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杨振宁针对中国学生读书比较“死”的特点,提出了5种学习方法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5-14 13:43:0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杨振宁针对中国学生读书比较“死”的特点,提出了5种学习方法                                                         2020-05-14 10:46                    
                          

中国学生读书为什么比较“死”?在我没有读杨绛的语录前,我可能认为中国学会读书比较“死”的原因,就读了只为了应付老师检查,读了也不知道举一反三去思考,读了也不知道去做其他的证明。

更多的是是太局限于自己了,就是自己学什么专业,就去掌握什么专业,而其他专业的书籍,几乎不会去看,也不会去碰。学了,只为了考试,学了不能在现实中去运用。

也就是说,学了之后,不一定能找到好的工作,因为他不会实用,知道这个原理,知道这个是怎么回事,让他去做,去实践,却很难。所以导致很多大学生,读完大学,也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出社会也很迷茫,这家公司做几个月,觉得不适合自己,又换一家公司,一年到头时间浪费了,钱没有赚到了,更加迷茫了。有人大学读完了,出社会工作几年还不如没有读大学的人,就会质疑,质疑自己读书有什么用?感觉浪费了时间。

说到这里,如果大家对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满意,我们不妨一起来读一下杨振宁针对中国学生读书比较“死”的特点,杨振宁提出了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第一,尽量多读参考书,博览群书,扩大知识面。他指出,只要时间和能力允许,一般来说,读书越多肯定对学习越有好处。有些事物和学问并非一开始就被人们懂得和理解的,但是只要持之以恒,知识丰富了,终能发现其奥秘。——杨振宁

你看这段语录,第一就是让学生读书不要局限于自己的专业,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时候你所学的专业,也并非是你所喜欢所擅长的,你会发现另外一门学科更适合自己,也是很正常的。

这一段的第二句,也就是告诉了广大的读书学生,读书越多越好,不要怕读多了,更不要怕读书读多了浪费时间,因为书读多了,会增加你的智慧,沉淀你的智慧。很多人或许不觉得,长期以往,一直读下去,你自然就知道读书越多越好。

所以这段的第三句,也道出来了,读书要持之以恒,不能说自己在上学时候,就读书,大学毕业后,就不读书了。读书永远没有毕业之说,即便出了社会,越是有很多人发现自己的知识不足,更愿意恶补自己的知识,这是聪明人。

  第二,不要死钻牛角尖。他说,对于一个课题,如果经过长时间的钻研仍然解答不了,不妨暂时搁一下,换一个新的题目。经过一段时间,有了新的启发,原来解答不了的难题便可能迎刃而解。——杨振宁

我们很多时候,就算不在读书当中,也会明白这样的道理,有时候我们想不通的事,我们不去想,去做其他事,隔好长时间后,突然就通过某一件事,想通了之前没有想通的事。

读书也是一样,不能死钻牛角尖,因为那样会浪费很多时间。就像我们年轻时候,读一本书,读完了,发现读不懂。我们放下了,等我们在社会上经历了几年,沉淀了几年,再去读曾经读不懂的书,会发现,已经能读懂了。

因为人是一直向前进的,只要过了一段时间,就会有新的思想和启发,就如杨振宁所言一样,原来解决不了的,现在就能解决了,这是时间沉淀了自己的智慧和阅历。放在以前来解决只会浪费时间,徒劳无功。

  第三,采用“渗透性”方法。他说,有两种对应的学习方法,一种叫做“渗透法”,另一种叫做“按部就班”。知识是互相渗透和扩展的,知识的积累更是如此。知识往往在你不知不觉、似懂非懂中积累和丰富起来。不要害怕打破那种“按部就班"的常规。——杨振宁

其实这个方法,大家应该好好记下,运用一下,知识是互相渗透和扩展的,知识之间都是互通的,有时候通了一门,就百门通。懂了一个道理,就能懂好些道理。这段杨振宁更强调了知识的积累,还让我们大胆去创新,不能按部就班学习。

也就是说要打破传统,不能永远觉得书本上讲的就是对的。因为古话有句话说得好,“尽信书,不如无书。”

读书搞学问就是在于不断推翻自己之前的思想和前人的思想,这样才有利于进步。不然我们永远还是停留在古老的知识范围,走不出来,就会落后于他人。

  第四,推演法和归纳法结合,更注重归纳法。他在西南联大到美国芝加哥大学以后,他跟导师泰勒学习,使用的是倒过来的方法,从物理现象引导出数学的表示方法。他认为两个地方的教育都对他以后的工作有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尽管推演法的学习使他打下了做学问的扎实基础,他却更看重归纳法的学习。他说,归纳法的起点是物理现象,从这个方向出发,不易陷入形式化的泥坑。对于今天中国物理学教学体制的更改,他感到很高兴,指出:多增加一些不绝对严密的、注重归纳法的课,对于学习会有很多好处。——杨振宁

其实这种推演法和归纳结合,不仅在读书上可以运用,就是在工作上,现实中,我们都可以这样去做。而杨振宁看重的是归纳法,因为归纳,不断归纳,只会越来越精简,精简到十句话能浓缩成一句话,这样就更有效率地去读书和运用。

他还打了一个比方,倒过来的方法去学习,去思考,其实也是一种逆向思维,凡事不能按部就班,打破传统,往往就有新的发现,不一定非要从头学到尾,有时间重点往往就在最后几页。

可以说以上四点学习方法,是杨振宁针对中国的特殊情况提出来,切中时弊,读了令人产生切肤之感。特别是“渗透”一法, 更值得习惯于“按部就班”的我国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斟酌采纳。

我们现代太多人读书就喜欢按部就班,不加去思考,也不去打破传统,这样去读书,只会成读死书,因为前人的方法,未必用在现代这个社会就能实用。

我们要结合现代的社会,融入前人的思想和一些好的地方,再加以思考,创作出新的方法,适应于社会,才能学以致用。

杨振宁针对中国学生读书比较“死”的特点,提出了5种学习方法!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8 03:36 , Processed in 0.00732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