是缺了一个角。不过,传国玉玺随后就开始逐渐找不到了踪迹。关于传国玉玺的下落,主流一些的有两个说法,一、后唐末帝李从珂抱着它玄武楼自焚给烧毁了;二、元顺帝逃亡时带入大漠。不过这两种说法只能说是可能性大一些,但是没啥证据能够证明。毕竟在李从珂之前,传国玉玺就消失不见好几回了,到了他手里的是不是秦始皇那颗传国玉玺谁也说不清。发展到了后期,许多的政权为了登基,伪造传国玉玺,本来价值连城的一个宝贝,一时间真伪难辨。

如果传国玉玺再次出现,对于历史意义和玉石领域来说,价值不可估量,肯定会被奉若至宝。

《兰亭序》

东晋永和九年,农历三月初三,东晋的上巳日,这一天风和日丽,王羲之约了谢安等人,一批文人墨客约定来一场文化风暴。在这个文人的节日,踏青、饮酒、吟诗、泼墨挥毫,尽情挥洒着诸位的才华。

在兰亭溪畔,王羲之饮酒挥毫,借着几分醉意,写了《兰亭序》,写就之后,王羲之竟然昏昏睡去,不省人事了。等到王羲之酒醒,再看这篇醉酒后的即兴之作,竟然连本人都有些吃惊,于是他开始临摹,却经过数次之后,依然无法超越这篇《兰亭序》,他毁去临摹版本,将它仔细收藏,王羲之知道,这可能是他此生的书法造诣巅峰了。

  

正如王羲之所料,这篇《兰亭序》被称为“中国行书第一帖”,人人都希望能够有幸观摩一次。毕竟《兰亭序》的艺术造诣实在太高,文中出现二十多次的“之”字,居然没有重复,每一个都是独特笔法,令人叹为观止。

《兰亭序》一直也被王家作为祖传的宝物,代代相传,直到王羲之的一位后人出家当了和尚,《兰亭序》就再也没有后代可以传承下去了,于是这位和尚将它传给了自己的爱徒——辩才和尚。

辩才和尚也是一位才华横溢之人,生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年代,李世民早就对《兰亭序》十分垂涎,多次召辩才和尚进宫,可惜辩才和尚誓死不交《兰亭序》,对李世民许下的重赏不为所动,而是希望为师傅守护好这篇传世之作。

  

李世民很生气,但是也没杀了辩才和尚,因为辩才和尚一死,《兰亭序》恐怕再无重见天日之时。在一次与辩才和尚沟通无果后,辩才和尚回到了寺院,多次的传召已经让他习以为常。这一天,来了一位书生,书生狂妄且有才华,与辩才和尚接触之后,两人竟然相见恨晚,惺惺相惜起来,他们一起吟诗作画,日夜不分离。

一天夜里,二人交谈甚欢,已经不似刚认识的时候那般拘谨,书生也不再隐藏,拿出了几样王羲之的真迹来给和尚品鉴,兴之所至,居然送给了辩才和尚几样,辩才和尚极为感动,毕竟王羲之的真迹十分难得,一时间,辩才和尚觉得自己有王羲之至宝《兰亭序》,却不肯给书生一观,实在是惭愧之极。

  

百般挣扎之下,辩才和尚决定将《兰亭序》给书生一看,于是他将藏好的《兰亭序》拿了出来给书生品鉴,书生一看《兰亭序》真迹,大吃一惊,一直与和尚探讨到深夜,直至二人酒醉睡去。等到辩才和尚呼吸均匀之后,书生竟然起来了,原来他一直是在装睡,他急急忙忙拿起了《兰亭序》真迹,居然连夜离开了。

辩才和尚清醒过来的时候,书生早已不见踪影,辩才和尚知道被骗了,悔恨交加,于是飞奔出门追赶。原来,这位书生是唐朝的监察御史萧翼,专门奉李世民之命,接近辩才和尚,伺机获取《兰亭序》。

  

萧翼虽然得手,但是黑夜对山路不熟悉,直到天明才下到山脚,他正要离开的时候,却发现辩才和尚已经追到了身边,辩才和尚刚要动手,萧翼却拿出了圣旨,辩才和尚无奈接旨,等到萧翼远去的时候,辩才和尚感觉愧对师傅,又加上气恼,口吐鲜血,不多日竟然一命呜呼了。

李世民得到了日思夜想的《兰亭序》,每天放在枕头下陪伴自己入眠,他希望他死之后可以用它陪葬。但是,他的昭陵在后来被大盗盗取之后,清单之上并没有《兰亭序》,至于是否被藏起来,还是被武则天拿走,就不得而知了,从此《兰亭序》去向成谜,也成了今天书法爱好者的一大遗憾。

传国玉玺与《兰亭序》,在各自的领域之中都属于绝无仅有的巅峰之作,意义非凡,远不是用钱财能够估量的宝物。专家认为,如果再次现世,它们都是无价之宝,如果非要用金钱衡量,恐怕只有用价值连城来形容,至于谁更值钱,恐怕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同的估量吧。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3 02:02 , Processed in 0.00933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